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0
【摘要】 课堂互动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互动能活跃课堂⽓氛、吸引学⽣注意⼒、启发学⽣积极思考、观察学⽣听课情况、检查学⽣要点、难点等知识掌握情况、检验学⽣学习效率。因⽽作为教师,应制订切实有效的课堂互动策略,才能在互动中提⾼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在互动中促进思考,从⽽提⾼课堂教学效率。故本⽂对临床医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进⾏了分析,探讨了临床医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关键词】 临床医学教学; 课堂互动; 策略
课堂互动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课堂教学的⼀项重要⼿段。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吸引学⽣的注意⼒,与学⽣互相交流、从⽽活跃课堂⽓氛;能够启发学⽣积极思考,锻炼学⽣的思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能够了解学⽣的基础⽔平,既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发现学⽣存在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还能够观察学⽣听课情况、检验学⽣学习效率。因此,作为教师,应制订切实有效的课堂互动策略。众所周知,医学课程复杂艰深,如何让学⽣对枯燥、艰深的医学知识产⽣兴趣,让学⽣理解并记住⽣涩的医学术语,如何深⼊浅出的讲解复杂的发病机理,绘声绘⾊的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何横向联系总结分析疾病的鉴别诊断,在课堂中插⼊切实有效的课堂互动则尤为重要[1-2]。1 临床医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课堂互动作为⼀种重要的教学⼿段,它包括了课堂提问及学⽣反馈两部分。通过课堂互动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启发学⽣兴趣,促进学⽣思考,增强学习效率,⽽且通过学⽣的反馈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的基础知识⽔平以及要点、难点领会情况。因此,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是⼗分重要的⼀部分,有了互动才有交流,有了交流才有沟通,有了沟通才有了解,对临床医学课堂更是如此。
临床医学是⼀门综合性、逻辑性和推理性⾮常强的学科,需要学⽣积极思考、归纳总结,将先前所学的病理学、⽣理学、病理⽣理学、诊断学中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记忆疾病的病因、病理⽣理基础、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尤其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更需要将诊断学中的知识点横向地联系起来,进⾏归纳分析,从⽽进⾏诊断及鉴别诊断。因此,教师在进⾏临床医学教学时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思考,回忆以前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将临床表现与之前学习的病理学、⽣理学、病理⽣理学、诊断学等知识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种种临床表现及临床特点。理解的记忆才能长久、扎实,深刻,才能得⼼应⼿地运⽤于临床,使之在临床实践中进⾏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中学⽣的反馈,及时了解学⽣基础知识掌握⽔平,课堂要点及难点领会情况。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在课堂上予以着重剖析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可以课后进⾏单独辅导。医学知识艰深难懂,前后关联密切,每个学⽣的基础⽔平、理解⼒、领悟⼒⼜各不相同,课堂中学⽣反馈尤为重要,能使教师适时掌握学⽣动态,因材施教[1-4]。
因此临床医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不但可促使学⽣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可使教师掌握学⽣动态,进⾏个体化教学。
2 临床医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策略
2.1 课堂互动要围绕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 对于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要着重进⾏提问,让学⽣在教师提问的引领下掌握临床医学的重点、难点,从⽽实现临床医学教学⽬标。例如,⽀⽓管哮喘课程中哮喘定义的讲解是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因为哮喘的定义中包含了哮喘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特点以及哮喘的本质,内容众多,深刻理解了哮喘的定义才能掌握哮喘的本质。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多设⽴些课堂提问,如参与哮喘发病的细胞组分有哪些,哮喘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哮喘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哮喘的⽓道阻塞特点是什么?哮喘的本质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加深学⽣对哮喘定义的理解,通过这些问题使学⽣掌握哮喘这⼀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样通过这些提问的反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对于哮喘这个疾病的了解是否深⼊,是否已经掌握了哮喘的要点[5-6]。
