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路径化疼痛管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路径化疼痛管理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122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92 期2019 Vol.6 No.92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路径化疼痛管理

张丽丽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骨二科,安徽 宿州 234099)

【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实行路径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管理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66例患者,数字表格方法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及疼痛教育,实验组使用根据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管理团队制定的疼痛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用路径化疼痛管理能管理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路径;疼痛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2.122.02

全膝关节置换术 [1]术后会出现急性、慢性、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慢性的疼痛[2]。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科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6例患者进行路径化疼痛管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患者恐惧害怕心理从而减轻疼痛。⑥术后第3天至出院前 4天。通过病情观察、合理的肢体摆放、消肿镇痛药物的使用,进行持续性被动活动,直腿抬高活动,直腿抬高活动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减轻肢体肿胀和疼痛。⑦疼痛评估时机。术后7天内每日至少3次,疼痛处理后,依据给药方式分别于30 min,60 min再次评估1次,观察镇痛治疗效果。⑦镇痛治疗措施:NRS评分小于3分,给予非药物措施干预包括听音乐、倾诉、冥想等方法;NRS评分4~5分,给予弱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并结合心理疏导;NRS评分大于7分给予强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及镇静类辅助药物治疗 处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应用数字等级评估量表评估病人术后3天及出院时疼痛程度,每日多次评估者取平均分。“7分~10以上”代表重度疼痛,“4~6分”代表中度疼痛,“小于3分”代表轻度疼痛,“0分”代表无痛。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后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a为0.05作为的显著性水平,P<0.05有统计学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 16例,女17例,平均年龄66.7岁。实验组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运用数字等级疼痛评估量表每日进行1次疼痛评估,患者主诉疼痛时即刻行疼痛评价,评分≥4分时予以镇痛治疗。观察组给予路径化疼痛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入院第1天,对患者疼痛认知程度进行评估,并组织首次疼痛教育,包括教授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②入院第2天至手术前1天,进一步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③手术当日,告知患者自控镇痛的措施及镇痛成效。若NRS评分≥4分时,应第一时间告知医护人员并给予镇痛药物,密切观察镇痛效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并发症。④术后第1天,待麻醉作用消退后,协助康复医师指导患者卧床时主动或被动进行足踝备伸运动和股四头肌舒缩活动功能锻炼。⑤术后第2天,进行伸膝锻炼。配合康复医生进行有关疼痛方面的教育,加强心理干预来缓解

2 结 果

术后疼痛程度,在实施路径化疼痛管理之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x±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例数3333

术后第1天6.59±1.436.54±1.01

术后第2天6.01±1.415.98±0.78

术后第3天5.02±1.334.95±0.96

出院时1.61±0.431.23±0.41

3 讨 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将临床情况与患者病情结合考虑而制定出的一种针对性强、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方案。其基本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患者为根本,以认知行为疗法为指导,在患者入院后不同阶段,针对病情发展变化情况展开护理[3],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规范化护理,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随着路径化护理的效果得到公认,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功能独立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提示,实行路径化疼痛管理,能提高镇痛效果,有益于患者积极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影响患者疼痛因素较多且疼痛程度不同,因此缓解疼痛的方法也必须是多方面的。疼痛管理小组根据患者疼痛评分,科学制定不同

2019 年第 6 卷第 92 期2019 Vol.6 No.92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123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钟 云

(吉林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1)

【摘要】目的 评价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的积极影响,为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3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患者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一次性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是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安全性以及一次性止血成功率的重要辅助措施。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2.123.0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代表,包括患者胃食管等位置,患者有呕血、黑便等临床表现,易导致血容量不足甚至致死,尽早诊治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病情控制效果的关键。当前,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止血开始广泛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且微创性、安全性显著。但是,内镜治疗属于侵入操作,仍然导致患者明显心理负担,从而增加并发症等情况。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患者为例,总结内镜治疗中护理预后价值。

息并合理抬高床头以预防胃内容物误吸。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心理状况、一次性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

1.4 心理状况评分标准[1]参考SAS、SDS量表评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心理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以软件SPSS 21.0计算36例患者实验观察指标。一次性止血成功率等计数指标以%形式展开,进行x2检验;心理状况评分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8年全年,总计36例。纳入标准:(1)急 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内镜治疗患者;(3)患者可有效配合。排除标准:(1)昏迷患者;(2)内镜检查禁忌患者;(3)心 肝肾功能受损患者;(4)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男20例, 女16例;患者年龄区间33~73岁,平均(54.3±5.7)岁; 出血原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15例,胃溃疡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各8例,应激性溃疡 患者3例,其他患者2例。进行36例内镜治疗患者随机分组,伦理委员会批准,一般资料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入院常规用药、术前准备护理、术后护理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本组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评估入院患者情况,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治疗禁忌症,判断出血部位、量,进行生命体征监测。(2)术中护理。术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并于咽喉部停留一段时间,观察变态反应情况。(3)术后护理。标本采集后取口垫,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症状表现。告知患者、家属术后注意事项、处理方法,叮嘱患者卧床休

2 结 果

2.1 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改善情况见表1。干预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改善对

比(x±s,分)

组别(n=36)观察组对照组tP

SAS

干预前50.0±4.750.3±4.60.18240.8564

干预后37.3±3.244.3±3.55.90420.0000

干预前49.8±5.050.1±4.80.17310.8637

SDS

干预后35.6±2.643.2±3.27.37800.0000

2.2 计数指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见表2。

的疼痛管理方案,能够提高疼痛护理有效性,展现路径化疼痛管理优势即科学性及主动性。

[2] 洪 旭.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

理杂志.2018,23(11):91-92.

[3] 徐建宁.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的多模式疼痛管理[J].护理学杂

志.2017,32(16):11-14.

参考文献

[1] 王 健.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D].南方医科

大学,2014.

本文编辑:赵小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