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构建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爱问旅游网
构建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去年,有一位小学美术教师碰到笔者,谈起了有趣的经历:今年自己教的一年级有五个平行班,第一次美术作业就是画一张自己认为最成功的作品。结果每班都有那么几位同学画美丽的花瓶,而且从构图到用笔风格相近,一问都是你们幼儿园毕业的。看来,你们是专门造花瓶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幼儿园开展美术特色教育已有十三个年头了。这些年里,教师们经过反复实践,积累了相当的美术教学经验。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幼儿的作品里随时会反映出“大司”风格,幼儿园美术教学理念,自然地渗透在幼儿的作品当中:构图饱满、色彩丰富,充分展示个人的性格;物体形状夸张、充满掘味,给人的视觉效果是充满张力、大气而且具有时代气息。

在美术活动当中,有许多课程成为了传统,“花瓶”就是其中之一。从小班到大班,各种形状的花瓶,各种材料的花瓶,各种纹理的花瓶幼儿都已接触,他们或用线描,或用油彩,或用水墨,或用布贴,创造出各种美丽的花瓶。指导幼儿创造花瓶的并不是一二位教师,而是全园各班的教师们。象这样由集体的智慧凝聚而成的课程还有很多很多。眼前的“矿产资源”如此丰厚,为何不把它们提炼加工,成为幼儿园的美术特色课程呢?

2003年,浙江师范大学教科院的几位教授对我园的美术特色教育进行了半年的考察,确认我们已具备了扎实的美术特色教学经验,决定帮助我们把实践提升为理论。经过两年的合作,我们完成了“美术特色幼儿园理论的实践”课题研究。理论上,明确了特色幼儿园的价值,形成了个性化的办学宗旨及人性化的管理思想,开拓了一条以美术教育理念引领并整合各领域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新思路。送审成果中我们上送了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岁月留痕》、《秋实》二本书,在理论,尤其是在实践上展现了一个特色幼儿园创建的成功范例。许多专家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要是再有一套美术特色课程那就更完美了。

美术特色幼儿园的创建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辛的工作,每个时期都赋予了一定的创建内容。根据现状,开发美术特色课程已迫在眉睫。通过一番熟悉,我们决定用两年的时间,开发一套属于我们美术特色幼儿园的课程,使美术特色教育更趋于完整。

2005年的初春寒意未消,开学工作基本就绪后,我们实实在在地迈出了课程开发的第一步。

一、课程目标的定位

我们美术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依据是新“纲要”中的艺术目标。

三条艺术目标比较笼统、抽象,在实际中教师较难把握。我们把课程目标具体化、明确化、细小化。

1、情感目标

运用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环境中的美,让幼儿得到自我满足,树立幼儿的信心,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爱美是人的天性。幼儿如果能在一个美的环境里成长,性格会开朗,心地会善良。塑造健全的人格是我们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为了升学率,初中几乎没有美术课,高中不需要专职美术教师。大批学生美术知识贫乏,情感漠然,对生活中的美感觉迟钝,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我们为这个现象担忧,力所能及的就是尽我们幼儿园最大的努力,在三年的时间里,让幼儿充分享受美的熏陶,为人生健全发展做一个铺垫。

2、知识目标

在美术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向幼儿传授一些粗浅的美术知识,同时渗透各领域知识,努力把美术知识与各科知识相互融合,使幼儿获得较为系统的,完整的新知识,促进幼儿各种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我们幼儿园把改革后的美术教学模式定为“建构式”美术指导策略。“建构”的含义就是利用零散的物件,按照主观意愿,打散重新组建,每次生成的形态是新的,原素是固定的。美术活动中,根据不同内容,融进其它学科的知识,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涵,而且更吸引幼儿的兴趣。如写生课“青菜”,从发现菜叶上的洞洞,引发到怎样使青菜健康成长。有的幼儿说用洗洁精治虫比较安全;有的说用手抓虫;有的说虫也可以吃,因为虫是吃青菜的;还有一个幼儿说,在菜地里种大蒜或是葱,因为这两种植物很香,虫怕这种气味……。画“喜糖袋”融进传统的结婚仪式知识;设计名片让幼儿了解名片的功用;做贺卡请幼儿说出一句感恩的话语;做“羊肉串”、“水果串”请幼儿按数字操作等等。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设计活动方案时自然而然地考虑到各领域知识的融汇贯通。

