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

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

策略

摘 要:我国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是中国艺术发展的瑰宝。将中国画教学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促进中国画的传承与发扬,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修养。本篇文章就是基于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目前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根据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教学的策略,进一步提高中国画在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促进我国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及发展。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教育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逐渐走向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的绘画艺术,大量占据了我国艺术市场。学生对具有中国元素,中国特征的国画,了解越来越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国画更好的继承发扬光大,我国已经将中国画的教学纳入了小学美术教育的范围。让学生通过练习国画,了解中国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审美[1]。

一、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目前,中国画教学已经融入了小学美术的教育体系,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中国画的欣赏,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带领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画法画工。但由于美术科目,在小学阶段,属于艺术类的辅助科目。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其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学习美术就是在玩儿,根本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什么。学生虽然对中国画的兴趣较大,但也都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没有下苦功夫真正的练习。因此学习的效果不佳,对中国画的了解一知半解。中国画又是需要学生认真练习,尤其是在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熟练地使用毛笔的技巧,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绘画的精髓,但由于美术

科目并非考试科目,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自由散漫,随心所欲,使得中国画的教学效果不佳。此外,中国画不仅对画工有所要求,中国画重在写意的表达,意在传神。学生在绘画之前要对绘画内容充分的思考,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才能让中国画的创作更加的传神,渲染出中国画的意境美。由于学生缺乏对中国画创作的积极态度,使得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缺乏中心思想,使中国画教学在美术课堂上效果不佳。

二、中国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学习兴趣

中国画重在写意的表达,线条简练,色彩分明,多为山水田园为主题的绘画创作。由于小学生长期接触动漫,观看动画片儿,更加喜欢色彩分明,立体感饱满的人物形象,缺乏对中国画的欣赏,因此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效果不佳。由于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不多,很难看出中国画的写意表达,认为中国话是枯燥无味的,缺乏立体鲜明的色彩,缺乏对中国画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需要考试,很多学生自由散漫,这位课程知识与他无关,学起来也不积极,影响了课堂效率[2]。

(二)缺乏创新型的教学方式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缺乏对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美术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依然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中国画的赏析,中国画的创作,学生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中国画无比其他类型的画,在创作笔法上,色彩搭配上要求更为严格,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美术老师要充分的根据这一特征进行重点的讲解,才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创作的精髓。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国画的喜爱,提高学生对国画创作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室还要将国画融入现代化的特征,融入“新”国画元素,增加学生的绘画体验,促进美术的教学。

三、优化中国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进一步提高中国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创作能力和欣赏能力,就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唤醒学生对国画的喜爱。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学习国画之前,对国画的概念并不了解,只知道国画是用毛笔和墨水创作而成的。为了增加学生的喜爱,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水墨的游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水墨画产生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创作的喜爱。在进行水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的在宣纸上创作相关的墨迹,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墨痕的挥洒,在进行初步绘画完毕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让学生利用清水在墨迹上泼洒,做出水墨晕染的效果。创作完成以后,将创作的内容自然晾晒,直至风干,让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谈一谈自己创作的灵感和创作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水墨画创作的意境美。

(二)举例说明,加强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进行中国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中国画的创作方法简单化,举例说明一些基本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墨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例如,再进行墨梅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吹墨的技巧。教师首先准备一张宣纸,在宣纸上地上墨汁,然后以吹的形式控制墨汁的走向,形成墨汁的轨迹。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觉得墨汁特别的神奇,不由得纷纷的效仿起来。接下来,教师要根据自己吹墨的墨迹,进行线条的点缀,使得整幅墨梅更加的传神,富有意境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纷纷的拿起了毛笔和颜料进行创作。是学生通过中国画的创作,感受了笔墨的神奇,了解了中国画的魅力,提高了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3]。

(三)打造多元的学习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要进一步改革与创新,打造多元化的中国画学习课堂,让学生发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参与到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中来。在实践中巩固中国画的理论知识,增加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再进行国画创作“画扇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扇子的这一特征,增加与学生的活动。首先,美术教师要和学生探讨“折扇子”的方式和方法,看一看用哪一种方法做出来的扇子更加的好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了,折扇的技巧以及

画山面的方法和构图。这样的美术教学方法,可以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课堂,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中国画的美术教学中,完成中国画的美术教学任务。

总结:小学美术作为小学生的艺术启蒙,是学生对艺术的初步认识。为了进一步将中国国画发扬光大,更好的继承、传播及发展,必须要提高对中国画小学美术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中国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画的喜爱,让“中国风”流行于小学校园。

参考文献:

[1] 谭鑫. 浅谈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5):174-175.

[2] 刘璟涵. 浅谈中国画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学价值[J]. 美术教育研究,2021(7):172-173.

[3] 李建树. 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如何诠释中国画[J]. 考试周刊,2013(95):1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