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
SGSGKQQSQKWWSWK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G 一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应取1.0; Q 一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 W 一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1.4; S GK 一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SQ K 一楼面活荷载效应标准值; SW K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恒荷载起控制,无风)
(风荷载起控制,有风)
S1.2SGK1.01.4SWK0.71.4SQKS1.35SGK0.71.4SQK (活荷载起控制,有风)
S1.2SGK1.01.4SQK0.61.4SWK2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
SSGEEhSEhkEVSEVKWWSWK
S——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G E 一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SGSEhk一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和作用分项系数
潍坊学院土木建筑系讲稿专用纸
结构设计要求 1、承载能力的验算 2.水平侧移限制 3.舒适度的验算 4.稳定和抗倾覆验算 5.抗震结构的延性要求和抗震等级 二、结构设计要求 1、承载能力的验算 无地震作用组合 0SR有地震作用组合 SR/RE2、 水平侧移限制 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 /h/h (3)舒适度的验算: 高度超过150m 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值满足: maxmax(4) 抗震等级 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区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 采用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抗震等级的高低,体现了对结构抗震性能要求的严格程度。 抗震等级分:特一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决定抗震构造措施等级时应考虑的烈度 甲、乙类 丙类 建筑类别 设防烈度 6 7 8 9 6 7 8 9 决定抗震构造措施场地Ⅰ 6 7 8 9 6 6 7 8 等级时应考虑的烈土 度 Ⅱ—Ⅳ 7 8 9 ★ 6 7 8 9 ★乙建筑,按特一级 考虑抗震措施 ★甲类建筑, 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潍坊学院土木建筑系讲稿专用纸
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潍坊学院土木建筑系讲稿专用纸
6、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必须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1) 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 2)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
4)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5)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
(2)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高度属于应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范围并且属于竖向不规则类型的高层建筑结构: 2)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3)板柱-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砖房; 4)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钢结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