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全球华语社区词汇差异

浅析全球华语社区词汇差异

来源:爱问旅游网
学教育 浅析全球华语社区词汇差异 回来波 内容摘要:世界各地都有大量华人社区,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将这些华人社区统称为华语社区。在这个华 语社区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局部社区之间的语言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出各局部社区的社 会历史文化直接影响着华语的同一性。为舒畅华语社区的交流,需要对不同华人社区的语言差异进行剖析。 关键词:言语社区社区词汇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言语社区 度的研究。国内的一些学者,在借 理论指出,语言的基本存现单位 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 是言语社区,活的语言都容纳在 曾就此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 社区之中。可以有没有标志性语 如祝畹谨在《社会语言学概论》 言的社区,不可以有无社区依托 (1992)中综合介绍了传统语言学 的语言。(徐大明,2004)因此,按照 学者和甘柏兹、拉波夫等人的观 “社区第一性,语言第二性”的原 点,得出结论:“我们不能设想存 则,我们可以将大陆、香港和台湾 在明显的、稳定的共同体界限。从 分为三个不同的华语社区,并应 这个意义上看,言语共同体可以 用言语社区理论研究言语社区内 说是研究者提出的构想。”徐大明 部变异,探讨三个不同华语社区 等(1997)在《当代社会语言学》中 之间语言的同一性和差异性问 也介绍了甘柏兹、拉波夫等有代 题。 表性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一.言语社区理论 “自然交际集合体”的概念;在他 言语社区理论是当代社会语 发表的《言语社区理论》(2004)一 言学重要理论之一,它在社会语 文中,重申言语社区理论的重要 言学中的重要地位得到学者们的 性,强调言语社区在整个社会语 重新认识,国内外学者都在思考 言学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普通语 言语社区理论的价值以及如何丰 言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确定 富、充实、完善这一理论。言语社 言语社区的一些原则和有效的测 区理论一旦全面、成熟地发展起 量指标:(1)社区第一性,言语第二 来,必将成为社会语言学的核心 性;(2)语言使用规范的一致性;(3) 理论,而且会在普通语言学理论 语言态度的一致性;(4)其他指标, 中取得重要的地位。(徐大明, 如交际密度指标,沟通度指标等。 2oo4) 郑海翠等(2004)、张红燕等 国外的布龙菲尔德、甘伯兹、 (2005)也对言语社区理论的定 海尔默、拉波夫、米尔罗伊等先后 义、几种主要的言语社区研究模 对言语社区进行过界定和不同程 型以及言语社区的发展历程作了 介绍和评论,试图探索言语社区 及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观国内、国外的研究,言语 社区理论走的是一条从外在理解 到内在理解、从抽象概括到具体 测量这样一条道路,其研究方兴 未艾。因而,对于这个目前还有待 完善的社会语言学重要理论,有 必要从各个角度加强研究;而且从 研究前景来看,选定适当的群体, 以言语社区理论为指导,在实践 中验证和进一步完善言语社区理 论,更是当务之急。 二.港台词汇社区化的表现特 点 港台两地上历史上都曾经历 过长时间的殖民统治,英国曾对 香港进行殖民统治长达150年余 年。台湾也在甲午战争之后沦为 日本殖民地达50年之久,所以在 香港和台湾两地的言语交际过程 中会夹杂着很多英语和日语词 汇。 (一)完全借用 在香港的口语交际中经常会 夹杂一些英语,特别是称谓语、招 呼语、道谢语和致歉语等日常用 语。台湾的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 学教育 和日语。由于日语也使用汉字,不 译为附属咭,大陆译为附属卡。 们防止自杀,解决疑难和排除危 机状态;大陆比喻保证生存和发 展的最根本因素。 2.形成同形义异的另一因素 管是台湾还是大陆,日语的借词 基本上是通过汉字借过来。虽然 我国在五四前后借用过一大批日 语借词,但这些借词大部分已经 成为现代汉语的日常词汇。台湾 (四)借词进一步作为汉语 的构词成分 如源于台湾的“秀”“屋”不仅 在台湾和香港是能产性的构词成 分,在大陆也正在扩散。英语的 是对词语的组成部分的语义有不 同的解释造成的。