甘肃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口文/郭天龙 云雪 提要3,第三产业上升了19个百分点。 但国民 43.本文以灰色关联度分析为主要研 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都是上升的,从三次产业的产值来看,三次产业增加值 究方法,并运用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近年 产业结构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 在GDP中所占比重互不相同。由表1可知,第 率、拉力度等指标,对甘肃省1 978 ̄2008年间 来,,十年代初期保持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 引起广泛重视,并形成了大量研究文献。国内 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NJr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经 上升趋势,1995年为19.84%,到1999年上升 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 学者几乎一致认为:一而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也会带来产业 到20.06%,增幅较小,从2001年以后,基本呈 大,其次为第二产业,影响最小的是第一产业。 济增长,稳步下降趋势,到2008年,第一产业产值在三 结构相应的变动。 本文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关键词:甘肃;产业结构;灰色关联;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甘肃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次产业中的比重为14.55%;第二产业比重自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产业结构摆脱了改革 改革初期到2000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00 05%,从2001年由下降转为上 开放以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全,第三产 年比重为40.2008年为46.33%,增幅较大;第三产业比 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并且取得实质性的 升,产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成长归 进展,03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近 使甘肃产业结构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 重自改革初期到20根到底是由产业成长和产业间循环推动的,因 展。 年来呈下降趋势,但相对稳定,接近40%。(表 此,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成长和产 1978 ̄2008年,甘肃经济总量及其各个产 1、图1) 业间关系协调,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 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调发展的关键。 从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来看,在 9.5%,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5%,二三产业 2002年以前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波动较 在西方的经济理论中,对产业结构最早论 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13.1%。三次产业增加 大,呈不稳定状态,200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 述的是威廉・配第。他在《政治算术》中提出: 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 由2001年的14.27%降为2Oo7年的4.88%,降 “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 20.4:60.3:19.3,演变为2008年的16.1:40.6 幅为65.87%,而2008年又上升到9.77%;第二 比工业多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业 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亚当・斯密在 《国富论》中论述了产业部门、产业发展及资本 表1 年份 三次产业产值构成(%) 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 三次产业对GDP拉动(%)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46.O5 43.18 42.57 投入应遵循农工批零商业的顺序。此后,克拉 克受配第等有关思想的启发,在《经济发展条 件》(1940)一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 1995 19.84 1996 26.04 1997 23.97 34.12 30.78 33.47 7.12 18.1O —4.59 41.52 37.35 46.70 51.36 44,55 57。89 0.74 2.17 --0.42 4.30 4.47 4.24 5.32 5I33 5.26 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指出随 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 一1998 22.84 1999 20.06 2Ooo 18.4_4 2oo1 18.48 20o2 17.49 42.07 42.88 40.05 40.70 40.72 35.09 37.o6 41.52 40.82 41.79 10-20 —1.O7 2.7l l4.27 1O.72 38.76 39.74 43.75 39.o2 41_39 51.05 6l-33 53.54 46.71 47.89 O.99 —0.10 0.26 1.39 1.06 3.77 3.59 4.24 3.81 4.08 4.96 5.54 5.19 4.56 4.72 次产业为主向第二次产业转移,随后向以第 三产业为主转移。由于受到克拉克观点的影 响,库茨涅兹(1949)在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 题时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 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为此,库茨涅兹(1957) 用5O多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长期历史数据做 了统计分析,认为:(1)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 入比重,在整个国民收入中随着经济发展处于 不断下降之中;(2)工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 比重,大体来看呈稳定上升趋势;(3)服务部门 2o03 17.o0 40.86 42.14 8.88 43.78 47.34 0.95 4.7O 5.O8 20o4 16.99 2005 l5.93 42.24 43.36 40.77 40.71 8.52 7.89 43.07 45.20 48.4l 46.91 0.98 0.93 4.96 5.35 5.57 5.55 2oo6 14.67 2o07 l4-33 45.81 47.3l 39.53 38_35 7.17 4.87 53.69 60.57 39.14 34.56 O.82 O.6O 6.18 7.45 4.51 4.25 2oo8 14.55 46.33 39.12 9.77 38.42 51.8l O.98 3.84 5.18 注: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生产总值增量之比;产业拉动指GDP增长速度与各 产业贡献率之乘积 ■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8月号上(总第398期) 罄镌| l§ 毛 。 