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实小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经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3年审查通过的2013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由原来的必修上册、下册及选修一册到现在的三、四、五、六年级分别有了指定的教材,内容上融入新元素,同时对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补充及调整。《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新教材是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精神编写使用的拓展模块新教材,本套新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拓展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物联网技术”,分为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分析、智能应用等内容。
1.信息感知
(1) 了解物联网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状况。 (2) 知道感知物体信息的常见技术。 (3) 了解对物体信息的标识技术。
(4) 了解常见的传感器,并能与其模拟的人类功能相比较。 2.信息传输
(1) 知道感知的信息类型(如红外线、声音、光等)。 (2) 知道物联网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3) 了解电子标签的功能和作用。 (4) 知道信息传输过程中常见的组网技术。 3.智能应用
(1)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2) 能够利用现有的物联网系统进行体验性实践。 (3) 能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相应的探究实验。
(4) 通过学习与实践,能够体验和评价身边物联网的应用特点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1
教材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本模块借助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物联网简易系统,让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初步认识感知系统和传输系统等物联网核心技术。教材中的“导学牌”、“知识屋”、“实践园”、“讨论坊”、“探究屋”、“提示牌”、和“成果篮”等栏目,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
2013版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Scratch及物联网技术的知识,其中物联网技术作为六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综合地运用已学知识(红外线传感器、卫星定位导航„„)明白日常生活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学生通过讨论坊、探究屋、实践园等版块的练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等技能,此过程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掌握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此外,教材除了与实践指导同步发行外,摒弃单一纸质教材,实行了书盘合一,将多媒体光盘用作学生教材,是教育改革的一大尝试,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同时还推出了教材支持网站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和信息技术教师交流平台(http://www.jsitl.com/bbs/)、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交流论坛(http://xxjs.jssjys.com/),这也是对纸质和光盘教材的绝好补充。
二、教学方法及措施
1、课前准备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准备充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很广泛,可是要让学生能直观的认识并应用这门技术却显得有些难。教材中的“探究屋”、“实践园”给出了实验数据记录的任务,教师要尽可能的提供实验器材,尽量让学生能直观形象的应用器材完成操作任务,感受物联网的用途。只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知识,学会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应用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强调探究式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造,继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智能应用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视频资料并积极挖掘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学习有关物联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不仅认识到物联网的强大,同时积极思考,还具备哪些功能?我们还可以利用它们做些什么?从而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3、加强教学研究,提倡集体备课。
对于新教材,教师要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涉及的相关软件,用好配套的《小学信息技术》(6年级)光盘。提倡区域内学校之间的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始终。
苏教版蒋华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进度
周次 1 日期 9.2-9.6 教学内容 新学期准备 物联网就在身边 备 注 2 9.9-9.13 ——初识物联网 智能楼道灯 1、重点:了解物联网的概念。 2、难点:了解物联网应用的相关知识。 1、重点:认识红外线传感器。 2、难点:认识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 1重点:认知温度传感器极其应用,了解湿度传感器。 2难点:积极思考生活中的物联网,感受信息技术的作用 3 9.16-9.22 ——红外线传感器 电子温度计 4 9.23-9.29 ——温度传感器 5 9.30-10.6 国庆放假 感知变幻 6 10.8-10.12 ——运动传感器 1重点:认知运动传感器 2难点:积极思考生活中的物联网,感受信息技术的作用 3
智能电子秤 7 10.14-10.18 ——称重传感器 物联网中的“身份8 10.21-10.25 证”—电子标签 家园安全卫士 9 10.28-11.1 ——红外线报警 智能导航 10 11.4.-11.8. ——卫星定位导航 智能家居 11 11.11-11.15 ——远程控制家电 智能交通 12 11.18-11.22 ——ZigBee技术 仰望星空 13 11.25-11.29 ——在线天文台1 仰望星空 14 12.2-12.6 ——在线天文台2 气象分析 15 12.9-12.13 ——数字气象站1 气象分析 16 12.16-12.20 ——数字气象站2 感知生长 17 12.23-12.27 ——数字农植园 1重点:认知称重传感器及其应用 2难点:熟悉车辆超载重点监测系统原理 1重点:认知电子标签及其应用 2难点:统一的编码体系作用 1重点:了解安全卫士工作原理 2难点:熟悉安全卫士工作安全系统 1重点:智能导航的技术及其应用 2难点: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 1重点:智能家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智能家居特殊功能、远程控制家电的知识 1重点:了解zigbee技术及其应用 2难点:zigbee各个模块的作用 1重点:了解天文望远镜 2难点: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 1重点:了解数字气象站的基本组成 2难点:学习采集、传输和分析气象数据 1重点:了解校园数字农植园系统 2难点:知道如何开展感知生长研究项目 18 12.30-1.3 复习 19 1.6-1.10 考核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