3、技能目标

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给予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的指导,使幼儿较为确切地运用图式符号表达自己的认识,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要给幼儿技能上的传授,回答是肯定的。教师放弃了指导等于放弃了美术教育活动的促进职能,活动本身也就失去了很大的一部分意义。美术教学活动改革以后,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美术活动是幼儿施展个性自由任意抒发情绪的手段,教师的作用在于当幼儿停滞不前,“原地踏步”时,要从不断创新的高度予以启迪,促进其再创新。幼儿的思维发展犹如在胡同中走路,前面有多个拐口,教师站在路口,当幼儿犹豫不前时,教师告知幼儿现往哪路口走,然后又是一个路口……。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幼儿根据需要达到目标,每个幼儿的选择虽然不同,但都向前拐出了几个路口。

课程目标中的三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每个活动根据具体内容目标可以有所偏重。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1、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全市示范性幼儿园公开课正在举行,一位老师给小班的幼儿准备了吸管、墨汁与各种颜色,老师示范先用墨汁倒在纸上,然后用吸管使劲地吹,吹出树杆形状,最后用棉签将各种颜料点在树杆周围。幼儿操作后一片狼藉,吸管不用来吹,而是当作笔,点上墨或颜料,画得白纸色彩斑斓。

课程开发中教师往往考虑形式内容上有所创新,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上面这一活动,教师期望用一种新的技能完成传统的教学内容,设想富有创新,但却不适合用在小班,结果事与愿违。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应把幼儿的年龄特点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课程中的内容技能与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如剪纸这类型的课程能不能在大班开发,我们为此讨论了许久。不能开发的理由是:1)使用剪刀有很多危险性。2)剪纸看似简单,连接是难题。3)复杂的剪不了,简单的太单调。最后,我们认为大班幼儿还是应该了解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初步掌握一些对称剪纸的技能。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把剪纸目标定位在:1)剪出对称形体,难度不要过高。2)先画后剪,把连接作为知识要点。3)用各种彩纸,形象单一,色彩复杂。因为正确的处理了剪纸课程开发与幼儿年龄特点这一矛盾,加之实践后的调整,剪纸这一课程开发非常成功。

2、表现形式多样化

2003年11月份,在金华市教科所会议室里,正在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结题答辩。我们幼儿园《美术特色幼儿园创建的理论与实践》这一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已结题。听了汇报以后,汪苗教授诚恳地对我们说:美术特色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形式上可再丰富一些。形成自己幼儿园的特色。

回顾前期的美术课程,形式上还是较为单一,注重了可操作性,没有注重多种形式的尝试与开发。虽然绘画形式中有线描、涂色、水墨、水粉等等,但还是局限于“画”这范围之内。美术特色课程的构建,必须打破原有的布局,形式上即保留幼儿园一些传统的普级的形式,同时也要开发出一些别园未曾接触的或者是未曾形成经验的形式,使美术特色课程具有先进性,前瞻性。

教师们开动脑筋,在全园开发了一些形式:剪纸、面贴、粘贴、撕纸、编织、泥工、浸染、添画等等,老师们还把各种形式相结合,创造了许多新花样。在掌握形式开发的规律性后,运用规律自由地重新建构,使形式不断地发生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多角度挖掘题材

“既然课程开发以后要成为系统化的美术特色课程,那这么多课程应该有一个主题或有一条主线。”科研组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那个角度来选择课程内容吗?“从物体性质的分类上,比如就画水果或者蔬菜”、“我看从季节上选择也好,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代表物”……

