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题及答案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题及答案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热忱(shén) 坍塌(tān) 干涸(hé) 拈轻怕重(niān) ....B.戳穿(chuō) 派遣(qiǎn) 抽噎(yē) 刨根问底 (páo) ....C.栋梁(dòng) 狭隘(yì) 拣选(jiǎn) 哄堂大笑(hōng) ....D.废墟(xū) 呼啸(xiāo) 滚烫(tàng) 悲守穷庐(lú)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气慨 里程碑 宽宏大量 锋芒毕露 B.萧瑟 笑吟吟 物竟天择 随机应变 C.坍塌 城隍庙 唯唯连声 人情练达 D.次第 秫秸秆 引经据典 洗耳躬听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

B.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是当之无愧的。 ....

D.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长沙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5、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1 / 10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D.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②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④一本好书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⑤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①③④②⑤ B.⑤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⑤④ D.⑤④③②①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

2 / 10

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 .(2)将啮其喉 .(3)信不诬哉 .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遗留、留下、招致)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刀劈狼首 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 犬阻之,不使前也 ..C.则二狼伺其未觉 将啮其喉 ..D.乃杀之而取其革 乃悟前狼假寐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小葱青青

白的雪,青的葱,红红的是她的小手。

她总是这么静静地站着。低着头,眼睛朝下看。扎两条小辫,穿一身红底蓝花的棉袄、棉裤。一双黑布棉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的。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

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和屋顶上,只有那小葱是青青的。

说不清什么时候起,这个小集市上有了她。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

她从不吆喝,从不抬价。换了别人,这样好的葱,一定会放声叫好,定要编出许多诸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等诱人的词句。

她极少说话。说,也是奶声奶气的几个字“要多少”、“几斤几两”、“几毛几分”。只有她说话的时候,才偶尔看对方一眼。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含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望。

3 / 10

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如此。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她是集市上的小妹妹,大家都爱护她。菜主们常对镇上人说,我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镇子上哪来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下子买好多。大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有,一年四季都不断,价格也好。

啊,天真冷。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哈一哈。然后,给一位大姐姐称葱,帮大姐姐放在篮子里。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地上的雪真白,只是没有太阳,要不,它会耀眼的。

“小妹妹,给钱。”大姐姐把钱递给她。 她轻轻地摇摇头。 “为啥?”大姐姐一怔。

“大姐姐,俺……”她抬起头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了一下,迅速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着几多憧憬。“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

“……”

“大姐姐,俺不要钱。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您帮俺看看这个,这是俺看弟弟的书做的作业。”说着,她迅速从菜篓底下拿出两个用塑料包着的小本子,递给老师。

女教师接过本子,一下惊呆了。本子上工工整整写着初中作业。她不知说什么才好。

“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

“俺今年15岁啦。住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

“爹娘呢?”

“爹病了。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来,天黑路滑,跌到沟里腿断了,不能动了。娘在家侍候爹,还管园子。爹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

女教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冰凉的小手。她想把她暖热,永远地热下去。

“好妹妹,你来我班里上学吧!”

4 / 10

“不……俺不上。俺还要卖菜呢。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俺娘说……” 女教师把小妹妹搂得更紧了。 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那葱更青。 ……

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学校。临走前,她给女教师送去一篮子小葱。葱洗得真干净,扎得整整齐齐。多嫩的小葱呀!

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 啊,小葱青青……

1.“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那葱更青。”下面是对此处景物描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纯景物描写,写出了天气的变化。

B.既衬托小妹妹纯真的心灵,也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C.为了衬托女教师当时的心情。

D.为了突出雪样纯洁、葱样青嫩的小妹妹。

2.小妹妹临走前送一篮小葱给老师的原因是( ) A.小妹妹家境不好,经济困难。 B.女教师总买小葱,送她备用。

C.小葱是她们相识的媒介,对双方来说有特殊的感情和意义。 D.小葱虽小,但是自己劳动所得,礼轻情重。 3.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是( ) A.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 B.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 C.“她”取出作业本给女教师看。

D.女教师要“她”上学,而“她”毅然谢绝,女教师把“她”搂得更紧了。 4.本文贯穿情节发展的线索是( ) A.白白的雪 C.青青的小葱

B.红红的手 D.静静的“她” 2、父亲的轮廓

袁哲生 5 / 10

①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每当母亲用一些类似“牙膏没有从最尾端挤出”“冰箱门没关紧”“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等等小事向我兴师问罪,并且总是将矛头转向我的成绩上面去时,我便知道,夜里,父亲又会来到我的房间。

③父亲个性之中有一种非常腼腆的特质,他总是等我和母亲都睡着以后,才蹑手蹑脚地轻轻扭开门把,走进我的房间,在小书桌的台灯底下压一张纸条;有时,纸条里面还会包着一张五十块钱的钞票。偶尔,在情况较糟的时候,父亲会在纸条上用歪斜支离的字迹写下“忍一时,风平浪静”与我共勉;这句话成了我们彼此之间的默契,那表示父亲知道在我和他一样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灵中,又遭受了一次无情的考验。父亲识字不多,我记得他总是把“风平浪静”写成“风平浪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特殊情谊。在父亲要来的那个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记得检查一下房门是否上锁了,从来没有失误过。

