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清华大学考研真题 传播学

清华大学考研真题 传播学

来源:爱问旅游网


清华大学2001年新闻理论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原始新闻 2.软事实

3.达纳新闻定义 4.“有闻必录 5.新闻的半传播

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 1.网络传播是无形的国家主权。 (√)

2.对事实的逼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 (√) 3.追踪报道就是跟着权威媒体后面报道。 (×)

4.新闻自由是记者(媒体)享有报道一切事实的权利。(×) 5.新闻道德是法律范围内的善恶是非规范。 (×)

三、简述下列原理(每题10分,共30分,每题以200字为宜) 1.实现主体的客体化是客观报道的精髓。

2.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3.“政治家办报”是有报纸以来新闻工作的普遍规律。 四、综合论述题(共40分,不得少于800字) 论题:论新闻的历史价值

清华大学2002年“传播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0分,共8题) 1、信息

2、意见领袖 3、象征符

4、精神交往论 5、受众分割 6、随机抽样法

7、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 8、创新散布的决定过程 二、简答题

1、简单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 2、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的理解

三、问答题

1、奥斯楚尔在《权利代言人》提出的报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试进行评价 2、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有何不同 请指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 清华大学2002新闻理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事实的混沌 2.新闻的具象化 3.分析性报道 4.经济资讯

5.保护新闻来源权

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 1.新闻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

2.新闻的整体真实表现为全国媒介报道的真实。(×)

3.新闻传播值体现为新闻对记者的有用性。(√)

4.受检查的报刊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第三个因素”。(√)

5.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是指坚持改革方向和开放方向。 (×) 三、简述下列原理的基本观点(每题10分,共30分,每题不少于200字) 1.新闻活动受社会形态的制约。

2.新闻价值的大小最终通过报道与传播过程体现出来。 3.新闻报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四、综合论述题(共40分,不得少于1500字) 论题:新闻观与宣传观辨析

清华大学2002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新闻史 一 . 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 40 分) 1、黄远生 2、时务文体

3、新生事件

4、每日纪闻(Acta Diurna) 5、古登堡 6、哈瓦斯

7、The Yellow kid

8、 VOA 剩下三个想不起来了 二 . 简答(每个 15 分)

1.1956 年《人民日报》的改版的经过与经验

2.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三 . 论述( 30 分)

根据范长江的新闻工作实践论述作为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 2002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一、名词解释(50分)。 1.所指与能指 2.符号学 3.福柯

4.马基雅维利 5.新青年杂志

6.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7.文化工业 8.马尔克斯 9.卢米埃尔 10.莫尔斯电码 二、写作(50分)

材料是关于俄克拉荷马大爆炸事件 清华大学2002年写作与编辑试题

一、事件描写(20分,描写你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或者是一段对话或其他的事情,从中揭示出你为什么想做记者或者是想考新闻学的研究生,不得多于300字 二、场景描写(15分,描写下面场景中间的一个,不得多于200字)

茶馆、饭店、报摊、酒馆等等(大概有一二十个,我记不全了)

三、人物描写(10分,描写下面给出的人物中间的一个不得多于50字) 警察、小偷、江泽民、售货员等等

四、选择导语(5分,从下面给出的四个导语中间选出一个你认为比较好的) 内容记不太清楚了,可能是有关于发现一种稀有的恐龙化石的

五、写消息(30分,把下面给出的材料改写成一条消息,不得超过600字) 内容是有关于中国艾滋病以及打击卖血窝点的,大概有将近2000字左右

六、写导语(20分,不得多于50字)

内容也不少,具体好像是有关于国务院的一个声明,说打击犯罪是一项很艰巨的政治任务 清华大学2003年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培养”(cultivation)理论

2、议程设置理论中的“时滞”(time lag)概念 3、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

5、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罗杰斯(E.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把个体采纳创新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他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哪几类?

2、何谓“社会认同模式”?(social identification model)如何用该模式来理解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3、何谓“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试举一个应用第三人效果概念可以解释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4、什么是说服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观点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为什么过去效果研究一直占据着传播学研究的主流位置?