美术特色课程开发本体就是一种创新形为,没有任何条例的约束,限制思维拓展的是前人具有的经验。在课程开发中只有解放思想,了解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的含意,掌握其规律的状况下,根据自身幼儿园的实际能力,不拘一格地开发出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我们根据十多年来的特色教育经验,认为美术课程开发的内容选择应该多方位、多角度。可以来自于原有课程更深度的挖掘;可以从幼儿教学活动中生成;可以根据季节选择;可以从乡土文化中筛选。凡是幼儿感兴趣的,幼儿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能用一定绘画符号表达的内容均可作为课程开发的原本材料。如“滑板车”这一案例,来自于本土五金文化;“手拉手”剪纸内容生成于幼儿园组织的郊游活动;“全家福”这一课程是对主题活动的拓展……,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周边许多课程可以开发,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课程开发的源泉潺潺流长。

三、课程的建构过程 1、组建专项科研小组

2005年9月的某个上午,幼儿园小型会议室里的几位老师正展开热烈的讨论:“我们的美术课程有一些是大家认可的,如:渐变的花朵、爸爸的胡子、美丽的香皂等等,只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较为零碎”。“我们必须把幼儿园带有传统性的课程整理出来,把它们作为美术特色教育的特色课程”……。本次参加会议的是幼儿园科研组长、教研组长,小、中、大班各年级组长,她们讨论的议题就是如何开发美术课程。

美术特色课程的课程开发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它的主要对象就是全体在职一线教师。美术课程的开发既直接来源于幼儿园的实践教学活动,又是对实践活动的理论提升。为了确保课程开发有始有终地进行,幼儿园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了科研小组成员,把教研与课研两批成员分开,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每学期各组应完成的任务。组员由各年级组长担任,直接接受与反馈每段各年级的信息。况且,年级组长均任班主任,本班的教学工作在同级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2、分段进行

“分段”包含二层意思 1)课程开发的纵向分段

“我们通过努力,争取在一年时间里把课程开发工作完成”。园长充满热情地作战前动员。是不是太快?能否完成?组员们交头接耳。一段冷场后,一位组长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做的课程开发工作既带有总结性,又带有创造性。总结这一块速度可以快一点,开发这一部分快不来。以前的一些优秀课程是经过几年几个段老师的不断反复,才成为精品,才能承传。接着开发的课程要达到以往课程的水平,需要的是时间与耐心。这位教师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课程的开发不是教师造出一个案例,然后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活动,就成为课程。一节优质课的形成是教师多方面优秀素质表现的结果。要使美术特色课程有质量、有内涵,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专业水平,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渗透。我们把课程开发的时间定为两年,第一年是课程形成初形;第二年是重新加工、修改、提高。尽量把每个课程都做成精品,首先要让自己满意,然后不留遗憾,再次经得起同行们的推敲。让课程来证实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映整个幼儿园的科研力量。

2)课程开发的横向分段

“你们小班每个学期完成十六个案例有问题吗?”,“如果包括一些已成品的以往课程,问题不大”,“还是先统计一下幼儿园总共有多少案例可以定型,然后再把需开发的案例分配到各年级段”,“大班案例数额应该比小班多一点,因为有些案例不适应在小班展开。”……

美术特色课程内容包括了整个幼儿园的各年龄段。从外框上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内部上应该层次分明,目标指向明确,相应的对象鲜明。含糊的、可上可下的课程集中起来,必定会影响美术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丰富、精确的内容,完整、具有个性的外部形象是我们美术特色课程的追求目标。通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案例的开发总数为六十,三分之一是承传的,三分之二利用新的资源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四十个案例分配到大、中、小各段,由段长分配到班级。

