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郏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畜牧类项目实施方案

郏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畜牧类项目实施方案

来源:爱问旅游网
 -

河南省郏县2010年现代农业生产发

展 资金畜牧类项目实施方案

1

-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东邻襄城县、西毗汝州市、北接禹州市、南与平顶山市区和宝丰县相连,隶属平顶山市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33°48'—34°10'50'',东径113°40''—133°24'50''。地势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以平原和岗地为主。总面积737平方千米,辖14个乡镇,374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户数万户。

郏县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丰硕。洛(阳)界(首)公路、郑(州)南(阳)西线公路,郑(州)石(人山)高速、南石公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过境;境内有大中型河道 13 条,北汝河为大型过境河流,自西向东穿境而过,郏县段长 48 千米,两岸长 68 千米。全县现有中小型水库 22 座,其中中型水库(老虎洞水库) 1 座,小型水库 21 座,总设计库容 3680 万立方米。有大型自流灌区引汝广漠渠灌区 1 处,年引水量 8000 多万立方米,浇灌面积 15万亩,补源面积 21 万亩。有小型灌区 20 处,河道自动闸 10 座,机电井 7214 眼,提灌站 57 处。1984 年,国家水利部在我县建成全国第一座恒压喷灌实验工程,设计喷灌面积 6780 亩。

郏县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裕。郏县地处南暖温带南部,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雨量充沛,年降水量760毫米,无霜期长达210~220天。河流纵横,丰盛,天然牧草种类繁多,除大部为禾本科外,尚有野苜蓿、野豌豆等豆科牧草,最近几年来推行人工种草养畜技术,生产较发达,作物种类多,饲料来源,为养牛提供了良好的放牧条件。

郏县耕地面积60万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43万亩,玉米、红薯等作物种植面积35万亩以上。2008年粮食总产32万吨,其中:夏粮万吨,秋粮万吨。郏县荒山荒坡面积万亩,牧草种植万亩,年产饲草万吨;秸秆青贮氨化41万吨(氨化

2

河南省郏县2010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

资金畜牧类项目实施方案

-

8万吨、青贮33万吨)。

郏县是“郏县红牛”的中心产区,“郏县红牛”具有被毛红润、耐粗饲、易喂养、体魄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肌肉饱满、遗传性能稳定、生长发育快、性早熟、繁衍力强、肉质细嫩、香味浓郁、皮革柔韧等特点,是发展肉牛产业和培育优良肉牛品种不可多得宝贵资源,深受国内外畜牧专家的好评。“郏县红牛”1958年到北京参加中国第一届农业展览会;1983年列入河南地方畜禽品种志;1985年10月在西安召开的中国黄牛育种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被列入全国八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名命名的地方优良品种;2006年6月被农业部肯定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第1058号公告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肯定为国家级郏县红牛保种场(C4102008)。郏县成立有“郏县红牛研究所”。郏县红牛产业被农业部肯定为全国肉牛产业体系的重点区域。目前国家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正在郏县开展工作成立郏县红牛基因库。

郏县红牛肉肉质细嫩,色泽红润美观,柔软多汁,大理石花纹明显,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上乘的安心食物、绿色保健食物,被誉为“牛肉之王”,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专门购买“郏县红牛”肉,供中国运动员食用。郏县红牛及牛肉、牛肉制品在国内十分畅销,还远销日本、韩国、朝鲜、伊朗、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域。

全县红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生猪存栏万头,出栏万头;羊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家禽存栏413万只,出栏867万只,畜牧业产值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肉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肉牛产业占畜牧业产值的32%。全县5头以上规模养牛户2367户,存栏牛万头,出栏万头。有改良站

3

-

(点)58个,改良技术人员108人,人工授精万头,良种覆盖率85 %,优质肉牛25%。有河南古尔巴尼畜产品有限公司、帅华食物厂现代加工企业和城关、姚庄等传统牛肉加工企业共64家,年屠宰加工肉牛万头。肉牛业从业人数6124人,人均年纯收入万元。

目前肉牛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加工企业规模小、工艺掉队、加工附加值低。二是改良站点基础设施差,设备掉队。三是技术推行力度不大,服务覆盖的范围小。