2.2 课堂互动要把握合理的时机 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学⽣进⾏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的。据既往教学经验⼀般多选择在以下⼏种情况时:(1)学⽣的学习情绪需要被激发调动时。教学刚开始,学⽣的情绪⼤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想让学⽣马上进⼊本堂课的情境之中,就要设计⼀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诱发学⽣的参与意识。(2)研究、探讨新的知识时。在学⽣尚不明确新的知识或尚未了解新的知识时,代表性的问题可以使学⽣明确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3)研究⽬标不明,思维受阻时。在学⽣的学习出现盲区或者思维受阻时,及时的问题可以引导、启发学⽣,开启他们的思维的闸门(4)⾃我学习感觉满⾜时。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拓展性的问题可以启⽰他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千万不能随便提问,更不能为了惩罚学⽣⽽问问题[1-2]。
2.3 课堂互动要⾯向全体学⽣ 教师在设计课堂互动时应该考虑到全体学⽣,设计的问题要能够启发班上每个学⽣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带动全体学⽣共同提⾼。每个学⽣的基础知识⽔平和理解能⼒不同,教师在进⾏课堂提问时不应该只考虑学习好的学⽣,更应该重视学习较差的学⽣对问题的理解⼒。例如,学习新的知识前,作为教师可以先让学⽣回顾⼀下之前与之相关的知识,此时教师所提的问题应难易适中、不宜过深,能带动全班每个学⽣都积极地思考。这样由浅⼊深,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作为教师,既要掌握全体同学对知识的普遍掌握⽔平,⼜要了解基础较差的同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进⾏个体化教学。在互动中⽼师要尽可能多提问学习成绩较差的学⽣,吸引这些同学的注意⼒,提⾼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个也不落下,从⽽推动全体同学的进步[7-8]。
2.4 课堂互动要注意联系实际 临床医学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的教育。学⽣将来是要作为临床医师,在医院⾥运⽤所学的知识,治病救⼈的。因此,教师在⽇常教学中要注意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让学⽣能学以致⽤,培养学⽣正确的临床思路。⽐如,教师问学⽣如果遇到⼀位急性起病,⾼热、咳嗽、咳痰的患者,考虑有哪些可能,需要做哪些检查来明确诊断,需要和哪些疾病进⾏鉴别诊断[9]。像这样的问题,学⽣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如果在课堂中通过课堂提问让学⽣主动去思考,教师深⼊浅出逐渐引导学⽣进⾏临床思维,开阔思路,进⾏诊断及鉴别诊断,这样今后在临床⼯作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学⽣就不⾄于束⼿⽆策了,就能按照教师传授的临床知识,运⽤正确的临床思路去思考、从⽽进⾏诊断及鉴别诊断了。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结合所学知识点多提问⼀些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多讲解⼀些临床案例,既能引起学⽣的兴趣,使学⽣记忆深刻,⼜能引导学⽣正确的临床思维,为学⽣将来踏⼊临床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亦能在与学⽣的互动中了解学⽣的兴趣所在,因势利导,充分培养学⽣对医学的兴趣[7-8]。
2.5 注意灵活变换互动技巧 教师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进⾏课堂互动时要掌握多种互动技巧,不要固定⼀种提问⽅式,这样较单调,易引起学⽣的厌烦,不能吸引学⽣的课堂注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互动技巧有以下⼏种:(1)直接课堂提问:⽐如,对于肺炎按解剖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哪⼏种肺炎这个问题,因学⽣有之前病理学的基础,就可以直接提问让学⽣回答,从⽽达到温故的⽬的;(2)间接提问:间接提问⼀般适⽤于启发学⽣思考的问题,⽐如,要让学⽣思考右肺中叶综合征的原因,可以先提问学⽣右侧中叶⽀⽓管⾛形特点是什么,根据右侧中叶⽀⽓管⾛形特点来启发学⽣去思考为什么容易发⽣右肺中叶综合征,从⽽深刻理解右肺中叶综合征的原因;再⽐如,要让学⽣思考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可以先提问学⽣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有哪些,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来启发学⽣去思考它的治疗原则;(3)反问:反问主要是⽤于检查学⽣掌握知识准确程度的提问⽅式,⽐如,在提问慢性⽀⽓管炎的诊断标准时,教师可以⽤反复咳嗽、咳痰,每年发作3个⽉,反复2年以上就可以诊断慢性⽀⽓管炎来⼲扰学⽣,在学⽣回答出现错误时进⾏反问,让学⽣明⽩诊断慢性⽀⽓管炎必需除外结核、⽀⽓管扩张等其它引起慢性咳嗽、咳痰的疾病,以达到牢固掌握慢性⽀⽓管炎诊断标准的⽬的;再⽐如,在提问I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时,教师可以问氧分压⼩于60 mm Hg,⼆氧化碳分压⼤于50 mm Hg就可以诊断II型呼吸衰竭吗?