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形成与蚀刻Pattern Formation and Etching 印制电路信息2014 No.4 碱蚀流程精细线路板件线宽补偿 规则的改善研究 Paper Code:S一1 32 林伟娜 (汕头超声印制板公司,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 丈章主要是通过试验及cpk计算评估精细线路板件在碱蚀流程中的加工情况,找出不同 蚀铜厚度、不同线路类型及不同线路走向之间的线宽补偿规律,从资料制作上改善受 图形分布或平板加厚导致线细与蚀不净矛盾,降低生产难度,提高板件加工稳定性。 关键词 碱蚀;CPK计算;精细线路;线宽补偿规律:加工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N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96(2014)04—0020—06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line—-width compensation rules of ine line panelf in the etching process LIN’钝{一n0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valuated the processing situation of ine lifne panel in the etching process by testing and CPK,and then summarized the Line—width compensation rules with the different thickness of etched copper,different line types and different line configuration.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over-etching and no clean etching which by cause of pattern or panel plating thicker from the MI design,it intended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dificulfty and improve the process stability. Key words Etching Process;CPK;Fine Line;Line—Width Compensation Rules;Process Stability 1 前言 对于高多层及细线路板件在外层碱蚀制作过程 f{,,受 形分布或蚀刻铜厚等囚素影响,易出现过 孔线细或密集线路蚀不净的矛盾,使其在外层制作 过 控制难度加大。为此,本文主要是通过试验及 度,提高板件加工稳定性。 2试验方案 采用457 mm×610 mm试板,根据线路类型、布 线走向、不同线宽控制和补偿儿大因素分不同水平 设计,通过蚀刻后的线宽控制情况寻找个中差异和 规律。同时为避免设备加工能力差异性影响,试板 指定同一设备(PTH、图形转移、图形电镀线)进行 牛产制作。 Cpk计算评估细线路板件在碱蚀流程巾的加工情况, 找出 蚀铜厚度、不I司线路类型及不同线路走向 之间的线宽补偿舰律,从资料制作上改善受图形分 布或蚀刻锏 敛线细 蚀 净矛盾,降低生产难 ..20.. 印制电路信息2014 No.4 图形形成与蚀刻Pattern Formation and Etching 蚀铜j 度/um 20、30、40 3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此次评 L要包折“布线走向对线路侧蚀影 线路类型 佑线走向 If ̄BGA密集线、孤●:线、BGA4L ̄L必线 -隆向、横向、斜I;d45o 线宽控制/mm 线路补偿/mm 0.063、0.075、0.089 O.013 ̄o.025、0.019一O.031、0.025加.038 响”、“小同蚀刻钔厚线路控制情况”、“不同蚀 刻速度对线路制作影响”及“不同线宽/间距补偿对 :II ̄BGA最小间距/mm 0.1、0.094、0.089 BGA最小间 ̄Li/mm 0.089、0.O81、0.075 线路控制的影响”等。 