④曾经有过几回,父亲来的时候我并未睡着,我听到父亲用力握住门把,再缓缓转开的声音,便立刻翻过身去面向墙壁眯着眼睛。尽管父亲极力不愿发出声响,我还是听到一双塑胶拖鞋在黑暗中静静地走向书桌,然后是纸张摩擦桌面的窸窣声,和父亲迟重的呼吸声……有时,父亲会拉开椅子,把台灯扭开一点点亮,然后坐在我的书桌前沉默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靠上椅子。离去前,父亲会替我把桌上的书本和作业簿摆放整齐,然后才扭熄台灯;在那一刻,我的眼前又恢复成一片黑暗。

⑤我从不知道父亲坐在我的椅子上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一双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也许我没有勇气,怕自己会在父亲面前哭了起来;更让我恐惧的是,若是走下床来,不幸看见父亲的眼角也含着泪光,默默地坐在我的书桌前,我该如何面对那种时刻?

⑥高三那年,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难关;当时,在我不觉生命有何可喜的脑筋里,的确曾经生起过自杀的念头。我不知道父亲是否经历过联考的压力,不过,在那没完没了的一年里,的确只有父亲曾经察觉到我想死的念头。

⑦接近联考的某个夜晚,我正在学校提供的晚自习教室里作考前冲刺,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明亮而冷清,同学们都埋首书桌、互不交谈。我选了一个邻接走廊靠窗的座位,设法让自己专心在书本上;突然,我听到一阵用手指关节轻轻敲

6 / 10

打玻璃的声音,抬起头来,父亲的脸出现在窗格里面。父亲必定是不愿吵到其他正在看书的同学;我体会了他的心意,便悄悄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绕到教室的后面出去和他会合。

⑧我永远记得和父亲并肩坐在空荡、黑暗的体育馆长椅上,而心里渴望着时光永远停止,或是快速跨过的情景。父亲先是取出温热的蒸饺和我一起吃,他细心地把白色保丽龙的盒子掀开,然后为我撕开卫生竹筷子的封套。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夜市入口的小摊上买的,摊子后面是宏光钟表行,隔壁是间杂货铺,杂货铺的天花板上吊着一包包的干鱿鱼和紫菜,老板娘是个扎着一条蓝围裙的胖女人……父亲取出口袋里的卫生纸放在我前面备用,他像面对一位长辈似的对待我,令我终生感激。我知道父亲拙于言辞,在面对生命中难以省略的伤痛时,更无力打破沉默。

⑨吃蒸饺的时候,我想起那些蒸饺原先排列在小蒸笼里冒着蒸汽的模样;我想起那个卖蒸饺的老人坐在圆凳上,被一团团白色水汽模糊了脸孔的形象;我仿佛看见父亲孤独地走上前去,两眼茫茫的老人从圆凳上站起来,剥下一只保丽龙盒子,再给它穿上一层透明的塑胶袋,然后掀开其中的一个蒸笼盖……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我想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还有类似蒸笼那样温热且快乐的角落。那天晚上,是个寒冷的夏夜,父亲和我相对无语,临走前,他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好活下去,不一定要在意别人的话,人生有时候要走自己的路。”

⑩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

⑪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远不可再有绝望的念头,要好好活下去。

1.为什么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我也从来不敢抬起头来,用一声叫唤,或者两道清醒的目光来打破沉默。(句中“从来”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7 / 10

(2)我想到那些落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3.第③段详细描述了父亲夜里来“我”房间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仔细揣摩第⑩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父亲当时是怎样的心理? 5.文章标题为“父亲的轮廓”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请你对“轮廓”的理解。

四、写作题(40分)

以“难忘那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8 / 10

参考答案:

一 B C D D A A

(1)百草丰茂秋风萧瑟(2)海日生残夜归雁洛阳边(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

1.(1) 闭上眼睛 (2) 咬

(3) 确实、的确 (4) 遗留、留下、招致 2.C

3.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

4.阴险、狡猾、奸诈。 【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三 【答案】 1.B 2.C 3.D 4.C

1.父亲总能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及时给予我安慰和鼓励,他深知我内心的想法,帮我战胜了困难和自我。所以说父亲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

9 / 10

2.(1)“从来”是“一直”的意思,表明了“我”一直矛盾的心理和做法:怕自己因缺少勇气在父亲面前哭起来;怕看到父亲伤心的面孔,不敢去面对。去掉了,语气上就弱了许多,不如原来的效果好。(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了蒸饺在竹笼内排列的热闹情状,衬托出“我”对“温热且快乐”的渴望,反映了自己对父亲给予自己心理抚慰的喜悦心情。

3.具体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细心呵护,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为后文写父亲察觉“我”要自杀到学校来鼓励安慰“我”作铺垫。

4.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军人一样坚强地面对所遇到一切困难,并以“行军礼”的动作表明对儿子的信任,会永远做儿子坚强的后盾。

5.父亲总是在“我”心灵受伤的时候,在黑色的夜晚及时给予“我”光明和温暖,在这时候“我”虽然不能清楚地看清父亲的面容,只能看个大致的“轮廓”,但这“轮廓”是父亲留给自己最清晰的形象、最感动的印记,他一直鼓励着勇敢地前行。“轮廓”也是文章行文的线索。 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