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i斋 平台 科技创新依赖于一定的组织结构。目前,青海省许多资源型企 业都拥有自己的科研部门,然而这些科技创新活动阵地仅仅起着实 验室的作用,并未对企业科技发展起到规划和管理的功能。因此, 青海省资源型企业需要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改进,为建立资源型企 业科技创新平台提供可能的条件。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资源型企业 可以将自己拥有的科研部门转化成为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的一个管理 加快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治理 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 一张瑞琴 王河山 中共九江市委党校 [摘要]水环境是环鄱阳湖生态环境链中最重要的部分,抓 和实施机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完整的、具备一定职能的科 好水环境的治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平台,使其成为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使资源型企业 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九江区域水环境的调研分析,提出了 对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关键词]鄱阳湖水环境生态治理 3.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河、饶河、 首先,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向高校和科研院所靠近,及早参与 R&D活动,并且,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 修河五大水系统的来水,调蓄后经湖1:3流入长江,鄱阳湖具有过水 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和开发能力。另外,企业在创新 性、吞吐型湖泊的特点,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 项目上要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布,使企业真正成为项目选择的主 域面积的9%。鄱阳湖水域有三分之二在我们九江市,辖区内有永 体;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要转变观念,树立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 修县、都昌县、星子县、湖口县、德安县、九江县和庐山区等7县 的思想,积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智力和高新技术上的支持。积 滨临鄱阳湖。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市科学 极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重大课题,获得企业的支持,建立与企业合作 发展、奋起赶超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 的基础;最后,政府应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同高校和科研 济区九江区域水环境的调研,针对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存在问题 院所合作,实现技术创新,提企业高科技创新能力。 及其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4提高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在增值税方面,允许对企业 的开发费用和技术转让费用等无形资产进行适度进项抵扣:对高科 、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质污染呈加重趋势 鄱阳湖因吞吐型湖泊特点,水位涨落受江西五大水系及长江来 技新产品实行税收优惠或减免;其次 缩短固定资产折I19年限。这 水的双重影响,丰枯水位面积极大,这种自然地理特征直接影响着 样不仅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性情况,而且也鼓励企 水体质量。由于桔水期水量仅为丰水期的1%一2%,而污染物排放 业更新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以增强企业研发能力。 无太大变化,此时水体水质最差。丰水期正值农耕时期,化肥农药 5.建立多元化的科技经费筹集渠道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大量的资 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 此时污染排放负荷最重。鄱阳湖采砂作业及航运船舶排放的油污 水,也对水体水质造成破坏。 金支持。应该在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基础上,构建由国家财政投入 为引导,同时银行贷款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另外,还应 该广泛吸纳社会各类资金。针对青海省的发展特点,探索建立适合 本地区的风险投资机制,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风 2水资源忧息意识薄弱 少数地方和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盲 目承接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污染企业和项目,留下环境污染事故隐 患。一些企业管理者环境意识不强,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粗放 型经济造成部分地区已无富余环境容量,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制 约。 险基金。最后,还应该逐渐拓宽现有资本市场的范围,鼓励和发展 面向企业的资本市场,主动开拓筹资渠道,保证足够的研究与开发 经费。 3.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参考文献: 目前滨湖各A-:Bj ̄未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直 …1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 排现象十分普遍。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场也未达到卫生填埋要求。 的另一种解释叭.经济学家,2005(6):97 大量生活污染源直排入湖,有机污染聚集在湖区,致使鄱阳湖部分 【2】吴贵生魏守华徐建国:区域科技论【M】.清华大学出版 水域有机污染加重,水质呈下降趋势。 社.2007 【31王建军曲波:资源型企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 4.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 由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且利用率低。造成湖区氮 究___一以青海省为倒IM1.民族出版社,2009.P203 f4】李团团: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技术进步模式及其对策研究 磷污染物大幅增加。渔业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化肥 fD1西南科技大学.2008:51 养鱼、网箱养鱼,使湖区浮游植物生长迅速,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加 『51刘小通宋凡喻婷:基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初 探 时代经贸.2007(6):172 快,已经威胁到水体质量和饮用水源安全o 《商场现代化》201O年12FJ I中旬刊)总第632期 区域经i斋 5.水质监控能力亟待加强 主要体现在:一是监测点位设置过少。二是滨湖各县监测能力 薄弱,缺少水质监测技术人员和仪器,影响了鄱阳水质监控工作的 开展。三是县级环保部门各方面的能力均有待加强。 6发展经济与水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无公害生态技术,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要大力推行陆地 生态农业等面污染控制项目,加快农业绿色产业化进程,实施保证 生态环境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切实防治氮磷污染。