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提纲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提纲

来源:爱问旅游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提纲

基础阅读:

1. 本篇文章的文体是 。

2. 从课文标题“从……到……”的句式中,你可以读到哪些信息?

3. 第一段中的“似乎”与“确凿”字面上看是矛盾的,你认为矛盾吗?为什么? 4. 第一小节哪句话统领下文(描写百草园的部分)? 5. 第二小节的中心句?

6. 第二小节是按什么顺序展开描写的?

7.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有什么作用? 8. 摘抄第二小节从视觉角度写景的句子;从听觉角度写景的句子;从味觉角度写景的句子。 9. 第二小节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

10. 本文中,美女蛇的故事属于记叙当中的 ,叙述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11. 百草园给“我”带来的快乐有哪些?你是从哪些事情看出来的? 12. 课文第九小节所用的描写方法是 ,修辞方法是 。 13. 第九小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 先生的形象?“我”对先生的态度?

15. 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中,哪些是“我”感兴趣的事? 16. 本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语言赏析: 1.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2.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3.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4.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

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分析句中动词)

参考答案: 基础阅读: 1. 答:散文。 2. 答:(1)题目将文章分为两大段,一段描写百草园,一段描写三味书屋。(2)本文是按

空间和时间的转换为顺序展开记叙。(3)这两个地方对作者来说印象最深,最有意义。 3. 答:不矛盾。“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因为对“最末次的相见”

来说,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模糊,然而回忆儿童时的生活,却又历历在目,“确凿”表示完全肯定的。

4. 答: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5. 答: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6. 答:(1)由静到动。(2)视觉到听觉到味觉。(3)整体到局部。

7. 答:是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用这样的句式可先作概括的介绍,然后突出泥墙根一带的景

物。 8. 答:(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2)油蛉在

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的远。 9. 答:排比 拟人 比喻。

10. 答:插叙 为百草园增添一份惊险神秘,丰富了百草园的乐趣。 11. 答:(1)从百草园的景物看出百草园的生机勃勃。(2)从美女蛇的故事看出百草园带给

“我”的惊险神秘。(3)从“我”冬日捕鸟的活动中看出做游戏时的快乐。 12. 答:心理描写 排比、拟人、反复

13. 答:第九小节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段)。它写出了“我”对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

因的猜测和不情愿,表现了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和惜别之情。 14. 答:(1)不失宽容(2)方正、质朴、博学(3)古板(4)教学严谨。“我”对先生十分

恭敬。 15. 答:(1)“我”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里玩耍。(2)趁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描绣像。(3)

同学用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16. 答: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语言赏析:

1.“肥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蜂体型大的特点,这样描写的好处是显得十分可爱,体现了作者的童趣。“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蜂懒洋洋的形态,也很可爱,体现作者的童趣。 2.“轻捷”,轻盈敏捷。“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短,速度快,云雀突然的动作,体现它的轻巧敏捷。 3.“低唱”“弹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发出的声音在“我”耳里十分动听,体现出百草园的生趣。

4.这些动词准确、生动、细致、连贯地写出了捕鸟过程的有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