2、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适应受众细分的现实? 2003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一.名词解释:15选10,每题5分 1.伯尔尼公约 2.边际效用 3.法定许可 4.增值税 5.熵

6.纸草文书 7.石鼓文 8.流媒体 9.容格心理学 10.行为主义艺术 11.电影武训传 12.国民生产总值 13.意境

14.公共领域

15.乌托邦

二简答 5选4,每题15分

1.所知道的西方管理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你所知道的中国入世后传媒领域开放的项目和具体内容。 3.简述媒体伦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4.简述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

5.简述萨义德的“东方学”的基本含义 三作文 2选1

1.简述版权保护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2.简述科学技术发展对传播媒介的影响 清华大学2003年新闻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5分,共40分) 1.新闻的整体真实 2.新闻事实的意态

3.一次性媒体的直接传播 4.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 5.“Tax on Knowledge” 6.Edgar Snow 7.邹韬奋

8.“客里空”

二、判断下列命题(每题2分,共10分;对者打√,错者打×) 1新闻是重要的、新鲜的事实本身。(×)

2新闻价值是指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这类事实的特征。(×) 3马克思说,受检查的报刊和自由的报刊必然是一好一坏。(×) 4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中央机关报是延安《解放日报》。(×) 5《每日纪闻》是西方近代第一份日报。(×)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每题不少于100字) 1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2简述有关“真理标准”的报刊讨论

四、写出下列原理的要点(每题10分,共20分,每题不少于100字) 1.新闻事实都是相对的。

2.新闻道德是对记者行为的特殊约束准则。 五、综合论述题(60分,不得少于1500字) 题目:从结绳记事到网络新闻时代

——论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

清华大学2003年新闻学试题 新闻编辑与写作

1.请给下面素材写一个当日新闻导语并制定一个新闻标题(20分)

8月1日,受8号台风“桃芝”减弱后形成的低气压影响,青岛市普降特大暴雨,防汛形势严峻,青岛市党政军民纷纷投入到与暴雨和狂风的战斗中。 1日下午,狂风暴雨扑向岛城,市区10多条主要交通干道出现积水,100多棵大树被风刮倒在地,造成交通堵塞,近10条公交线路被迫停运。汛情就是战情,青岛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防汛减灾,安全生产。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惠来,山东省副省长,青岛市市长杜世成等市领导冒雨察看汛情,并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办公,指挥处理紧急情况。北海舰队,青岛警备区等驻青部队和武警青岛支队的广大官兵也奋力抢险。狂风暴雨中,当北海舰队接到防汛指挥部抢险救灾的求援电话后,

舰队首长亲自坐镇指挥,官兵们拿着铁锹,冒着倾盆大雨迅速赶到崂山北宅和崂山水库,和群众肩并肩投入到抢险救灾的战斗中。面对即墨,城阳,崂山,黄岛等受灾地区的求援,青岛警备区共出动500余名官兵,驾驶冲锋舟投入到各受灾区域。在受灾较重的毕家村,市长杜世成和青岛警备区司令员姚春阳亲临现场,指挥村民和某海防团近200名官兵在水中抢险。在即墨市,警备区船运大队派出的冲锋舟迅速救出被困在水中的20名群众。各个市区的人民武装部也火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分赴受灾点抢险。

2.假设你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根据下面选题选择5个采访对象,并用一句话说明为什么要采访他或她(10分)

“第四代领导人与面临的挑战”

3.分别找5个理由说服下列人物接受你采访(10分) 1) 布什 2) 本•拉登

4.运用新闻价值要素,选取十六大期间国内或国际媒体新闻报道中你记忆或感受最深的一条新闻报道回答(每个问题的回答不超过100字,15分): 1)这条报道的新闻点在哪里?

2)会有什么人对这条新闻产生兴趣吗?