3.1 线路布线走向对线路侧蚀影响 线路布线走f,lJ对蚀刻过程药水的流向可能存在影 响,进‘步影响线路蚀刻情况, 此在不同蚀刻铜厚 情况卜设计小同布线走向对比线路蚀刻控制效果。 (1)随着蚀铜厚度增JJ【J, 蚀不净儿率增人; (2)在线路蚀刻控制方而,竖向走线效果优于 集线路出现线脚大 斜向45。走线,横向走线效果最差。 3.2不同蚀刻速度对线路制作影响 图1试板单元设计结构 …J 蚀刻设备结构 的差异,对于相同蚀铜厚 度的扳件存不 的生产线蚀刻速度可能存在差异, 蚀刻速度的差异直接影响表而药水流速,对线路侧 蚀可能存 影Ⅱ向,I川此设计唰类 试板在不同蚀刻 速度卜 仙线路制作质量差异。 (1)蚀刻铜厚较薄时,线路控制整体优于铜厚 较』 I时; (2)蚀厚铜情况F,蚀刻速度快时线路侧蚀平 整度较优,线脚情况控制良好。 3.3不同线宽/间距补偿对线路控制的影响 图2试板拼板设计结构 表1不同蚀刻铜厚及不同布线走向的密集线路蚀刻效果 一21. 图形形成与蚀刻Pattern Formation and Etching 印制电路信息2014 No.4 表2不同蚀刻速度下线路侧蚀情况 口嘲髓叽圈|瑚Ⅲ___……一…一___………●■一___………■…酣团limit,. _________。一 ……一■一 Il l iT L{ f1 、 r ● ●’ ● h ● 】 。}● ‘ I : ‘J J I 。、 不同的线宽补偿将直接影响线路『日J距,进而对 蚀刻过程药水在线路之间的交换和蚀刻效果产生差 异,因此设计不同线宽问距补偿,对比评估其对密 交换较快, 此该处易…观线细,针对该类型线路 对L-L4 ̄同线宽补偿及问距下的孔孔夹线控制情况。 (1)以一k3种补偿条件下,线宽均可满足控制 要求,无 现过蚀线细现象。 (2)随符过孔线补偿JJ II火,即线盘问距减小, 儡火线会逐渐fIj现局部肥胖的现象,当间距仪为 0.075 mm尤其明 。原闽 是是问距缩小,药水交 换难度大,蚀刻{ 减少。所以为防止夹膜或孤立段 线脚火,该处需保证线盘最小 距≥0.075 mm。 集线路蚀刻控制的影响。 (1)线路补偿与间距与线路蚀刻效果l并未出现 比例关系,0.063 mm线路在补偿=0.75的情况下反 而会出现线脚大现象,llfJ3种线路在“补偿/ 距= 0.031 mm/O.089 mm”的情况下均会…现线脚大现 象,主要是密集线路间距小,药水交换不充分,易 蚀不净。因此线路补偿与间距需控制存一个较为均 衡的水平。 3.5线宽控制方面 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板线宽进行测量统计, 具体如F: (2)3种线路在“补偿/问距=o.025 nandO.094 mill” 的条件下,其线路侧蚀及线宽控制均为最佳。 从表7、表8可知,在蚀铜厚度20 um~30 p.m, 3.4 BGA孔孔夹线过蚀情况 对于BGA孑L孑L夹线控制,由于过孔处蚀刻药水 “过孔线路补偿0.038 nⅥ11一常规孤立线路补偿0.03 1 mnr 密集线路补偿O.0l9 mm”的条件下,各类线宽较为 表3不同线宽间距补偿对线路蚀刻控制效果 线宽 补偿/间距=0.O19mm/O.1mm 补 偿/间 距 =0.025mm/O.094mm 补偿/ 间  ̄hL=O.03 l mm/O.088mm 0.063mm 0.075ram ..22.. 