要将农村水环境 保护、农业灌溉方式的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农业、生 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建立等方面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九江市各县(市、区)在发展地方经济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 结合起来,使沿湖沿河地区的农村村庄建设,步人人居环境与水环 是引进项目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地方经济不发达,水环境 境良性发展的局面。 容量相对脆弱,要发展处理不好就会有污染。根据最近一次鄱阳 湖污染源调查数据分析鄱阳湖滨湖7县区排入鄱阳湖的主要污染物 3改变思想认识,提高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 对于江河湖库等水域,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 COD:}tI ̄放总量为197751] ̄/年,其中工业源为504411 ̄/年,城镇生活 源为30481]E/年,非点源为1 16831 ̄/年(占59%)。其中非点源污 染是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滨湖7县区中,庐山区 的工业污染源最大,废水排放量和COD;}t ̄放量分别占分部工业排 放量的56%、65%,主要排放点源为庐山区化纤企业;都昌县非 农业人口居滨湖7县区之首,县全部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鄱阳湖, 其城镇生活污水和主要COD:Jt ̄放量最大,因农村生活污染源占比 大,县全部非点源污水均直接排入鄱阳湖,其非点源废水排放量 和COD ̄tlz放量最大,分别占滨湖7县区全部非点源排放量的44%、 43%。 二、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用良好的水环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建设环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要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就要加大开展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 展与水环境保护并举之路。对此一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 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充分发挥新闻 媒体环境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树立环保先进典型,查处环境违法 行为;二是继续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制度,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增强公众的环境 法制观念和环境参与意识;三是继续面向各级领导、企业法人开展 环保知识、环保法规及环境形势的培训教育;四是继续开展绿色系 列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 良好氛围。 2.调整产业结构,倡导水污染治理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 要将生态示范区、生态城镇及经济生态环境,与鄱阳湖经济 生态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全面提 高,对于工业点源污染,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的科技 含量,促进各企业排放,要勇于将重大污染事件进行曝光,决不能 允许将企业治理的责任和成本转嫁给社会。通过适当的环保产业政 策,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清洁生产,将污染控制在生产的全过 程,减少污水的排放。要采取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措施,充分调动 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政府要利用收取的排污费等设立特别 基金,用于扶持处理设施的建设,减轻企业治污的经济压力。采取 有利措施,积极防止面源污染。对于农村面源污染,要加强宏观控 制,积极开展农药、化肥施用结构调整,积极推荐生物防治,推广 率和水体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污水排 放。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箱养殖技术,改精养为混养,减轻内源污 染。要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特别是修河流域各水库的科学 调度,保持河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 的自净能力。由于我们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于全国水平,人们对水 环境的细微变化认识不足,导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毫无意识的对水 环境进行破坏,造成部分河段与湖泊水域水污染情况加重。保护水 环境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构建环鄱阳湖经济生态经济 区的关键所在。没有合理的水质,就等于没有水量,没有足够的水 量,也谈不上什么水环境。若不强化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供需矛盾 将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还会导致人民生 活不安宁,社会不稳定。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已是当务之急、刻不 容缓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要更新对水的认识,树立保护水环境 就是保护我们生命线的观念;树立保护水环境就等于是保护我们人 类自身的观念。 4.加强农村管理,完善农村水环境保护基础工作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 作:一是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摸底,依法取缔引用 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二是大力推广农 村面源污染的治理的实用技术,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控 制和减少面源污染;三是修河干流及沿鄱阳湖各县区建设水质自动 监测站,对各县区水质出口断面进行考核。 5.创新思想理念,完善法律法规 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要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的有 关法律法规,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制定一部“环鄱阳湖水环境保护公 约”完善法律监督,让保护水环境的治理和投入始终处在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中。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污水处理工程 投融资机制,通过落实污水费征收政策,制定合理的污水排放费征 收标准,政府还要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为污水处理产业化创 造条件。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一定把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 设摆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评各级地方政府的政 绩,既要在基础上求发展。也要集中必要的精力、人力、物力、财 力把水环境和生态保护搞好,让人民群众喝上纯净的水,呼吸上 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切实保 障。多方筹措资金,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基金,促进还鄱阳湖流域地 区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更加协调发展。 《商场现代化》2010年12月(中旬:-lIj】总第6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