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7 关联度分析 最大差:口max=max max l ”一x I i k 最小差:口min=min min I ”一xf”l i k 年达到60.57%,贡献率较大,也符合工业是甘 过50%。(图2) (一)灰色关联度理论模型分析.灰色关联 世纪七十年代邓聚龙教授提出的。他通过 肃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超 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2O ”= 4、计算关联系数 从三次产业对GDP的拉动力度来看,从 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各点之间的距离分 nmin I 。 mi1995年以后,主要是第三产业,平均为5.25%, 析来确定各序列之间的差异性和相近性,第二产业为4.07%,第一产业仅为0.86%。从发 从而找出各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影响 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将呈 系统行为的主要因子。灰色关联分析不需 I+ ̄maxmax l ”一x I ik f ”J+Smaxmax I ”_x f 的大小描述了x 对 的影响程 上升趋势,并且发展较为稳定,2004 ̄2008年 要大量的样本及数据的典型分布,而且计 度。称之为X 与)【0在K处的点关联度。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波动性较大,这正 算简单。因此,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 式中8为分辨系数,一般在0~1之间取 好是甘肃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并初步取得一些 行业。灰色关联动态的建模步骤如下:成果的时期,此时甘肃的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 过渡。(图3) 二、甘肃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灰色 值,常取8---0.5。 1、建立原始数列组成的系统特征序 列为参考序列(母序列),记作: ”。 ¨=[ ”, ”, … ] 5、计算灰色关联度。由于每个比较数 列与参考数列的关联程度是通过n个关 联系数来反映的,关联信息分散,不便于 自变量比较序 从整体上进行比较。因此,有必要对关联 列又叫子序列,记作 信息进行处理。本文采取算术平均法计算 X ,(i=1,2,3…n) 灰色关联度 。 1.x』¨=Ix ,)【f", xt ” ”] 儿.i=I ∑ fxI(1),xf ).一xf”1 =(二)数据说明。根据以上理论分析, I ”, ).一X;k l 本文选取甘肃省1978 ̄2008年的GDP 【 ”,x ).一x ”J 增加值作为母序列,即参考序列,选取 2、将原始数列 1978 ̄2008年甘肃省一二三产业的增加 进行初始化、均值化 值作为比较序列,即子序列,以上数据均 的无量纲处理,消除 来自2009年甘肃年鉴。本文取n=3,8= 数量级大小不同的 影响,以便于进行计 O.5。 ‘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根据以上计算 算和比较分析。一般 步骤,并考虑到甘肃的实际发展阶段特 采用初值化和均值 征,对关联度采取分段计算,目的是更为 化加以处理,即: 准确地衡量甘肃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x5”=X /xo'” 的关系。经计算可得表2。(表2)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从1979 ̄1990 年,1991~1999年之间,第二产业的增加 或者 =_1∑X 儿i=1 本文是选取第t 值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最高,1979 ̄ 年为基准年,将每年 1990年为0.970139,1991~1999年为 GDP的增加值和第i 0.9395;第三产业次之,1979 ̄1990年为 产业的增加值除以t 0.940632,1991 ̄1999年为0.924488;最 年的GDP增加值和 低的为第一产业。虽然第二产业一直是甘 第i产业的增加值, 肃的支柱产业,但资本密集型是重工业发 得出的结果就是无 展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资重心 量纲化后的数据。 由西向东移,使得甘肃重工业技术升级改 表2不同时间段三次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系数表 时间段 3、计算每个时 造的步伐减慢,导致发展的后劲不足。如 1979—1990 1991—1999 2O0o一20o8 刻点上母序列与各 表2所示,1979 ̄2008年第二产业与 子序列差的绝对值, GDP的灰色关联度逐渐下降,而且在 第一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 O.8o42o4 0.771282 O.6l56667 第二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 0.970139 0.9395 O.776o35 并从中取得最大差 2000年以后下降的速度加快。2000 ̄ 和最小差。 第三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 0.94o632 O.924-488 0.927973 2008年之间,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与经济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8月号上(总第398期) ■ 各省商 口 口口 住宅市场集中度比较 口文/王斯亮王鹤翔 978年、1980年关于住宅问题的 是商品住宅业的市场结构关系到整个市场的 提要本文针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期,以邓小平1调整租金,提倡个人买房 运行情况和健康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经济 2007年的截面数据样本,利用赫芬达尔一赫 谈话提出“出售公房,将我国的房地产业特 希曼指数(HHI)测算各地区的商品住宅市场集 建房”的改革总体设想为开始的标志。历经30 发展和社会稳定。因而,998年7月发布 别是商品住宅业调整并维持在一个良性的市 中度。结果表明,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与东部 余年的持续深化,特别是自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场结构下至关重要。