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减”指导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双减”指导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爱问旅游网
“双减”指导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作业

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双减”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各个中小学的管理工作都做出了进一步规定和督察,目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保护了小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对学习的兴趣,这也对授课老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养做了更高要求。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对学生基本逻辑思维培养的必要环节,数学作业的科学设计能够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在科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使用给教育和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帮助教师高效完成作业设计,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媒体 1 引言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如何更好地响应政策号召,找寻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让学生快速高效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成为了我国教育工作者频繁探讨的话题。与传统教育教学不同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发展,多媒体等互联网科技技术的产物在不断地应用于课堂中,成为了新时代教师开展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多媒体的使用不仅在课堂上为教师提供了极大便利,在课后的作业设计中仍然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高效便捷地服务。在新课改下的教育环境中,多媒体等科技技术和教学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作业环节助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2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要求

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知识的掌握,作业应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而设置,不能只是为了消磨学生课余时间或者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量而设定。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全面充分考虑目前学生

的学习情况,根据课程进度、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来科学适当布置,不可以一味追求大量练习。过度布置作业采取“题海战术”存在太多的危害性[1]。大量习题需要耗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来说,有些题目对于掌握情况好的孩子就是单纯的重复性工作,没有对学习实质意义的帮助。对于暂时学习情况较差的孩子来说,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不能独立理解和完成,可能需要家长的帮助,或者还要被家长送去课外辅导班才能完成作业。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树立信心,与双减政策的要求背道而驰。对于教师来说,布置大量作业意味着接下来要处理大量课后工作,同样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甚至会影响到教师备课和上课等正常教学环节。几年前出现的“家长批改作业”现象就是课后作业布置科学性不足的结果,不仅增加了小学生学习压力,还对学生家庭形成精力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负面影响深刻强烈。因此,双减政策能够有效缓解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压力,更有助于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主动研究设计课后作业,控制作业难度和数量,用高质少量的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知识点,减轻教师自身和家长的负担,形成良好的学习循环。同时各中小学和教育部门也要加强对教师的督察和培训,带领教师学会怎样设计作业,改变教育理念,让教师深刻理解减负并不是简单的降低小学生作业量,而关键是怎样在“减负”的同时提升质效[2]。

3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作用 3.1 优化内容,助力教学创新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其服务的群体,小学生接触数学学习时间较短,对逻辑思维把握能力较弱,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演示或者建模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本内容。在作业设计环节,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便于模仿答题方法,引导他们总结自己的答题技巧。多媒体的使用能够让作业形式多元化,作业也不在仅仅限于用笔答题这一种形式,比如画一幅画,拍摄一段视频,观看一场电影等都可以作为作业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不断创新作业设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作业模板。在完成校本作业的设计时,教师要严格落实双

减政策中的相关要求,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值得运用的工具来助力教学创新,完善作业产品设计。只有作业的质量提高上去,双减政策才能顺利有效的实际开展,从而减轻小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2 提高兴趣,创设课堂情境

多媒体的使用让新时代的教学课堂越来越丰富多彩,教师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展示,能够有效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点。作业设计的环节应该是包括课堂观察,作业设计以及作业处理三方面的,因此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学生能够得到直观印象,也能更好的开阔眼界,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实际的数学问题并运用现有的知识储备去解决。教师通过多媒体能够展示多种内容,要注意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点,主动增加学生知识储备,记录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掌握情况,从而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去设计作业,让作业更有针对性,趣味性。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在实践中锻炼数学本领,培养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在课后教师对作业处理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阶段性问题,及时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出调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3 积极探索,提高实践能力

双减背景下要求学校教师传授学生的是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应试技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拥有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形式而反复练习。运用多媒体实践教学,能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和分析问题,教师可以选取优秀数学案例对同学们进行剖析,多角度多维度地扩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小学生阶段学生想象力丰富,容易对很多现象感兴趣,教师这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演示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加入对实际问题解决方面的题目,学生通过回忆和思考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对学生教授“时间”概念时,作业设计环节就可以让学生去体会时间的流逝,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时间等,让学生成为作业设计和完成的主体,自由发挥创造,加深学习印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

生活现象并且记录,比如在学习图形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寻找图片中的几何拼接方式。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加入思维导图部分,可以让学生利用系统性思维将零散内容绘制到一起[3],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 结语

双减政策下,如何能够科学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精简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当下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密切关注的问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对于丰富课堂内容,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主动掌握科技技术产品的使用,让作业不再是困扰学生的难题,坚持以学生为本,贯彻落实教育部门的政策和要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翁新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中外交流 ,2021,28(1):304.

[2]林心宁.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J].读与写 ,2021,18(19):191.

[3]张馨元.“双减”指导下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J].数据,2021(12):145-1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