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以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行为所形成的现象的学科。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政策制定和商业决策中。在经济学中,有许多有名的名言,这些名言概括了其理论和实践,成为了今后经济学的重要基石。以下是经济学中的十大名言。
1. “供给创造需求” (Say's Law)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首先提出了“供给创造需求”的说法。它的含义是,生产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自然而然地创造了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说白了,就是只要有人创造了一个东西,那么就会有人需要它。尽管这个观点在当今的经济学界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它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一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提出了机会成本的思想。机会成本指各种可选择的事物中所放弃的最优选项。例如,如果你用100元钱买鞋子,你就失去了用这笔钱买别的东西的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因为人们总是在选择之间进行权衡。
3. “货币是一种量度单位” (Money is a Measure)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这个命题,他指出,货币不是财富的实质,而是一种衡量她们的方式。货币是经济中的计量单位,它的价值存在于人们所相信它具备的能力来衡量其所代表的一切形式财富之中。
4. “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这个假说是由经济学家尤金·法马(Eugene Fam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给定了某个资产的所有可用信息时,市场上价格总是反映出这些信息的全部内容。任何可以获得的所有信息都被考虑进了资产的价格,因此预测市场的波动是无效的。
5. “供需规律”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供求规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它界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的交互作用。当供应量增加时,价格通常下降,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当供应不足时,价格会上涨,需求量会下降。这个规律对于参与市场的所有人都非常重要,他们需要理解这个基本规律来制定策略,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6. “比较优势原理” (Comparative Advantage)
经济学家戴维·里卡多(David Ricardo)提出了这一原则。它主要强调,即使一国拥有在某些领域的绝对优势,专注于利润最大化,却不得不交换,因为它仍然能够在其他领域中获得相对优势。
因为人们不可能同时擅长所有工作和制造所有商品,就需要在各个国家之间分工合作。
7. “货币贬值” (Devaluation of Currency)
货币贬值是指货币实际价值的下降。它也可以被视为汇率下降或通货膨胀的一种形式。货币贬值通常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这会影响到在国内出售和进口商品的生产商。货币贬值是由很多不同的因素所导致的,例如经济、货币政策、政府的债务等。
8. “边际效用”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是指对应增加的最小收益量。例如,当一家公司增加一名工人时,获得的效益是多少。这个概念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首先提出的。边际效用是经济学分析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被用来评估新增成本带来的额外收益。
9. “稀缺性” (Scarcity)
稀缺性是指资源的限制性。资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只有有限的资源可以分配给各种不同的需求。这种稀缺性是所有经济问题的根源。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有的人或组织在选择时都需要权衡和取舍。
10. “货币多重性” (Money Multiplier)
“货币多重性”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存款方式,创造出的货币数量要大于存款的数量。例如,如果银行将1000元存款转变为贷款,则该银行将会创造出超过1000元的新货币。这个概念是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关注重点,因为他们希望控制货币量以及通货膨胀率。
以上是经济学中的十大名言,它们概括了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并且对我们理解现代经济有很大的帮助。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些名言的含义和背后的理论,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