发达地区省份相比,商品住宅市场集中度明显 的《目前,国内学者对此方面问题的研究主要 较高,市场竞争性较低,竞争环境较差;并为提 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停止住房实物 我国的商品住宅市场已经得到了充 集中在对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分析、市场结 高商品住宅市场竞争性、改善市场竞争环境、 分配以来,分的发展,竞争格局明显。然而,由于经济和社 构优化、市场垄断程度衡量、市场垄断性的分 提升市场竞争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商品住宅市场:市场集中度;赫芬 达尔一赫希曼指数(HHI) 中图分类号:1:293.3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会发展的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各地区在商品住 析等方面。杨承坤以经营收入水平为基准、以 --2006 宅市场的结构和发育程度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产业集中度为指标,测算了全国2000"市场结构是指一定行业的企业间及企业 年房地产市场集中度情况,并分析了其变化趋 与消费者之何关系的特征和形式,由市场主 势,指出我国的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仍然很 体、市场格局和市场集中度三个要素组成,其 低;吴拯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的实证 中国的住房体制改革肇始自改革开放初 中市场集中度是最基本的要素。房地产业特别 分析,认为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是竞争过度和 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和以前相比变化较大。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三 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发展仍将以石油、有 最高的为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 产业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第二产业;从 色金属等资源为依托,要注重在更高层次 其次为第二产业,最后为第一产业。说明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力来看,也是第 上发挥资源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发展路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 三产业的拉力最大,其次为第二产业。而 线,延长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优势产 的贡献变小,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 从灰色关联分析中我们看出,在2000年 业群,在此基础上要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加大,同时也说明 以前,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 坚持自主创新,完善创新机制,建立新型 了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充分,还有待空间的 最大,2000年以后,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 创新体系,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第三, 扩展和提升。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气候状 的灰色关联度最大,与三次产业产值的比 把乡镇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劳 况的影响,甘肃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重构成不一致。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小, 优势养殖业。 三、结论及建议 动力的重点;加强通讯、商贸、交通等基础 因此,甘肃产业结构的调整应立足于 设施建设: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使市场 这就需要甘肃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和其他 自身的发展优势,形成三次产业的协调发 发展有序化和规范化,并充分发挥资源人 展。第一,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不大,但 文优势;加强培育旅游文化市场。 内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应进一步推 (作者单位:1.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 通过对甘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的 动城市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 理学院;2.保定学院) 变动分析、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及 业转移,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同时,由 拉力、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灰色关 于甘肃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气候较为恶 主要参考文献: 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甘肃省产业结构 劣,不适宜大多种植业的发展,第一产业 [1】(英)配第.政治算术[M】.商务印书馆, 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 的调整应适当考虑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 l978. 产业结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与区域经济 面积,提高畜牧业的比重,并加强对特色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 发展仍有不协调的地方。从三次产业的产 农产品的产销一体化服务,以及提升特色 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1. 值来看,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最多, 农产品的附加值,使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得 【3】邓聚龙.灰色控制系统…J.华中工学 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而从 到优化。第二,甘肃重工业的主导地位在 院出版社,1985. ■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8月号上(总第3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