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学形成性查核( 2)
1.
依据居住的集中程度,乡村社区的主要种类包含乡村社区、集镇社区和行政村。
√ ×
2.
《国家新式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点新式城镇化道路 ,其新式特点是指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
√ ×
3.
初级社会集体的主要种类包含家庭、朋辈集体、邻居和社团。
√ ×
4.
乡村社会组织的主要种类有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村民自治组织、 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
√ ×
5.
社会集体是指人们经过互相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互相关系连结在一同的共同
1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体。
√
×
6.
以土地入股、一致经营为特点的农业经济组织是
( )。
发展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7.
以住所为基础、以地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互相交往的初级社会集体是
( )。 家庭
家族
邻居
朋辈集体
8.
以为工人来厂做工只是是为了挣钱 ,所以经过物质刺激激励工人勤劳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理论是 ( )。
2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科层制
泰罗制
家长制
行为科学与参加式管理
9.
成立在个体农民基础上的一种农业经济组织是
( )。
发展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10.
社会组织的灵魂是指 ( )。
中心成员
目标
规则
物质设备
11.
乡村城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此中最中心的内容是乡村社区演变成城市社区
3 / 15
。
( )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乡村于人口变成城镇人口
生活水平的提升
基础设备的改变
12.
跟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 ,土地资源愈来愈可贵 ,我国守住耕地的底线 为( )。
16 亿亩 17 亿亩 18 亿亩 20 亿亩
13.
人们经过互相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互相关系连结在一同的共同体是
( )。
初级社会集体
次级社会集体
社会集体
社会组织
14.
占家庭总数 50%以上而且体现增加趋向的家庭是 ( )。
中心家庭
骨干家庭
4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联合家庭
其余家庭
15.
乡村自治组织是 ( )。
乡镇党委
乡镇人民政府
村党支部
村民委员会
16.
在乡村社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
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趣缘关系
地缘关系
17.
《国家新式城镇化规划 (2014200 年)》中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 60%
70%
5 / 15
( ) 。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80%
18.
我国兼顾社区建设的主管单位是 ( )。
国务院
发改委
农业部
民政部
19.
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 ( )。 乡镇党委
乡镇人民政府
村党支部
村民委员会
20.
人类集体生活主假如社会交往的结果
自然性
直接性
互动性
社会性
,更拥有 ( )。
6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21.
“乡村社区 ”最主要的形态是 ( )。
县城
乡镇
乡村
开发区
22.
成立在下级对上司的个人效忠 ,听从和信任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 ( )。 科层制
泰罗制
家长制
行为科学与参加式管理
23.
成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工农商学兵互相联合的农业经济组织是
( ) 。
发展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24.
7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最典型的初级社会集体是 ( )。
家庭
家族
邻居
朋辈集体
25.
在必定地区内发生各样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 ,有特定的生活方式 ,并拥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是 ( )。
初级社会集体
次级社会集体
社会组织
社区
26.
与社会组织对比 ,初级社会集体的主要特点是 ( )。 规模小
人际关系亲近
存在长远
综合功能强
27.
8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当前在我国乡村扰乱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最主要的是
( )。
家庭
家族
宗教组织
民间会社
28.
人们经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交流所结成、 人际关系比较亲近的社会共同体是 ( )。
初级社会集体 次级社会集体
社会集体
社会组织
29.
对于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 权利分等、 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构造形式和管理方式是 ( )。
科层制
泰罗制
家长制
行为科学与参加式管理
30.
9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社区 ”构成因素中的首要因素是 ( )。
人口
地区
文化
设备
31.
邻居的特点包含 ( )。
相邻而居
同舟共济
互相相信
互相不交往
拥有改动性
32.
我国新式城镇化面对的突出问题包含 ( )。
城镇化过程中 “半城市化 ”和“家产空心化 ”
城镇化的地区性构造空洞 ,城镇功能体发育不健全
今世城市病正在向中小城市 (镇)延伸
今世农民文化修养不高
10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城镇化速度太慢
3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我国乡村经济组织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有 ( )。 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
乡镇公司
34.
社会组织目标对于组织的重要意义在于
( )。
它是组织的灵魂
它是确立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它是组织选拔领导的依照
它是权衡组织活动收效的基本标准
它是组织配置设备设备的要求
35.
中国新式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举措包含 ( )。
促使农民工市民化
促使公共服务均等化
11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兼顾城乡发展
多渠道筹备新式城镇化建设资本
提升乡村居民素质
36.
乡村城镇化的内容包含 ( )。
人口从乡村向城集市聚 ,农业人口转变成非农业人口
乡村地区渐渐演化成城市地区
城镇基础设备和公共服务设备不停普及完美
居民的生活水平易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城市文化和价值观点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
,并在乡村地区不停扩散
37.
乡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 ( )。 基础设备建设
公共服务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保障系统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
38.
乡村家庭将来发展的趋向包含 ( )。 12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失散化
威望的双重化
功利化
趋于扩大化
不稳固性
39.
初级社会集体的功能包含 ( )。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知足人们的感情和其余方面的需要
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
有益于精神文明建设
对社会组织的影响作用
40.
人民公社的特点包含 ( )。
规模大
“三级全部 ,队为基础 ”的组织构造
综合性强
效率高
以家庭为细胞 ,以地缘为纽带
41.
13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构造包含 ( )。
村民会议
村民委员会
村务监察机构
村民小组
村委会部下各委员会
42.
乡村民间组织的意义在于 ( )。 有益于知足乡村居民的多样化、多元化物质文化需要
有助于推动乡村基层民众性自治
有助于改良公共服务系统体制
有益于动员乡村社区资源促使乡村发展
有益于乡村的法制建设
43.
家庭是由血缘和姻缘关系构成的 ,主要包含 ( )。
夫妇关系
亲子关系
兄妹姐妹关系
婆媳关系
14 / 15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2
祖孙关系
44.
科层制管理方式的主要特点包含 ( )。 专业化
照章做事
职权等级制度
任人唯才
非个人性
45.
村民委员会的特点包含 ( )。
民众性
自治性
基层性
地区性
宽泛性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