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引领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方向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引领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方向

来源:爱问旅游网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引领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方向

摘 要:职业技能大赛对我们的教学方向具有引领的作用,透过技能大赛所设定的项目,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教学方向的要求。我们可以据此适度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协调大赛与常规教学,根据大赛要求调整实施性教学计划,日常教学中注意大赛项目的融合,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通过技能大赛,将课程体系由“知识体系”转变为“工作体系”,构建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为各级技能大赛储备了人才,使技能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汽车营销技能大赛;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方向;引领

职业教育应该是大众化教育,应树立人人掌握技能,多元化成才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技能大赛方案就实施了:技能大赛要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比赛选手由组委会从学校上报的50名备选选手中随机抽选产生。技能大赛从基层学校抓起,从校级比赛抓起。基于全体学生,履盖到每一个专业、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技能大赛,形成“校校有竞赛,层层有榜样,人人都参与”的良性局面,避免以往只抓技能尖子,忽视大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模式。

汽车营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专门领域,其人才紧缺程度已经凸显,尤其是中高端人才。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每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使得汽车营销人才出现了总量和结构上的全面短缺。也正由此原因,汽车营销类专业在全国快速发展,目前在教育部所属高职高专汽车类和交通类专业中就有300多所学校开设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校学生超过10万人,年毕业学生数超过3万人,正在成为中国汽车流通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如何推进专业课程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以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为载体,搭建全国范围的汽车营销职业技能竞技平台,引导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育目标,展示并检验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引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促进全国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是举办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目的。

我从2009年起开始从事汽车营销专业的教学,作为一名中职汽车营销专业老师也陆续指导学生参加全区、全国行业汽车营销技能竞赛。现就技能竞赛引导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1技能大赛促进汽车营销教学模式的改革

“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到丰田汽车4S店,我是销售顾问小李,您想看一款什么

车?……”这里是正在举办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比赛现场。汽车整车销售综合技能项目比赛正在紧张进行。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1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知识项目

此项目以机试的形式进行,旨在测试对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业务岗位所应必备的汽车产品知识点,汽车新技术和前沿领域的知识点,汽车营销原理和方法方面的知识点,汽车保险理赔、汽车配件和汽车信贷方面的相关知识点。要求选手在汽车原理与构造、汽车故障诊断、汽车营销技术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并对汽车新技术、营销新技术新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

1.2汽车整车与营销基本流程操作项目

此项目以机试的方式考察选手对汽车服务企业的业务熟悉程度和实际操作水平,要求选手对典型汽车服务企业销售、售后的业务流程非常熟悉,包括整车销售、配件管理、保险承保3个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

1.3汽车整车销售综合技能项目

本项目是在真实的汽车销售场景下进行的汽车销售全过程演练和展示,考评环节包括顾客接洽,需求分析、车辆介绍与推荐,顾客异议处理等。本赛项旨在考核选手对整个销售流程的熟练程度和应对不同类型和背景的顾客者所表现出的销售技能与技巧的运用能力。此项目的考点是商务礼仪规范、汽车销售流程、车辆介绍规范与技巧、交流沟通与话术和解答与应变技巧,是对选手汽车销售技能的全面考察。

1.4汽车维修服务接待综合技能项目

此项目以模拟真实工作情境的形式进行,旨在考察选手对服务接待岗位工作技能的熟悉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选手按照真实工作情境接待顾客并做好服务。

这些都是和实际工作中联系非常紧密的几个项目。通过技能大赛我们发现“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营销教学模式是一种优秀教学模式。它打破了学科课程体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根据汽车营销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企业的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还原其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2技能大赛加快汽车营销专业课程改革

根据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现有的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除了调整课程模块化设置,还要增加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培养,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大赛考核内容,发现“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当代中职生的特点,更加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其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我校已快速将课程进行改革,将课程设置分为几个模块: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技能实训模块和岗位训练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具、多媒体、汽车仿真软件、汽车4S店仿真室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形成理解和记忆的良性循环。这样有利于学校培养的学生更贴近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3技能大赛影响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与职业竞技水平的要求很高。技能大赛需要教师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技能大赛既是对学生竞技水平的全面大检阅,同时也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教师能力素质的间接考察。所以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也要随之而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从此我们不难获得这样的启发: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应当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教学的考核也可以请一些行业的专家、企业的代表以及学校老师等组成,逐步实行教考分离,以改变教学效果比较无参数、量化无标准的局面,形成较客现的教学效果量化考核体系,从而为下一步促进教师实行优质、优酬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

4技能大赛加速产学研合作

职业技能大赛中经常可以反映出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动态。教师们可以从技能大赛中发现问题并在企业实践中寻求学习路径和解决办法,这是提高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关键所在。产学研结合是促进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或产品研发,也可以利用本专业的技术力量,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下企业,不仅把学生管理从学校延伸到企业,而且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学生和教师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熟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教师也可以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

职业技能大赛对我们的教学方向具有引领的作用,透过技能大赛所设定的项目,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教学方向的要求。我们可以据此适度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协调大赛与常规教学,根据大赛要求调整实施性教学计划,日常教学中注意大赛项目的融合,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我们不仅应强化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拓展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些综合技能是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无法培养的,通过技能大赛,将课程体系由“知识体系”转变为“工作体系”,构建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为各级技能大赛储备了人才,使技能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