3) 这条新闻突出运用的是哪个新闻要素? 5.设计新闻报道框架(20分)

你所在的媒体在2002年12月26日毛泽东生日这天,派你到北京采访,采写新闻特稿《天安门一日》。请选择5个不同的采访对象,并根据不同的

采访对象设计5个叙述框架或视角(整个回答不超过500字)

6.设计新闻选题(20分)

2003年“两会”将于今年春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请设计5个报道选题,并用一句话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 7.叙述短文写作(25分)

用500个字真实地叙述你遇到的最令你高兴的或者最令你烦恼的一件事情。 8.短评写作(30分)

题目:我看“三个代表”的宣传(800字)

清华大学2004年新闻理论与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点石斋画报》 2.中国新闻社 3.Edward R.Murrow 4.新闻的模态

5.新闻的心理时间 [当代新闻学原理.第四章] 6.新闻的“性质说” [当代新闻学原理.第十一章] 二、简述题

1.《反对党八股》与延安《解放日报》的关系 2.“范长江新闻奖”的由来、概况及意义 3.美国新闻史上的“Muckraking”运动始末 三、写出下列原理的要点 1.新闻真实具有四维空间

2.新闻记者肩负高度的社会责任 四、论述

“三贴近”与记者的受众意识

清华大学2004年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 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symbolic reality) 2、 有限效果模式

3、 宣传策略中的“洗牌作弊法”(card stacking)

4、 “基本群体”(primary group) 和“参考群体”(reference group) 5、 媒介间议程设置(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施拉姆是如何概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 2、流言及其传播特点是什么?

3、在对科学发现及从中得出的概括进行评价时,会涉及到研究的有效性(Valid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问题。请解释一下“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4、“消息来源的可信度”与“人们对该消息的相关意见的同意程度”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不同社会制度下,媒介控制的方式和机制有很大差异。试以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环境为背景,对某一中等城市一家综合性日报进行控制分析,即分析其办报活动可能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2、应用有关传播学理论或概念,分析2003年春季非典期间,我国报纸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手机短信在不同阶段的传播特点。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004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一 名词解释 14选10 每个7分 1 四库全书 2 社会化

3 索绪尔语言学 4 无意识

5 恩格尔系数 6 风险投资 7 新左派 8 行为艺术 9 羊皮书 10网络广播 11仲裁 12机顶盒 13曾候乙竹简书 14知识产权

二 问答 3选2 每个20分

1 阐述对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边缘文化的理解。 2 中国传媒的准入政策

3 以网络论坛为例,阐述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解。 三论述 2选1 。40分

1 媒介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搏弈 2 试叙电脑游戏的类型及发展趋势。

2004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编辑与写作专业试题

一、叙事短文写作(40分)

1、用300个字真实地描述一下你今天在考场的所见所闻(20分)

2、回忆你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段对话,并将这段对话记录如下(不超过200字,20分)

二、假如你是新华社或中央电视台记者,根据下列选题选择5个采访对象,并给每个采访对象提两个问题(50分)

1、大学生就业难

2、日益严重的北京交通拥堵问题 3、中国的艾滋病与安全套 4、朝核危机与中国安全问题 5、该不该发掘秦始皇陵

三、根据下面素材写一条当日新闻标题(10分)

(具体的材料是jpg的图,我不知道怎么上传,有想要的,请通知我,会用邮箱发给你) 四、根据下面素材写一条当日新闻的导语和新闻标题(20分) (材料也是jpg图片格式)

五、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条当日消息(不超过500字,30分) 清华大学2005新闻理论与历史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40分) 1、 意媒

2、 事况真实

3、 负面报道

4、 新闻记者的五个根底 5、 6、 7、 8、

“三S” news-letter 张季鸾 REUTERS

二、简要叙述或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国新闻史中“改良派”与“革命派”报刊论战的过程。

2、 “New World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Order”运动为什么沉寂? 三、写出下列原理的内容要点(每题15分,共30分) 1、 任何新闻都必须有意义。

2、对新闻报道的“透明度”要做具体分析。

四、就下面题目写篇短论文(50分,不少于1500字) 重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意义

清华大学2005年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试题

一、 简答题(共80分,每题10分)

1、 你如何认识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和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的异同? 2、 “上限效果”之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3、 请举例说明渠道容量(channel capacity)的含义。

4、 你如何理解“信息来源可信度”与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

5、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网络论坛中的舆论现象?为什么?

