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外水葫芦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国外水葫芦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来源:爱问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毫彳圭 小葫≯ ; 等耳 ・国外生防・ 国外水葫芦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一、 / 堕查壁.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00081) ‘ 一兰} STATUS oF THE BIoCoNTRoL RESEARCH oF , WATER HYACINTH ABRoAD 7乙 Chen Zhi Qu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Contro1.CAAS,Beijing 100081) 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Sloms)又称风眼莲,风眼兰,属雨久花科凤眼兰属。原产南 美,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水生杂草(Holm.et a1.,1977)。现广泛分布于40。N(葡 萄牙)到45。s(新西兰)(Center,1994).亚洲、北美、大洋洲和非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由于该草 主要以匍匐枝无性繁殖.扩散蔓延速度极快,在适宜条件下.每5天就能繁殖一新植株 (Perkins,1 973a)。该草一旦在新的传人地定居,常在很短时间内侵占周围水域,影响本地植物 相,形成大面积单一的植物群落,侵占水库、湖泊、堵塞河道、灌渠,为蚊蝇的滋生、繁殖提供良 好的环境,严重危害农渔牧业的发展、水上运输及人类健康。在传人国缺乏自然天敌控制时极 易导致“生态爆发”,而一般的化学防治、人工打捞、机械拔除等措施.虽有一定效果,但很难彻 底消除其危害。一是传人国缺乏自然控制力,需要长期的生物因子调节抑制“生态爆发”;二是 该草具极强的繁殖力.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单一的植物群落;三是化学防治、人工机械拔除费 用甚高。因此这种外来的恶性杂草须从原产地引人其自然控制因子进行长期调节,即引人专一 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是控制水葫芦扩散蔓延,降低其危害的可行策略,也是目前国际上防治该 草危害的唯一有敬措施。 1国外水葫芦生物防治进展 生物防治水葫芦从6o年代初期,在水葫芦原产地南美乌拉圭进行天敌调查开始(Silveira Guido,1971)。1 967年英联邦生防所在南美北部和西印度地区开始调查研究,1 968年美国农业 部在阿根廷实验室也开始了水葫芦的生防研究工作.1978年澳大利亚在巴西及其邻近国家进 行该项研究。调查结果在水葫芦原产地发现很多种取食该草的生物(Harley,Wright,1 984)・同 时在水葫芦传人国也有取食该草的非专一性天敌的报道 在乌拉圭(Silveira—Guido・1971)、特 立尼达(Bennett,1967,1 968,1972;Bennett.Zwofer,1 968)、阿根廷(Deloach・1975)、美国佛罗里 达(Charudattan.et a1.,1974;Del ̄o ̄se,1978a,b;Delfosse,et a1..1976;Perkins・1973a・b・ l 974).以及南美其它国家和印度共发现70多种取食水葫芦的节肢动物,在巴西还发现3种取食 水葫芦的节肢动物,以及3种螨类AmbJyseius orius.A.pederosus(El Banhawy・1 979)和 Ftechtmanniaei chhorniae(Keiter,1979) 另外,也有取食、危害水葫芦的两种无脊椎动物和海 牛、草鱼(Ctem ̄ aryngodonidella)及真菌(Anon..1973)的报道。在此基础上,对多种昆虫、螨 类及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做了许多的观察研究。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水葫芦生物防治、选择适当的 有效天敌奠定了基础 在天敌的选择过程中.昆虫及螨类由于体型小、易于培养和研究、具有高 1 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繁殖力和较高程度的专食性等特点而受到特别重视 目前国际上研究和利用较多的天敌有 在水葫芦危害严重的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对该草的生物防治相当重视。美国从60年代 开始调查研究水葫芦的天敌。1972年8月23日在佛罗里达第一次释放象甲(N.eichhorniae),到 1 973年11月共释放象甲5处,1974年7月1日第一次释放N.bruchi,1977年释放水葫芦螟蛾 (s.albiguttalis),到1977年4月20日共释放天敌201次,这些天敌很快定殖并发挥其控制作用 (Center,Durden,1984)。路易斯安那州总共减少水葫芦危害面积95 (Center,Balciunas, 1982),佛罗里达RocaRatonl公顷大的水池中,1972年lo月26日释放象甲,1973年6月第一次观 察水池仍被水葫芦全部覆盖,到9月植株开始减少、分散,]974年3月已有多处水面露出,到]t,Et 其它水生植物已在死的水葫芦草垫上生长.1 977年最后一次观察,只有少量被象甲为害的水葫 芦植株零星分布于水池边缘;另外,在佛罗里达大学校园内约32公顷的Alice湖中,1974年大 片水面被水葫芦覆盖.同年释放象甲N.eichhorniae,幼虫和蛹每年春季到早夏和秋季出现两 次高峰,放虫后水葫芦危害明显得到控制,覆盖面从1974年的l7.5~25.3公顷减少到1 982年的 1.6公顷.至今仍只有零星植株分布湖边(Center,Durden,1984)。澳大利亚从佛罗里达引入象 甲N.ewhhorniae,1975年在布里斯班释放后建立种群。后又释放N.bruchi,被水葫芦覆盖的 大部分水面得以恢复,本地的水百合及其它水生植物重新生长。1977~1979年又从佛罗里达 引入螟蛾在昆斯兰附近一湖中释放,水葫芦覆盖面从1979年11月的8 %减少到1982年5月 的2 %。泰国,水葫芦189B年从曰J度尼西亚传人・尽管进行了长期的生防研究,但一直未找到 有效自然天敌。1978年释放象甲N.eichhcrcniae后很快定殖(Napompeth,1984),并在很多水网 地区大面积减少了水葫芦的危害。1990年又从澳大利亚引入水葫芦象甲N.bruchi,现也已定 殖。水葫芦螟蛾(s.albiguttalis)现正处于检疫阶段,很快将释放(Napompeth,1993)。 2几种有效自然天敌的生物学特性 2.1水葫芦象甲(Ne ̄hetina bruchi&.N.eichhorniae) Nec ̄'hetina属象甲目前记录有6种。 其中N bruchi和N.eichhorinae寄主谱很窄,只能在水葫芦上完成发育。两种甲虫的生活习性 非常相似,成虫白天一般藏匿在植株基部或中央未展开的新叶中,晚上取食植株的叶柄和叶片 表皮下层,取食斑一般不穿透叶片。雌虫用上颚在叶柄、叶片上钻孔产卵。N.eichhorniae喜在 中央叶片上产卵.每孔只产一粒卵 而N.bruchi喜欢在较老的叶片上产卵,主要产于叶柄通气 组织的第二、三层,有时可见多粒卵产在同一孔中 N.eichhorniae平均每头雌虫每天产卵7粒, N.bruchi为8.5粒。各虫态历期分别为:卵期8和11天,幼虫期32和83天,蛹期3O和l7天。每一代 所需时间为96和120天。上述两种象甲幼虫习性相似.孵化后很快钻入植物组织内,沿叶柄向基 部蛀食,老熟幼虫取食根部,形成1.5mm×0+9mm的取食斑达根部维管束 利用根须结茧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