在学⽣回答出现错误时进⾏反问,让学⽣明⽩诊断II型呼吸衰竭必需在海平⾯静息状态呼吸空⽓的情况下,这样学⽣可以牢固掌握I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了;(4)追问:学⽣在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进⼀步追问学⽣,从⽽让学⽣更深⼊地进⾏思考。⽐如,教师在提问哮喘的定义时,当学⽣回答完毕可以追问学⽣“哮喘的本质是什么”,学⽣进⼀步思考哮喘的本质(在哮喘的定义中对哮喘的本质做了⼀定的阐述),这样可以帮助学⽣加深对哮喘这个疾病的理解[5-8]。
课堂互动中除了教师采⽤不同的提问⽅式,学⽣亦可以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励学⽣提出问题,包括尚未理解的知识点、关于疾病研究的前沿进展以及⽣活中的实际案例讨论。教师⿎励学⽣积极思考,和同学进⾏热烈讨论,给同学答疑解惑。对于疑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安排⼤家课后查⽂献,追踪新进展,下⼀堂课继续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对医学的兴趣,调动⼤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活跃的,互动的学习氛围。
临床医学教师还可以采⽤病例讨论的形式,尤其是对于⼀些典型的临床病例组织学⽣进⾏讨论。教师可以就本堂课讲授的知识点,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组织学⽣进⾏讨论,集思⼴益,畅所欲⾔。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学习的兴趣、开阔思路,⽽且可以学以致⽤,锻炼临床思维。总之,临床医学教师应灵活变换互动技巧,提⾼学⽣对医学的兴趣,对学习的主动性[7-8]。课堂上⽼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的回答,明确观点,从⽽优化学⽣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予以积极肯定;回答错误的或不全⾯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这样师⽣在课堂上做到充分的互动[10-11]。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临床医学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互动。通过提问促进学⽣不断思考、通过提问促进学⽣融会贯通、通过提问促进学⽣牢固掌握知识;通过反馈促进教师不断思考,通过反馈促进教师深⼊了解学⽣,掌握学⽣动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教学相长。总之,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作⽤,让学⽣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进步,从⽽锻炼学⽣的思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让教师在提问中发现问题,了解学⽣学习情况,从⽽因势利导,实施个体化教学。参考⽂献
[1]缪勇清.浅议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3(5):53.[2]肖建英.浅谈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综合天地,2012(4):61.
[3]李琼,简东英.数学教学课堂提问艺术浅谈[J].⼤江周刊:论坛,2012(12):260-261.
[4]王维斌.精⼼设计,有效提问:浅谈⼩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学教学研究,2010(11):118.[5]陆再英,钟南⼭.内科学[M].第7版.北京:⼈民卫⽣出版社,2008:69-78.[6]王吉耀.内科学[M].第2版.北京:⼈民卫⽣出版社,2007:65-69.[7]吴俊梅.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2012,30(4):10-11.
[8]王剑.医学教学课堂提问影响因素及对策[J].卫⽣职业教育,2008,26(3):59-60.[9]陈⽂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民卫⽣出版社,2008:24-26.[10]赵龙标.开放数学课堂 放飞学⽣思维[J].⼩学教学参考,2009(11):21.[11]张晓东.浅议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2(3):27.
(收稿⽇期:2013-08-20) (本⽂编辑:蔡元元)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
好⽂章需要你的⿎励
写作没思路?你需要服务
2~15天完成、写作疑难迎刃⽽解了解详情
期刊投稿服务,轻松见刊
个性化定制期刊投稿⽅案,1~3⽉见刊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临床医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策略被举报⽂档地址:
我确定以上信息⽆误举报类型:
⾮法(⽂档涉及政治、宗教、⾊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侵权其他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提交 取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