推动肉牛产业化应该采取以下办法:一是增强对肉屠宰加工企业的扶持,催促屠宰加工企业扩大规模,改良加工工艺,选择有能力的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创建牛屠宰加工产业龙头,实现肉牛的加工增值。二是增强对农人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人的科技素质,实现传统饲养方式向现代饲养方式的转变。三是完善改良站点的基础设施,增加投入,加速品种改良步伐。四是把发展前景好、有实力的养牛企业培育养牛业龙头企业,对外与市场对接,对全县养牛场户起到示范带动千家万户的作用。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一)项目整体计划。项目建设的核心区域是:白庙乡、广天乡、王集乡、渣园乡、薛店镇、茨芭镇。要建设的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位于广天乡桃园铺村,法人:张少学;郏县

4

-

渣园望月河牛场位于渣园乡望月河村,法人:林中央;郏县薛店镇薛南牛场位于郏县薛店镇薛南村,法人:马英俊;王集乡柴堂村牛场位于郏县王集乡柴堂村,法人:任得成;郏县白庙鱼池牛场位于郏县白庙乡鱼池村,法人:赵永华;郏县茨芭牛场位于茨芭镇北竹园村,法人:赵聚山;郏县白庙牛场位于郏县白庙乡五里庙村,法人:洪国卿;白庙乡杨村牛场位于郏县白庙乡杨村,法人:李书军;渣园朱庄牛场位于渣园乡朱庄村,法人:陈剑斌。

主要建设的改良站点:郏县畜牧局改良站、郏县白庙改良点;郏县渣园改良站;王集改良站;郏县薛店改良站;郏县茨芭改良站。项目实施区主要集中在县城周围,项目区乡镇300头以上牛场较多,广天乡现有牛场2家,白庙乡现有牛场4家,王集乡现有牛场4家,渣园乡现有牛场3家、薛店镇现有牛场4家,茨芭镇现有牛场5家。白庙乡、广天乡、王集乡、渣园乡乡具有距县城近的优势,县城是全县的牛肉加工集散地,在县城周围建设牛场具有距加工企业和消费市场近的优势;薛店镇、茨芭镇是我县的西部乡镇,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占多数,农人素有养殖郏县红牛的传统习惯,是郏县红牛的集中散布区,在这里建设牛场具有距原料产地近的优势,这些牛场可以为县城周围牛场提供育肥牛源。

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要成为郏县红牛母牛扩繁场,县畜5

-

牧局要充分利用该场进行郏县红牛培育高产优质肉牛及新技术推行,因此,对该场进行重点建设。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郏县红牛繁育场100万元,对其他8个养牛场(养牛小区)各扶持50万元。

2009年末项目区红牛存栏万头,占全县红牛存栏的%;出栏万头,占全县红牛存栏的54%;生猪存栏万头,占全县生猪存栏的%;出栏万头,占全县生猪出栏的%;羊存栏万只,占全县羊存栏的%;出栏万只,占全县羊存栏的%;畜牧业产值 亿元,占全县畜牧业产值的%。6个乡镇、办事处有改良站点23个,有各类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36人,其中:中级人员18人,低级技术人员118人。

项目实施时间和进度安排:

2010年7月完成项目的申报准备工作。 2010年8月完成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2010年9-11月完成建筑主体、青贮设施、牛舍草棚建设和青贮任务。

2010年11-12月完成排污管网、沉淀池、堆粪场和道路任务,成立健全牛场管护规章制度。

2011年1月完成项目报账任务。

2011年2月项目自查、总结,迎接省市项目验收。 (二)具体建设内容 6

-

一、牛场建设

(1) 供水设备(包括无塔供水设备9台和水管300米)计 9套;

(2) 供电设备计 9台套;

(3) 场区道路(宽4米,厚度15厘米)1000米(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200米,其它各场100米);

(4) 牛舍(砖混和彩钢瓦结构)20000平方米(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4000平方米,其它各场2000平方米);

(5) 维修改造牛舍18000平方米(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3600平方米,其他各场1800平方米);

(6) 消毒室(砖混结构)8个;160平方米;

