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

来源:爱问旅游网
课 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与拓展 【教材全解】 【内容梳理】 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快乐、自由的生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的不满。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两个片断,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记叙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围绕百草园,写了百草园的景色和童年生活的情趣;写了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了拍雪人和捕鸟这两件有趣而令人难忘的事。这一部分处处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二部分(第10自然段~结尾)记叙三味书屋的枯燥的读书生活。这部分内容先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我”对先生的印象。再写了“我”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的读书生活。这一部分处处和百草园的欢乐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文章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写回忆百草园的缘由,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色及乐趣。 三层(3—6段):插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陈设和对先生的印象。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做游戏、画画儿。 【技法探究】 本文的第一部分中的景物描写值得借鉴学习。作者对景物进行描写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角度,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具体来说,作者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运用对比方法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个“亮点”。百草园的清新、亮丽、神奇与三味书屋的昏暗、枯燥、森严、无味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在对比中,既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流露出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此外,作者在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上也值得我们玩味。如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同时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与喜悦之情。作者在描写百草园春、夏、秋的景物时,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法,准确、生动地突出了景物的特征。 【难点提示】 如何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中看似矛盾的两个加点词语?“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起,好像是矛盾的,实际却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怀恋的深情:只有一些野草的地方竟然让我觉得是个“乐园”,那里一定有值得一看的事物!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段景物描写运用的修辞方法和角度是怎样的? 句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一组词语就写出了十五种景物。写静物,作者分别抓住了形态和色彩。写动物,则分别抓住形态、声音和动态;另外抓住动作写出四件趣事。从色彩、形态、动作和声音等多角度突出了景物的特征,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亦动亦静的百草园景物图。 【要点点击】 描写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许多文学作品中都会用到(包括记叙文等)。课文后面对“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已经有了简单的介绍,下面略作补充。 描写有不同的分类:若按照描写的方法来分,则有白描和细描之分;若按照描写的角度来分,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若按照描写的对象来分,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之分。 本文的景物描写部分历来是令人称道之处一一对百草园生动而形象的描写让人置身其中仿佛重回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自然的种种可爱让百草园“不由自主”地成为“我的乐园”,这里的景物描写为我对百草园的生活充满留恋作了极好的铺垫。 【作者】 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落空了。至于原因,我们可以在另一篇散文《藤野先生》中找到答案)。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1 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改变国民精神(但他的这个“理想”却在留日生涯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 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怍。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小说和杂文,多年来被编人课本的有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药》、《祝福》、《阿Q正传》;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年》、《纪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等。1 936年10月1 9日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被编入《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里。 【课内精练】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1.脑髓 ( ) 2.攒成( ) 3.倜傥 ( ) 4.淋漓 ( ) 二、课文第二段写到“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无限趣味”体现在哪些方面? 1、 2、 3、 4、 三、在对“百草园”的描写中,作者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一例,说说其作用。 句子: 作用: 答案: 一、1. nǎo suǐ 2. cuán chéng 3. tìtǎng 4. lín lí 二、1.找蜈蚣2.按斑蝥3.拔何首乌根4.摘覆盆子 三、例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句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 手法。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一组词语就写出了十五种景物。写静物,作者分别抓住了形态和色彩。写动物,则分别抓住形态、声音和动态;另外抓住动作写出四件趣事。从色彩,形态、动作和声音等多角度突出了景物的特征,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亦动亦静的百草园景物图。 【课内阅读拓展】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 2

乐行教育

学海无涯乐行舟

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土。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 ) 菜畦( )攒( )云霄( )缠络( ) ......2.请引用第一段的关键词来总结百草园。 3.从第二段的文字中找出“我”猜想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书的一个原因。 4.指出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5.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写出三件即可。 6.本段文字用词精妙,请你找出词语用得好的一处,并说说它的妙处。 7.作者描写“百草园”,着重是为了突出 8.从全文的作用看,此处的生动描摹是为了 答案: 1.略 2.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3.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4.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的叫声动听。(写出了孩子们的独特的感受,只有孩子们的眼里才有这么美妙的世界。) 5.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按斑蝥、翻断砖等等 6.示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肥胖”用得妙,微妙微小的写出了黄蜂的形态。

- 3 -

7.“百草园”带给孩子以无限的乐趣,孩子可以自由地玩耍、自由地学一些与生活极其相关的有趣的东西。 8.反衬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枯燥、压抑。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巳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子里长吟,肥胖的黄蜂_____(伏、躺、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___(飞、跳、窜)到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___(联系、缠络、纠缠)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的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文空格处选择适当的动词。(3分) 2、用“‖”线把第二段文字分成两层。(在原文上标)(2分) 3、请引用第一段的关键词来总结百草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文字细致、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_____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_____;描写蝉、油蛉、蟋蟀,突出他们的______;描写黄蜂则突出它们的______。 (此题横线上只填序号)(4分) (供选择内容:A.声音 B.动态 C.颜色 D.形状) 5、第2段文字写景是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的;从详略的角度考虑,这部分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答案: 1.伏,窜,缠络 2.到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 3.那时是我的“乐园” 4.C,D,A,B 5.整体,局部,泥墙根一带

4

乐行教育

学海无涯乐行舟

【文言文阅读】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副词,连接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人莫知之 ( ) (2)去而顾之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句子。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3、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一动作神态,有什么隐含义? 。 4.这则故事指出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 。 答案: 1.(1)代“骏马”(2)看,回头看 2.拨了浴室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来看了看它 3.伯乐看了又看,离开始还依依不舍,表示这匹骏马。 4.本看不懂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

- 5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