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徽省铜陵荷花山大型铅锌矿床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安徽省铜陵荷花山大型铅锌矿床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40卷第1期2020年2月冶冶金料金与与材材料MetallurgyandmaterialsVol.40No.1第40卷February2020安徽省铜陵荷花山大型铅锌矿床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汪忠兴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安徽合肥230088)

要:铜陵荷花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区位于下扬子地块,沿江褶皱带的中部,近年来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找

矿勘查,现已大致查明该矿床为一大型铅锌矿床。该矿床中的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赋存于破碎角砾岩带中。通过对荷花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其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区域内铅锌矿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该区铅锌找矿指明了新的方向。关键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铜陵荷花山

荷花山铅锌矿床位于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镜内,铜陵矿集区东南部,现已探获333类铅锌资源量143.53万吨。荷花山铅锌矿床在矿物共伴生组合、蚀变类型、构造类型等与典型的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相似。文章分析了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探讨了其控矿因素及找矿潜力,对进一步深化认识和探讨铜陵地区铅锌矿的成矿作用和区域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动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断裂。区内岩浆岩侵入体广泛分布,沿东西向隐伏深断裂分布有铜官山岩体、狮子山岩体、凤凰山岩体等,其中狮子山岩体、凤凰山岩体与本区多金属矿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2矿床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内自志留系~三叠系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出1区域地质背景荷花山多金属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贵池~繁昌凹褶断东中部,铜陵褶皱束东段(图1)。区内自志留~三叠系地层均有出露,以浅海滨海相砂页岩、陆源碎屑岩及碳酸岩岩性为主,总厚度约4000米,其中碳酸岩为区内矿液沉淀的最好场所。区内构造活动强烈,褶皱构造以印支期为主,构造线走向35毅耀60毅遥断裂以燕山期北东向纵断裂和层间滑露(图2),其中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的下三叠系地层较为发育,而下三叠统和龙山组和南陵湖组碳酸盐岩为区内主要含矿层位,铅锌银多金属矿皆赋存其内的角砾状灰岩中。2.2构造矿区构造发育,主要表现为褶皱和断裂。(1)褶皱构造。矿区位于大成山~永村桥西北翼,朱村向斜南东翼。矿区内呈一单斜构造。北东走向,倾图1荷花山地区区域构造略图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重点358项目(2016-3-1)。

图2荷花山矿区基岩及构造分布图

作者简介:汪忠兴(1968-),男,安徽池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

128

第1期汪忠兴:安徽省铜陵荷花山大型铅锌矿床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向北西,倾角30毅耀55毅,自南西往北东岩层产状呈渐缓趋势。大成山背斜轴面倾向北西;北东部,两翼产状正常。枢纽向北东倾伏,倾伏角约5毅遥受F1逆断层的牵引,枢纽呈弯曲的弧状。朱村向斜为一具继承性的复合叠加式向斜。向斜轴线呈北东向,轴部由中三叠统铜头尖组及部分东马鞍山组组成;两翼由下三叠统组成,倾角中等。(2)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主要发育马山~外郎坑断层(F1)和塔山脚~鹤冲断层(F2)。F1断层长大于13km,走向150毅耀330毅,倾向北东,倾角约70毅左右,为逆断层。该断层错断志留纪-中三叠世地层。沿断层发育有马山岩体和外郎坑岩体及马山金矿点和亮石山金矿,为区内主要导矿构造。F2断层长5.5km,走向340毅,倾向北东,2.3倾角较陡,具张性,属正断层,为破矿断层。位于矿区地表西侧出露荷花山闪长玢岩体,呈土岩浆岩黄色,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长石,粒径约1mm,含量约50%,基质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含量约35%。岩体具高岭土化、2.4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等蚀变。区内共圈定铅锌金矿体矿体地质特征29个,其中主矿体1个,次要矿体3个。累计查明333类铅锌资源量143.53万t,其中铅金属40.30万t,平均品位1.561%;锌101.13万t,平均品位1.953%。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并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展布,局部见分支复合现象。Ⅰ号铅锌矿体是区内的主要矿体,现控制长2200m,5耀8毅遥延深-188~-578平面上呈似120~930“橄榄”m,平均厚状,9.07剖面上较为复杂。m,倾向320毅,倾角一般赋存标高2.5区内围岩蚀变普遍较弱。主要为萤石化、蚀变特征m。大理岩化,其次为硅化、碳酸盐化。其中萤石化与本区铅、锌矿化的关系较为密切。2.6区内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矿石特征方铅矿,次为褐铁矿、黄铜矿、自然金等;脉石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石英等;矿石结构以他形晶结构、半自形~他形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及星点状构造。33.1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①地层岩性因素:控矿因素首先三叠系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下段碳酸盐具脆性大,单位面积裂隙度高等特点利于矿液流通和交代。其次为中三叠统铜头尖组粉砂岩对成矿起到了较好的屏蔽作用。②岩浆岩因素:是形成荷花山铅锌矿的内在因素,狮子山、凤凰山等岩体的侵位提供了热源,并在有利部位充填、交代、富集成矿。③构造因素:是承“内”启“外”的驱动条件,区域性断裂对成矿热液的传导起关键作用。另受F1、F2断裂影响,形成了巨大的破碎带,3.2①地层标志:找矿标志为区内成矿提供了有利成矿空间。广泛发育的石灰岩地层,是成矿的有利围岩;地表发育一定厚度的粉砂岩,是成矿必须的屏蔽层。②构造标志:区内多条区域性断裂终止区域,并发育一定规模的破碎角砾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③蚀变标志:具有发育的萤石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等中低温蚀变。④物化探异常标志:分布一定规模,且与区域性构造基本一致的低缓磁异;并具与次生晕异常吻合较好的激电异常,且激电低阻高极化异常与矿化体较为对应。4找矿潜力与方向矿床类型对于区域构造环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与成矿来源、温度及赋矿空间有关。区内角砾破碎构造为有利成矿构造,矿区主矿体沿走向往西南方向已延伸至矿权外,据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矿床外围有望实现新突破。另⑦号矿体仅34线连续见铅锌矿16.99米,其它线未进一步控制。按照成矿规律,⑦号矿体应该与①号矿体走向一致,其找矿远景较大。5荷花山铅锌矿床的发现意义(1)铜陵地区首次发现且受破碎角砾岩带控制的矿化带具有较大规模,显示较好的找矿远景。从区内多金属矿床总体上来看,荷花山地区铅锌多金属矿是构造-热液活动的结果,其成因类型应是中-低温热液矿床。(2)荷花山铅锌矿床位于断裂带段,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赋存三叠系中统碳酸盐中,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展布,其形态、规模严格受破碎带控制。(3)目前已发现的矿体均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铅锌矿体对岩性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受灰岩岩性控制明显。围岩蚀变常见次生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等矿物,含矿断裂-容矿岩性-围岩蚀变,是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4)荷花山矿区断裂破碎带,具有较好的铅锌矿矿条件和典型的找矿标志,其铅锌找矿前景巨大。(5)铜陵地区属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部位,区内大中型多金属矿广布,控矿特征除了“层控”规律外,另一重要成矿特点便是多类型矿床共生、复合的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的“多位一体”规律,沿江地区成岩成矿作用类型丰富,小岩体发育,依据荷花山矿床矿化特征,在该区注意探索深部矽卡岩型或斑岩型多金属矿存在的可能性。参考文献

1]常印佛,刘相培,吴言昌,等.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2]翟裕生.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金)成矿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12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