(7) 兽医室(砖混结构)8个,160平方米;

(8) 排污管网(宽20厘米、深30厘米)4000米(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800米,其它各场400米);

(9) 排粪污场(高100厘米24墙地面水泥硬化)2000平方米(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400平方米,其它各场200平方米);

(10) 建沼气池400立方米(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400立方米);

(11) 购青贮设备18台套,其中洛阳四达9A-Z青贮铡草机18台(每场2台),洛阳塑电公司生产的饲料混合机18台(每场2台);

(12) 青贮池 10000立方米(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2000立方米,其它各场1000立方米);

(13) 技术服务设备(含自动喷雾消毒机和推车式高压冲洗消毒机)10套(其中:郏县红牛

7

-

良种繁育场2套,其他每场1套);

(14) 建饲料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400平方米,其它各场200平方米;

(15) 办公场所900平方米(每场100平方米);

(16) 围墙及大门(高2米的24墙)20000平方米(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4000平方米,其它各场2000平方米);

(17) 良种繁育与推行20000头(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7200头,其它各场1600头)。

二、区域性改良站点建设 (1)、衡宇改造200平方米; (2)、液氮运输与人工授精设备6台(套)(其中:液氮运输车1辆);

(3)、信息处置设备(电脑、打印机)5套; (4)、培训设备1套; 3、良种和技术推行 (1)、购买30000支优质肉牛细管; (2)、印刷培训资料4000册; (3)、技术培训2000人/次。

三、资金投入概算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2982万元,中央财政投资500万元、县财政投资60万元、整合伙金1636万元,养殖场自筹786万元。

(一)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2635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补助500万元,整合伙金1349万元,养殖场自筹786万元。

1、供水设备计 9套,计168万元(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32万元,其他各场17万元),其中:养殖场自筹18万元,整合伙金150万元。

2、供电设备计 9台套,计207万元(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39万元,其他各场21万元)其中:养殖场自筹27万元,

8

-

整合伙金180万元。

3、场区道路 1000米(宽4米,厚度15厘米),每米 200元,计20万元,其中:养殖场自筹20万元。

4、牛舍(砖混和彩钢瓦结构)20000平方米,每平方米400元,计 8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24万元,养殖场自筹376万元。

5、维修改造牛舍18000平方米, 计 720万元(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144万元, 其他各场72万元) 其中:整合伙金720万元。

6、 消毒室(砖混结构)8个,160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计 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万元,养殖场自筹4万元。

7、兽医室(砖混结构)8个,160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计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万元,养殖场自筹4万元。

8、排污管网4000米,每米40元,计1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万元,养殖场自筹8万元。

9、排污场2000平方米,每平方米40元,计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万元,养殖场自筹4万元。

10、建沼气池40万元(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育场40万元)其中:整合伙金40万元。

11、购青贮设备(洛阳四达9A-Z青贮铡草机和洛阳塑电公司生产的饲料混合机)18套,每套万元,计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8万元,整合伙金9万元。

12、青贮池10000立方米,每立方米70元,计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1万元,养殖场自筹49万元。

13、技术服务设备(含自动喷雾消毒机和推车式高压冲洗消毒机)10套,每套万元,计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万元。

14、建饲料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每平方米400元,计80万元;其中:养殖场自筹80万元。

15、办公场所900平方米,每平方米500 元,计45万元;其中:养殖场自筹45万元。

16、围墙及大门(高2米的24墙)20000平方米,每平方米 80元,计160 万元,其中:养殖场自筹160万元。

17、良种繁育与推行250万元(其中:郏县红牛良种繁9

-

育场90万元,其它各场20万元)其中:整合伙金250万元。

(二)区域性改良站点建设112万元 一、衡宇改造200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计10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10万元。

二、液氮运输与人工授精设备6台(套)(其中:液氮运输车1辆),计95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20万元,整合伙金75万元。

3、信息处置设备(电脑、打印机)5套,每套10000元,计5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5万元。

4、培训设备1套,每套2万元,计2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2万元。

(三)良种和技术推行235万元

一、购买30000支优质肉牛细管,计41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15万元,整合伙金26万元。

