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万勇
来源:《开心素质教育》2013年第07期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机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较大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自主学习 一、创造机会,自主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机会,首先可以从数与计算这一类学习难度较低、前后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开始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如:学完7的乘数口诀后学习8的乘数口诀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时,如:长方形、统计图等,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习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经过前两阶段的训练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掌握一些自学方法,这时便可以让学生自学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但仍然需要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合作。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较大的思维空间。如:计算4+4+4+4+3这道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计算的方法,结果有的学生一步一步地算,有的学生运用学过的乘法来算,列出了算式4×4+3,还有的学生列出了4×5-1来计算,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指导方法,自主发展
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表达、质疑、对比、分析、归纳等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学效率奠定基础。如:教学测量物体时,孩子们带好了米尺,我先让他们自己量一量课桌、讲台、门窗等物体的长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然后才示范给他们怎么测量讲台的长度。教师要把握好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自己主导作用的体现,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三、独立思考,自主交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平常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因势利导,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独立思考、充分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技能,并结合学具操作,自己去思考探索56-22、56-18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再算一算,从而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于引导学生掌握竖式计算法则。面对这一类的数学课程,我们应该注意教育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创造适应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学的关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学会。这种“努力”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知识的过程。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性,他们都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并在小组内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角,画一画角等,充分放手,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来。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真正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从而改善了认知策略和水平,进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五、提供时间,自主体验
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需要占用课堂的较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刚开始尝试自主学习时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适应和探索。有时一节课的内容分为两节课来上,这样虽然影响教学进度,但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长远考虑,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有完整的自学过程,在自学过程中丰富经验,积累方法,获得启发。 六、训练思维,自主创新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确地写入“前言”部分,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始终。“创新意识”是指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它是一种意愿。数学学习不仅要成为学生对要领、法则、定理、公式的弄懂、熟练的应用,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去经历学习的过程,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如:在二年级的简单应用题教学中,把例题放开让学生去思考、试做,然后讨论、评价,同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来表现数量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基本能用线段的长短比例表示数量,还能用多种算法来解答,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亚平.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数学教学的影响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 [2]闫振岭.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J].新课程教学案例,2008. [3]钱战彬.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J].活力,20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万勇,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邮编:330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