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钙粉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老豆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向社会和他人提供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建立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良好信誉,既
通过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并为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式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总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在当代世界上,现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生活以及相应的社会活动的一个主
流。在我国,这便是指正在兴起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当然必定涉及到敏感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的任何一种重要变化,都要反映到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变化上。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的道德水平必然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上去。我们已经看到,就我国的情况看,这种现代市场经济与原始的自然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都有了本质的区别,因而它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也会有明显的历史进步。这主要表现在:它为主体的自由、平等的实现,创造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很显然,这种以自由、平等为本质特征的主体关系,对新道德原则的形成是一个客观条件。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形成的这种道德进步,一个明显的表现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深化。因此,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当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