二、印刷培训资料4000册,每册10元,计4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4万元。

3、技术培训2000人/次,每人/次20元,计4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4万元。

4、推行补助186万元(利用整合伙金)。 四、支农资金整合方案

咱们要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该项目共整合伙金1636万元。其中:规模养牛场建设补助资金36万元;农业结构调整资金313万元;农业部门沼气工程40万元;农田水利打井配套资金150万元;畜牧部门良种推行资金26万元,畜牧技术推行资金250万元,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资金75万元,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420万元,防疫资金107万元,农机购买补助资金9万元;土地治理资金30万元;电力资金180万元。

五、资金项目管理

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县级报帐制、政府采购制、资金公示制,严防“暗箱操作”,堵塞漏洞。招投标管理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中标后项目单位要与施工工程队签定施工协议书,明确两边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工程质量和

10

-

施工时间。报账时要严格按要求落实好检查验收制度、完善各项手续,实行验收人员签字、畜牧财政部门加盖公章、项目主管领导签字后支付资金,严禁资金滞留和乱支付项目资金。

各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与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签定《项目实施协议书》和《项目实施许诺书》。《项目实施协议书》和《项目实施许诺书》约定:一、严格依照上级批复的实施方案、建设要求和畜牧局提供的设计计划图纸进行牛场建设,不得随意变更。二、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县级报帐制。

在工程管理上实行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档案管理制、工程承包制、工程管护制、绩效考评制和检查验收制,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完工后,牛场资产所有权归牛场投资人所有,畜牧财政部门要增强项目监管,严格按项目实施许诺书监督牛场达到要求的养牛数量,增强牛场管理,确保牛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组织管理和保证办法 (一)成立组织、增强领导

县政府成立以县长张国晓任组长,以正县级干部邢延松、副县长李奎同志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广电局、县农机局、县开发扶贫办、县供电公司、县拆迁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局。办公室下设计划设计组、技术服务组、资金管理组、工程质量监督组、检查验收组。并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严明奖惩,增强各级和部门服务项目建设的责任心,调动各方面的踊跃性,弄好项目建设。 (二)强化项目宣传、实行项目信息报告制度

在项目申报中咱们普遍宣传上级对养牛业的优惠政策,动员全县养牛场、户踊跃申报。在项目实施进程中,采取印发简报、召开现场会、电视专题等形式宣传报导项目进度、养牛典型经验,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要依照上级要求及时报送工作信息、进度和工作总结。大力宣传财政支

11

-

持现代农业的政策和成效,争取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支持,尽力营造有利于向纵深推动财政支农工作的舆论气氛。

(三)创新工作机制、增强部门协作,弄好技术服务,实行“五统一”管理

在项目实施中咱们要斗胆创新、勇于实践,鼓励股分制合作兴办养殖场,扩大牛场建设规模,采用协会运作,为养牛产业弄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广大业主的经济效益。

在项目管理中,咱们要坚持“五统一”:一是统一设计图纸。二是统一建设标准。三是统一采购机械设备。四是统一实行县级报账制。五是统一协调服务。项目领导组要及时协调土地、交通、电力、农业、农机、环保等部门为养殖场弄好服务。

(四)成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档案

从项目申报到项目实施的全进程,要成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档案。对项目的申报、项目招投标、项目建设进度、设备招标、项目公示、项目资金拨付等各个进程和环节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要及时整理项目管理档案,分门别类进行保留,为项目总结和分析提供依据。

七、项目预期效益

该项目扶持建设年出栏300头以上标准化牛场 9 个。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牛存栏万头;新增肉牛出栏万头。新增牛肉产量2210 吨;新增产值 3750万元;新增和规范规模养殖场(区)9个;新增规模养殖存栏6000头;新增规模养殖出栏10000头;规模养殖场比重达到38%以上;优质肉牛比例达到30%;良种覆盖率达到%。养牛技术培训2000人次;辐射带动10560户。养牛农人家庭户均增加收入1200元。将极大地推动我县肉牛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有力地带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发展节粮型的养牛业,有利于秸杆利用和种草养畜,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增加农人的经济收入,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增进我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2

-

二0一0年七月十九日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