印制电路信息2014 No.4 图形形成与蚀刻Pattern Formation andEtching 表4不同线宽补偿及间距BGA孔子L夹线制作情况 线宽 补偿/间距=0.031mm/O.088mm 补偿/间距=0.038mrn/O.08lmm 补偿/间距=0.044mm/O.075mm 广_■— 0.063mm \\ 】 0.075mm 一 0.089ram 表7蚀铜2Oum条件下的不同线宽测量结果 控制线宽 线路补偿 O.Ol 3mm ̄O.025ram 0.0l9romeO.031mm 0.025mm ̄O.038ram 0.0625mm 过孔线 180l .0.075mm 衔集线 2.030 2.366 2602 .0.088mm 密集线 2.560 2.866 3.087 孤 线 1.836 2.1 80 2.4l2 过孔线 2.323 2.542 2.869 孤立线 2.354 2.760 2.896 过孔线 2.809 3.106 3.392 孤. 线 2.889 3.I】3 3.410 密集线 3.042 3.222 3.652 2065 .2362 .表8蚀铜30gm条件下的不同线宽测量结果 控制线宽 线路补偿 O.O13romeO.025ram 0 019mm ̄O.03l1T1m 0.025mm ̄O.038ram 0.0625mm 过孔线 1.869 1 9l 3 2.172 0.075mm 密集线 2 l93 2.230 2.4l4 0.088mm 密集线 2.650 2.750 2.970 孤 线 2.242 2.210 2.370 过孔线 2.535 2.434 2.7l 5 孤 线 2,687 2.624 2.756 过孔线 2.799 2.849 3.126 孤 线 3.080 3.131 3.254 密集线 3.172 3.19O 3.4I9 表9蚀铜40gm条件下的不同线宽测量结果 控制线宽 线路补偿 0.0l9mm ̄O.03Imm 0.0625mm 过扎线 2.1 50 0.075mm 带集线 2.46l 0.088ram 密集线 2 892 孤电线 1.817 过孔线 2.746 孤立线 2.417 过孔线 孤立线 密集线 ;.362 3.163 2.927 0.025mm ̄O.038mm 0.03 l mm~0.044mm 2.400 2.705 2.703 2.736 3.079 2.807 3 084 3.220 3.065 3.296 3.154 3.27l 3.384 3.865 3 720 3.730 ;.954 ;.871 ..23.. 图形形成与蚀刻Pattern Fotw ̄ation andEt ̄’hing 印制电路信息2014 No.4 接近。存蚀制 度40 um,“过孔线路补偿0.044 mill —0.038 mm/密集线0.025 mm”,Cpk最仆, 体数据 卡II对集 {JI偏向 值。0.075 mm线路,当线宽补偿 为“过孔线0.038 into密集线0.025 mm”,Cpk最佳, 常规孤立线路补偿0.038 n1nr惭集线路补偿0.03 l mlTl” 的条件 ,各类线宽较为接近。 3.6线宽控制CPK制程分析 对于3类线宽在不 线路补偿卜生产制作的Cpk 制程分析如下: 对于0.063 mm线路, 线宽补偿为“过孔线 整体数抓接近r} 值, 过孔线分佰较为分敞。对_f 0.088 m111线路,当线宽补偿为“过孔线0.038 mm/密 集线0.025 rl3m”,Cpk最佳,均值接近・ll值,fI} 体 数掂分 i较为分散。如表l2所示 从 l0、表ll结果看I¨,0.063 mm、0.075 mm 表1 0不同线路补偿下线宽Cpk制程分析结果 2.5m 线Cpk 线宽补偿 过孔线 密集线 3.0m 1线Cpk 过孔线 密集线 3.5mi线Cpk 过孔线 带集线 过孔(1.0mil)/密集(0 5rail) 过孔(1.25mil)/密集(0.75mil) 过孔(1.5rail)/密集(1.Omil) 0.46 0.95 1.O8 O.65 1.O3 1.24 0.49 0 90 0.98 O.61 1.05 1 19 0.48 O.82 0.95 0.6I ().96 1 02 表1 1不同线路补偿下线宽均值控制结果 2.5rail线Cpk 3.0rail线Cpk 3.5mil线Cpk 线宽补偿 过孔(1.0mil)/密集(0.5mil) 过孑L(1.25mil)/密集(O.75mi1) 过孔(1.5rail)/密集(1.0rail) 过孔线 1.951 2.192 2.298 密集线 1.937 2.123 2.4l4 过孔线 2.397 2.507 2.877 密集线 2.378 2.462 2 885 过孔线 2.801 3 006 3.372 密集线 2.800 3.090 3.370 表1 2 3类线宽的CPK最佳控制情况 线宽 过孔线 密集线 l囡 ..24.. 