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初中美术课中中国画的教学

浅谈初中美术课中中国画的教学

来源:爱问旅游网
浅谈初中美术课中中国画的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22T11:39:54.623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2月(上)供稿 作者: 陈瑞敏[导读] 学生对中国画是否存在兴趣是教师对中国画教学是否有效的必要条件,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大动力。

陈瑞敏(郑州市第八中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别致的审美趣味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世人所瞩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深受中华大众喜爱。在现行的初中美术教育中,如何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简单的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与经验,谈一谈对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的一点认识: 一、创设宽松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中国画是否存在兴趣是教师对中国画教学是否有效的必要条件,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大动力。因此,对中国画教学,首先是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当学生刚进入课堂,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中国画十分地生疏,先激发他们的学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注重创设宽松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激趣的方法很多,用故事来导入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又比如:以“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落笔为素,因就作蝇,既进,权以生蝇,举手弹之。”来调动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中国画艺术的优秀传统起着很大的作用。只有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才能期待学习中国画,才乐意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进行尝试。 二、以临摹、欣赏为主要教学模式

现在的美术教学从幼儿园开始就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调让学生自主创作美术作品,但是在初中的中国画教学中笔者认为还是比较适合以临摹和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

国画是一门需要潜心钻研的艺术,可孩子们从小画的是蜡笔、水彩笔的儿童画,看的是卡通片,从书刊、影视、网络等大量视觉图像中受到的外来文化冲击较大,接触传统国画的机会太少,因而初中生关于中国画的修养几乎是零,片面的强调创作,强调让学生在墨与水的交融中发现笔墨的趣味,结果很可能就是满纸“墨团团”,说得好听点叫搞现代笔墨实验,这样的创作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样的效果也不是我们想要的。中国画的本质归根结底就是“笔墨”两个字, 无论山水、花鸟、人物各画种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思维、绘画模式和表现语汇。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的品、画才能体会到什么叫“锥画沙”、 什么叫“屋漏痕”?所以,与其让学生创作废纸,不如精心临摹一件作品,它能让学生在想要画像的情况下,不得不细心地体察作者的笔锋是中锋还是侧锋,墨色是淡墨还是浓墨。要传承中国画的民族文化精神,就得通过临摹与欣赏这个途径,掌握传统的绘画语言和技巧及造型规律,领悟文化精神特质。

在学生临摹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欣赏原作,总结画理画论,同时也可简单示范技法, 趁机向他们渗透国画的美学思想,效果明显比只看美术书上的作品然后搞创作来得有效。

三、加强与书法、文学、历史、音乐等学科的联系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它的教学必然涉及到中国书法、文学、历史等领域,也几乎牵动整个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初中中国画教学,就应该摄取适合中学生的文化营养,把它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画的教学内容中去,这样对提高学生对本民族诸多先进文化的了解程度、综合地吸取各学科中的艺术养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均有很大的作用。

中国画与书法、文学的关系广为密切,“书画同源”。写意中国画的用笔功夫要建立在书法用笔基础之上,古今许多国画大师也是书法大家,赵孟頫、唐寅、八大、徐渭等把深厚的书法功力和用笔法运用到写意画的笔墨中,又用中国画家特有的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进行书法创作;王维、苏轼既是文学大师又是国画大师,他们非常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画与文学的结合点,用不同的两支笔抒发着自己同样的内心,而且表露得那么淋漓尽致、那么叫人爱不释手、千百年来一直难以割舍。

中国画与音乐、历史、自然等学科关系也不可分割,中国画和音乐同样是抒情艺术,音乐的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风格与品位问题在中国画艺术上同样存在,并且相互借鉴和作用;《清明上河图》、《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即是经典名画又是历史典故;许多古代作品、画家、画论都产生于历史的某种背景与条件之下。因此,中国画就是中国的一部历史。

大自然是中国画创作的源泉,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人间万象无一不是中国画所表现的对象,没有大自然中国画便成无水之源、无木之林。

我们对中国画的教学,必须将中国画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不仅要学生从中国画的本体来理解中国画,而且应该通过中国画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中国画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中国画作品中理解人类价值的不同取向。

四、注重艺术熏陶,提高审美品味。

每学期上中国画课的时候,我都会提醒学生如果有时间的话要做一些特殊的作业,比如仔细品读十首古诗,看一次中国画或是书法展览,经常听听中国古典音乐,寒暑假要去登山临水,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临摹的原作的意境向他们推荐不同的诗作古曲、不同的展览及不同的山水。例如画工笔花鸟的学生不妨听听《梅花三弄》,画写意山水的学生要读一读李白和王维,性格静雅的去逛逛苏州的园林,生性豪迈的建议去看看泰山的日出……这些看似与绘画毫不相干的东西其实是真正的中国画精髓,是中国画的诗意所在,灵魂所在,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一定能够提升学生的内在气质,塑造他们优秀的精神品格,对他们品画、学画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当代中国画教学应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实施。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现代美术教育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修养、能熟练掌握中国画的技法和表现规律外,更应有宽广的胸怀,了解学生、与学生为友,通过多实践与经验积累,多反思与积

极探索,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来实施教学,使我们的中国画课堂教学愈加丰富与发展,这一切都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地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