6、 新闻的散布(diffusion of news)创新散布(diffusion of innovation)有何异同? 7、 举例说明说服有哪些技巧。 8、 什么是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二、 论述题(70分)

1、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媒介属性与媒介的社会功能?(15分)

2、 试述当今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提出了哪些理论课题?(15分) 3、 请画出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并阐释其含义。(20分)

4、如果现在你受一家电视台的委托,了解对付费电视的接收程度,你会怎么做?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此外,请根据你对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的了解,对付费电视在我国的推行前景作一分析。(20分)

清华大学2005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试题

一、 简释(选做12题,请在答卷上标明题号。每题5分,共60分) 1、 儒释道 2、 胡风 3、 熊市/牛市 4、 行政许可

5、 原型(Archetypes) 6、 拉康(Jacques Lacan) 7、 博客(Blog) 8、 宋明理学 9、 价格弹性 10、 注意力经济 11、 半岛电视台 12、 GPRS

13、 印象派艺术

14、 隐私权

二、 简答题(选做2题,请在答卷上标明题号。每题25分,共50分) 1、 世界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哪些对本国文化的保护措施? 2、 英国BBC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在体制上有什么异同?

3、 网络上的即时通讯软件给人们的传播行为带来了什么变化? 三、 论述题(40分)

内容为王

清华大学2005新闻编辑与写作题

一、阅读下面两篇报道,为它们各编辑一个新闻标题。(12分)

1、近年来,进口“洋垃圾”导致的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倒卖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及进口废物批文的现象较严重,部分省市进口废物的实际量大大超出批准量。环保总局日前表示,将采取措施加强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规范进口废物的审批,并对7种废物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下了禁令。

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限制进口类废物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今后禁止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下列7种废物:熔渣、浮渣,氧化皮及其他废料;废汽车钢铁压件、以回收钢铁为主的废五金电器;沉积铜(泥铜);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等(包括废游戏机);以回收铝为主的废电线等;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含五氧化二钒大于10%的矿灰及残渣。

各级环保部门将严格审查加工利用单位的进口废物申请,在考查各加工利用单位的年加工利用能力和实际生产状况后,省级环保机构提出加工利用单位的年度审批总量原则上不超过其上一年度的实际进口量;对加工利用单位的利用能力和利用情况、污染防治措施要开展经常性检查。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单位必须限期整顿。废物进口口岸的审批将实行就近原则,每份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对应的进口口岸只能是一个。

2、今天于上海杨浦区殷行路某工地出土的一具明代女尸今天被移至上海科技馆标本楼保存。

据考古专家透露,这具距今四百余年的古尸能保存到今天依然完好,是因为其墓穴内牢固的糯米汁和石灰灌浆隔绝了湿气侵入。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是一个双穴墓,西侧棺木中的女尸完好,而东侧棺木中的古尸已完全腐烂。女尸头朝北,脚朝南,身长约一米五,头、身、腿、脚保存完好,头发花白,面部安详,肌肤虽为黑灰色但仍有弹性,牙齿没有一颗缺失。

专家说,古尸移至上海科技馆标本楼后,将再次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专家将首次使用代号为“NWJ”的新型药剂,“NWJ”是上海科技馆标本养护专家张富强历时三年研究的特种防腐剂,它的防腐机理是抑制霉腐细菌的活性,遏制其分解有机物质的能力。张富强此前曾以新鲜肉皮进行过长达三年的实验,结果在恒温、恒湿环境内,涂抹“NWJ”的肉皮没有任何腐烂迹象。 二、围绕以下提供的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58分)

1、今天上午10时,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假设你是一名前来采访的记者,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15分钟,你得到了下面这篇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的讲话稿,请你认真阅读后拟2个问题,准备向朱庆生提出。(8分)