印制电路信息2014 No.4 图形形成与蚀刻Pattern Formation and Etching 及0.088 mm Cpk总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4.3线宽补偿方面 0.088 mm以下密集线路,在“线路补偿/间距为 (1)线宽补偿过孔线0.025 mm/密集线0.013 Inrn, Clpk最差,数据偏靠下限,说明线宽补偿不足; (2)线宽补偿过孔线0.031 mm/密集线0.019 III1TI, Cpk有所改善。整体仍偏下限,需加大补偿; 0.025 mm/0.094 mm”条件下,线路侧蚀及线宽控制 均为最佳。 孔孔夹线线细会随着其补偿JJI1大得到改善, (3)线宽补偿过孔线0.03 l mm/密集线0.019 mm, Cpk最佳,整体数据偏向中值。但Cpk仍无法满足≥ l-33,主要受部分板角或板边线宽偏小影响,可通过 局部调整线宽补偿进行改善。 (4)对Lk3种线路的密集线路与过孔线路数据分 随间距缩小,焊盘夹线肥胖的现象也会随之加剧。 随着蚀铜厚度的增加,需棚 提高线路补偿, 以保证线宽控制,同时对于孔线和密集线区域需保 证最小间距,以保证药水交换效果。 布情况,当线路补偿过孔线0.031 mm/密集线0.019 mm 时,其过孔线分布曲线肥胖程度接近密集线,但当线 路补偿“过孔线0.025 mm/密集线0.013 mm”或“过 4.4线宽Opk控制方面 不同线宽Cpk总体变化趋势较 致,受线宽补偿 及间距影响较大。当过孔线线宽补偿或密集线问距 足够时,Cpk控制能力会提高。 在蚀刻铜厚430 um时,线宽补偿过孔线0.038 mm/ 密集线0.025 mm,其Cpk最佳,整体数据偏向控制 中值,且较为集中。当蚀刻铜厚40 gm时,线宽补偿 “过孔线0.044 mm/密集线0.03 1 mm”时,其Cpk最 佳。且密集线需保证最小间距0.094 mm,BGA过孔 线保证最小间距0.075 mlTl。 孔线0.0l3 mm/密集线0.025 mm”时,其过孔线分布 曲线明显比密集线较胖,主要是此两种线路设计排 布在前后两侧,部分板件过孔线蚀刻后较小,导致 数据较为分散。同时也说明板角或板边的过孔线蚀 刻量高于密集线,因此需相应加大线宽补偿调整。 4试验结果及小结 综上试验结果,影响线路控制稳定性主要包括 本次试验选取作Cpk数据分析埘象中,Cpk无法 满足≥1.33,主要原因是板角或板边线宽偏小。 蚀铜厚度、线宽补偿、蚀刻速度、板件特性等。 4.1蚀铜厚度控制 (1)随着蚀铜厚度的增加,密集线路蚀不净可 能性会加剧。 当蚀铜厚度≤30 gm,密集线路不同走向对侧蚀 影响情况不大,基本不会出现蚀不净; 当蚀铜厚度≥40 gm,横向密集线路侧蚀量会大 过孔线分布曲线肥胖程度最接近密集线,为线 宽补偿“过孔线0.031 mm/密集线0.019 mm”,主要 是该类线宽较多设计在板【}j问,受前后端效应或边 缘效应影响少,侧面说明局部调整板角或板边线宽 补偿的重要性。 4.5试验小结 综上,提高细线路在外层碱蚀过程的稳定性控 制,应注意控制合适的蚀铜厚度、根据线路走向认 面或认向生产、孔孔夹线与密集线路线宽补偿量及 最小间距应分开调整并控制合适 衡点。 f竖向或斜向,易出现蚀不净,线路控制较差。 (2)线宽越小,对蚀刻铜厚的要求越严格。 线宽控制越小,蚀刻铜厚要求越薄,以降低蚀 刻侧蚀可能,避免出现线细或者过蚀风险。 4.2蚀刻速度控制 蚀刻速度越快,越有利于线路侧蚀情况的改 善。所以对于细线路板件,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情况 下,可考虑加快蚀刻速度来提高板件制作质量。 作者简介 林伟娜,:[艺工程师,主要负责沉铜甲板、图形 电镀和碱性蚀刻工艺工作。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