例如“脱产”,大 陆意思是脱离直接生产,为日常 用语;台湾是法律用语,指当事人 为逃避法律上的责任,而将自己 受日本的统治时间较长,所以至 今台湾仍有不少大陆少见的日语 借词,诸如“便当、次长、课长、看 down,台湾青年学生译为“当”,考 试不及格叫“被当”,低于50分因 没机会补考叫“死当”,5O一6o分之 护妇、统合、玄关、邮便、车掌、恩 给、妈妈生、女中”等词语,在台湾 几乎是日常用语,而大陆大多数 人却觉得陌生。 (二)完全音译 采用完全音译的办法时,选择 字词十分注意词语的意义。就是 说,人们力求翻译后的词语既有 外来的味道,又酷似汉语词汇大 家族中的一员。例如香港的卡位 (car)花I ̄/(fashin)、杯葛(obyeott)、多 士(toast)、固打(quota)等。台湾的卡 脱fcut)、卡司脱feast)、富而好施 (fullhouse)、卡哇伊(加f耋0、)、阿巴 桑(扫f 世尢)、阿吉桑(扫【二世允) 等等。 (三)半音译半意译 音译部分尽量和意译部分融 为一体,与汉语固有词语相近。台 湾半音译半意译的外来词“安普 济”,是一种十分昂贵的抗癌药, 它译自Ampligen,“安”是该药发明 人曹安邦中的一个字,“普济”取 普济众生的意思。这是个不求音 译上完全对应,而追求意译完美 的例子。香港的“打卜臣”是英语 boxing(拳击)的半音译半意译词。 人名和地名也采用这种办法,如 香港称柴门霍夫为“柴圣”。台湾 译人名时,喜欢给洋人取姓,例如 撒切尔台湾译为“柴契尔”,密特 朗译为“米特朗”。 香港与台湾通过音译的词语, 不论是完全音译还是半音译半意 译都会受到当地方言读音的影 响,如英语card在香港粤方言的音 间有机会补考叫“活当”。源于香 港的“巴士”进一步派生出“大巴、 中巴”和“小巴”等词。香港的“波” 是英语ban的音译词,以“波”构成 的词还有“波裤、波鞋、波迷”等 词。 (五)用方音译外来词 “声宝、仙、柯打、恤衫、忌廉” 等词就是粤方言音译词。台湾把 香港的“T恤”一词变为“丁恤”,是 利用英文字母“T”与汉字“丁”相 似点把外来词本土化。借词的本 土化便于当地人学习和识记,但 外地人容易产生误解。由于制度 文化、方言和外来文化这三个因 素的作用,台湾和香港这两个地 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特点,该特点制约了人们的语言 生活和语言运用。 三.两岸三地词汇差异模式及 原因 两岸三地词语差异的模式主 要有三个:同形义异;同义异形; 同形义变词。 (一)同形异义词 同形义异,指词形相同而意义 不同。形成同形异义词的三个因 素 1.形成同形异义词主要原因 之一是由于不同的言语社区所造 成的,如“组织人”,台湾指唯命是 从,缺乏主见的公私机构中的职 员,大陆指某一活动的策划者。 “生命线”,台湾指一种义务性的 社会服务工作单位,该单位利用 电话为大家服务,主要是帮助人 所拥有的财产隐匿起来或私自加 以处理,很明显,台湾的“脱产”是 “脱出财产”的意思。 3.有些缩略语会同一般词语 混淆在一起,产生同形义异词的 现象。例如台湾把公共汽车缩略 为“公车”,大陆也有“公车”一词, 它指的是公家的车。形式上一模 一样的缩略语,其意义之所以不 同,是因为来源不一样。“社教”, 大陆源于“社会主义教育”,台湾 和香港源于“社会教育”;“高考”, 大陆源于“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考 试”,台湾源于政府选择公务员的 “高等考试”。 (--)同义异形词 同义异形,指同一个事物或概 念而使用不同的词语。同义异形 词语大量存在,主要包括物名、人 名、地名、译名等。如大陆的“出租 车”,台湾叫“计程车”,香港叫“的 士”;大陆的“公共汽车路线”,香 港叫“巴士线”;大陆的“办公楼”, 香港叫“写字楼”;大陆的“繁体 字”,台湾叫“正体字”。英语的 makeshow,台湾叫“作秀”,香港叫 “作骚”,大陆译为“表演”或“演 出”。形成同义异形词主要有两个 因素: 1.词义相同,词序不同的词 语。如大陆的“游园会”,台湾叫 “园游会”,“介绍”台湾也可用“绍 介”;其他大陆同台湾和香港词序 可以互换的例子如:传播\播传,味 薄\薄味,扣除\除扣,责怪\怪责, 习惯 姨习,祥和\和祥,集结\结集, 学教育 记录\录记,旨趣\趣旨,污染\染污, 的趋势。“二百五、十三点、--]k” 我们认为大陆的语言工作者 阶梯\梯阶,增添\添增,失误\误失, 蛮横\横蛮,限制\制限,诅咒、咒诅。 词序方面的差异一般说来,对于 交际和理解不会产生太大的影 这三个数词组成的理语,都有疯、 要调查了解台港存在的语言差 异,大陆人士应该尽量多知道一 些台港不同于大陆的词语;同理, 这两个地区的语言工作者和广大 傻的含义,大陆使用时没有性别 的区分,台湾“二百五”用于男性, “十三点”和“三八”用于女性。 “扩张”、统治”在大陆是贬义词, 在台湾和香港为中性词。 响,但它会给现代化信息处理带 来不便。 2.词义相同,词形部分相同。 同胞也有必要不断了解大陆的语 言使用状况。只有相互了解,才能 相互沟通,最后取得共识。不通过 我们可以把华语看做是“以普 通话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 如无党派(大陆)无党籍(台港),警 认真的细致的调查,是很难弄清 察(大陆)警员(台港),职称(陆)职级 (港),公元(陆)西元(台),吸收(陆)吸 纳(台港),信息(陆)讯息(台港),押 金(陆、台)按金(港澳),服务员(陆) 服务生(台港),闭幕(陆)落幕(台 港1。 (三)同形义变词 同形义变词,指词语相同,但 其词义有扩大、缩小和褒贬色彩 的差别。同形义变词主要有三类: 1.指词形相同,词义有所变化 或褒贬色彩不同;2.指词义相同, 词语的词序先后有所变化;(3)词 义相同,词形部分相同。 第一类的例子如“功课”,大 陆指学生按照规定学习的课程, 台湾除了有这一层意思外,还可 指“工作”,例如:抛补作业已成为 从事外汇业务的银行每El的重要 功课。“张老师”,本来是对姓张的 老师的称呼,台湾还可用它来作 为面向青少年的社会辅导机构的 代称。“来电”是台湾的流行语,泛 指彼此有默契,能相互沟通并产 生共鸣,犹如电器通电一样。 “师傅”,本来是对有技艺人士的 尊称,大陆已发展成为同志的代 称。以上是词义扩大的例子。词义 缩小的例子如“先进”和“后进”, 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本来就 有两个义项,“先进”指前辈和进 步快、水平高的个人或集体,“后 进”指后辈和进步慢,水平低的个 人或集体。现在,台湾偏向于使用 第一个义项,大陆偏向于使用第 二个义项,呈现出各自缩小词义 语”。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观察语 言现象,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言 语社区中的语言变异是普遍存在 的。就大陆的普通话而言,语言变 异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现有的语 言规范。不过,大陆的语言规范标 准是相对稳定的,并且不断地在 对不同的语言变体作出判断与选 择。就目前台湾和香港的语言状 况看来,这两个言语社区都有自 己的一些不同于大陆的规范标 准。如果文字、语音、语法的情况 暂且不论的话,两岸三地词汇规 范的差异主要是如何对待旧词 语、方言词和外来词的问题。词汇 规范的标准能不能坚持以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是这两个地区面临的 重要问题。对于香港,问题已经显 得十分突出,今后在台湾,这一问 题也会便得突出。 港台同胞创造出来的富有个 性特征的社区文化是中华民族主 体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反映该 言语社区的语言变体也为汉语自 身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血液。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语言的同一性 和变异性是是对立统一的,华语 的同一性是起主导作用的,港台 两个言语社区的语言变异性是受 社会影响的。台湾和香港的词语 与大陆词语之间的差异,是不同 言语社区的语言变体与标准语的 关系。 二,要解决已存在的差异,就 要调查了解这种差异,这是解决 问题的先决条件。 差异的真正面目的。把区别明显 的台湾和香港的词语笼统地称为 港台词语,就是调查不深入的表 现。有了相互了解的坚实基础,在 文化交流和语言交际过程中,差 异自然就会缩小。只要大家能接 受,不管是大陆吸收台港词语还 是台港吸收大陆词语都是缩小差 异的可喜现象。当然,这只能是解 决差异的一种办法,单靠这种办 法是远远不够的。 台湾和香港与大陆的文化接 触和语言交流El益增多,缩小语 言差异是人们的共同愿望。随着 港澳的回归,内地与港澳的接触 将越来越频繁,语言上的障碍也 会越来越小,两岸三地语言工作 者正在积极地寻求妥善解决差异 的办法,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从 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走向相对的 统一,是差异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徐大明 吉语社区理论[J]《中国社 会语言学)2004. 2.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H]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6. 3.游汝杰、邹嘉彦 《社会语言学教 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 会语言学》[H]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杨晓黎 关于“言语社区”构成基本 要素的思考[J]《学术界)2006. 朱波,渤海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 语言学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 言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