3、梳理和挑选

又是一个科研小组活动日。大家把老师整理出来的“承传”案例一一进行分析。“我觉得‘爸爸的头像’这一案例不能作为承传案例,因为许多幼儿园都有这一内容,没有什么新意”。“那要看过程、内容。组织教学的形式不同,效果就不一样,它的创新性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一环节之中”。“我看‘爸爸的胡子’就比前面有新意,它的口子小了,更具体化,幼儿对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设计的创新在于受启发后教师能发展自己的想象”。……

许多案例粗看没有什么特征,细细分析,品位出许多滋味来。做科研要讲究实事求是,能透过表面的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有的案例哗众取宠,只是一个漂亮的外壳。有的案例看似平常,内涵却非常丰富。带着认真的态度解读教师案例,体现的是对教师负责任的精神。同时,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明确了新一轮课程开发注重的是什么,避免的是什么,杜绝的是什么。

4、优化提升

承传的案例经过了许多教师的实践,每一次重复似乎表现在内容,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把教例作调整、补充。新开发的课程怎么走这条道呢?“教师要把课程反复修改”,“自己的课程通过教学活动后作反思,然后修改”。“每个课程必须组织幼儿活动三次以上”……组员们对于课程要经过反复实践非常认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课程开发必须通过教学活动的检验才能作出评价。要保证美术特色课程的质量,需从每个课程把关。我们把课程的原创者确认为“专利所有者”。课程开发以后,本人要进行一次教学活动,写出反思意见,然后传递给并排班级的另一位教师。每个课程并排班都需进行实践,老师之间相互传递课程的思考。最后反馈回原创者。由原创教师“定稿”。平行班走了一回的课程已较为完整。其中“流产”的也不少。原因是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不贴近,技能要求太高,只注重作品的视觉效果等等。在幼儿活动中,课程开发的价值显而易见地体现出来,教师能准确地把握课程开发的实在意义。

四、初步成效 1、 家长的认可

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给幼儿园的声誉带来更好的影响,许多家长慕名而来,每年幼儿园招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许多幼儿被拒之门外。每年的新生入园按照老规定“抓阄”分班,而且绝对化。开学后,他们都对孩子的任课老师感到满意,从未有人提出调班,从这现象中充分体现了教师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园的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画画,家长们说孩子一回家就坐桌前画个不停,画好后指着画给你说个故事。有一位家长很想让孩子学画,带孩子进过几个培训班,结果孩子越学越怕画画。后来,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插进我园,几个月后,孩子回家一有空就拿起笔画画。她觉得真奇怪,老师用什么办法使孩子对画画这么着魔呢?

有许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总用“象与不象”的标准来评价孩子的图画。我们运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转变家长的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拉近家园之间教育形式的距离。我们多次举办专题讲座,较专业化地讲明儿童画所发生的时期,所具备的特点,所拥有的趣味,它是幼儿期的特定的图式表现,不能用我们成人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好与坏,每张幼儿笔下的作业均是作品,是幼儿对外界感知的流露方式。随着幼儿升入中班,大班,家长对孩子画画的认识跟着升级,家园之间的教育理念基本达到统一。我们园的家长深深地为孩子们的美术发展水平感到骄傲,他们把孩子平时的作业保存起来,这是幼儿园时期最珍贵的痕迹。孩子已毕业的家长多次地提出幼儿园在双休日是不是可以办培训班,他们的孩子毕业后在社会上再也找不到理想的学画场所。有的地方孩子去了一二次就坚决不要去了。

我们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在孩子身上得到了验证:美术特色只能作为一种载体,目的是发展幼儿的情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感到快乐。

2、 专家的肯定

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必须得到专家的认可。我们一线的教师毕竟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缺乏,要在同行中高出一点点都觉得很难,唯一的办法:借助东风,自己使劲,做出成效,得到认可。

由于美术这一特色的特殊性,在认可的过程中,我们请了二路专家,边指导、边融入、边提升、边认可。

一路是浙江师范大学教科院的几位教授。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增强了自信心,美术特色教育的路越走越宽。美术特色课程就是前期研究课题的继续。我们计划2007年7月把美术特色课程的初稿定下来,然后在课程基础上,提升我们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并把特色课程作为美术特色教育的核心部分。这一想法,得到教授们的充分肯定。他们愿意与我们合作,将我们的课程开发作为他们课程研究的典型。

近年来,幼儿园来过许多领导同行,他们仔细深入地了解了特色教育的理论、内容后,在肯定的基础上,鼓励我们们沿着特色这条路走下去,在同行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同行专家的认可,坚定了我们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的信念。

另一路是专业美术工作者。我们聘请了原体育报总编,著名画家鲁光先生为幼儿园名誉主席。永康市文联主席、美协主席、报社总编、文化馆馆长、方岩书画院院长都是我们幼儿园的美术顾问。有人开玩笑说,永康市文化名流被大司巷幼儿园一网打尽。他们赞同幼儿园的美术教育理念,欣赏幼儿们大胆、天真的作品,很愿意为我们的美术特色教育出一点力。六年来,他们对教师们的美术欣赏水平,绘画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每年二次教师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我们都请顾问作评委,对教师们的作品一一点评。教师们亲聆耳目,受益非浅。特别是给幼儿作品的评价,起了导向作用,使教师们的欣赏眼光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全园幼儿美术作业点评中,教师们跟在顾问的后面,看着他们把一张张充满童趣、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作业挑出来,然后进行一番评论。对教师教学案例中的选材、指导,给予美术专业性的肯定。事后,老师们坦白地说:我就怕这些专家,不知他们会给自己怎么样的评价。

真正追求艺术的画家对我们的美术特色课程非常欣赏,幼儿园里常常有画家观看幼儿作品。他们认真地说,每次到过你们幼儿园回来后,自己的创作就有了一股拙味、天真,这是在任何环境都不能感受到的。

3、教师的成长

美术特色课程的主体是全体在职教师。通过开发课程这一活动,教师们的实践能力、理论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教师们的美术专业论文在县市级得奖共有六十多篇;美术教学案例十多篇在市得奖;美术课例十多篇在全国级获奖。四篇美术课例发表在《少儿美术》杂志上;三篇美术教学论文发表在《幼儿

教育》杂志上。上千幅幼儿美术作品在历届“全国少儿美术作品比赛”中获奖(全国少儿美术协会举办)。每次参赛的作品均是幼儿平时作业,一送就是几百幅,今年没有送。二十多名教师获得“突出园丁奖”,幼儿园获得“空出贡献单位奖”。在《幼儿教育》编辑部举办的“全国美术论文比赛”活动中,我园教师撰写的论文一篇获一等奖,二篇获三等奖,十几篇获优秀奖。

我们在明珠文化广场举办了永康史上的第一次幼儿美术作品展,在展馆创下了三个之最:作品最多,年龄最小,人气最旺。2002年,2006年相继出版了两本《大司巷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集》。坚持刊出每月一期的《雨丝》园报,向家长、各界人士宣传我们的特色教育,展示幼儿园的风采。

五、反思

我们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在继续。只要运行,就会出现问题,解决了问题就会有进步。在下一步课程开发中,以下几个方面已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1、美术特色课程开发中,要尽量结合本土特色。永康是一个五金之乡,五金产品琳琅满目。要通过“美术”这一载体,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培养他们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发展他们创新能力。

2、美术特色课程开发中,要溶进乡土文化。永康的文化历史悠久,民间中流传着许多有价值的艺术形式。我们要去发现它、挖掘它,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它。

3、美术特色课程开发中,拓展视野,解放观念,运用高科技手段,掌握现代美术工具,让幼儿的欣赏水平与操作技能跟上时代的节拍。

我们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解决幼儿园的问题,落脚点是更进一步发展幼儿园的特色教育,这是我们的应有之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