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很高兴能在这里同新闻界的朋友们见面。首先,我代表卫生部感谢各位对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近70%的人生活在农村,能否解决农民的看病就医问题,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2002年10月,中国政府作出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明确要求各地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本着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公开透明、真正让群众受益的原则,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基本做法是,自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按每人每年10元(部分东、中部地区稍高)缴纳合作医疗资金,同各级政府每年每人补助的20元一起形成合作医疗基金,储存在县(市)国有商业银行或信用社的财政基金专户内;参合农民每次到县(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凭合作医疗证可直接按比例报销部分医药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将为农民报销所支付的资金数额以及相关凭据,定期报到县(市)或乡(镇)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经县级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审核并开具申请支付凭证,由代理银行或信用社直接将资金转入有关医疗机构的银行账户,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 从去年7月以来,各地按照中央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了试点活动。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310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农业人口9504万人,实际参合农民6899万人,参合率为72.6%。全国共筹集资金30.2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15.01亿元,农民个人缴费10.88亿元,集体和其他社会赞助4.32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4194万人次的医药费用得到报销,报销金额13.94亿元,占筹资总额的46.14%,其中,住院医药费用平均有27.25%得到报销。

试点工作一年多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开始形成,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二是试点地区农民就医状况有所改善、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有所缓解。三是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条件有所改善、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有所加强,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试点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有些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认识不足,存有疑虑;二是许多试点县(市)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简便、有效的农民缴费机制,一些地方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还存在一些潜在危险因素;三是一些试点地区制订的试点方案还不够

科学、合理,影响了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四是一些农村医疗机构服务不规范,药品价格偏高;五是合作医疗的管理能力薄弱。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重点采取以下策略与措施:

1、在总结一年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扩大试点,不断积累试点经验,完善政策,加强制度建设,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打牢基础。

2、大力开展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消除农民疑虑,动员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通过实践逐步调整和完善试点方案,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4、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保证合作医疗资金安全。 5、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

6、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工作刚刚起步,还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试点工作,并不断总结、完善、推广试点经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会逐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农民会逐步从中得到实惠,有利于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你打算围绕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这一话题做一篇深度报道,请你就以上讲话稿所提供的信息,选择你认为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角度来制定一个报道选题,并说明选择该报道角度的原因,不要超过100字。(9分)

3、基于你的选题,你计划专访哪5个人?分别在50字内阐述清楚你选择这些人的理由。此外,请你为每位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25分)

4、请你就以上讲话稿所提供的信息,从另外的报道角度再制定两个不同的选题,并对这两个选题所针对的受众群体分别用50字左右做出简要的分析。(16分)

三、根据上面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的讲话稿,写一条当日消息,须有新闻标题,字数不超过500字。(注意,不要在电头中泄露你的真实姓名。)(20分)

四、选取下列人物中的一个,运用新闻写作的技巧,通过细节描写和直接引语,勾勒出他或她的形象,字数不超过500字。(注意:用第三人称写作)(25分)

自行车修理师、公共汽车售票员、理发师

五、阅读下面这条新闻,写一篇短评,字数不超过900字。(35分) 教育部要求将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吕诺、张宗堂)教育部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2004年起要确保在地方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即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中等职业学校4至6课时;普通高等学校应开设专题讲座或将其内容纳入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每学年平均课时不少于1课时。

这是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中提出的。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29日在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中指出,近年来,教育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发出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普通高中必须向每一位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到2005年使发放率达到100%;2005年底前要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师资和校医进行一次轮训;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要根据师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无偿献血等相关知识的科普读物,到2005年配置率要达到80%以上;学校校园宣传栏中应设有相对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园地,到2005年宣传园地的设置率应达到70%以上。

据陈小娅介绍,教育部进一步规范了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内容。教育部制定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初中以上学校必须将预防艾滋病教

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明确了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措施与技能、艾滋病的危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等;高中和大学阶段教学目标是在初中、高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的流行趋势、艾滋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危害、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与艾滋病、无偿献血知识、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与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相关的责任感教育、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以及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相关政策等。 清华大学2005英语新闻编译试题

Ⅰ.Write a lead for today's news story based on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30分)

11月22日下午,刚刚抵达哈瓦那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举行会谈,双方对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表示满意,决定共同努力,进一步扩大两国的友好互利合作。

胡锦涛表示,为使中古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发展,我们建议:一、加强相互交往,推动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长期稳定发展。充分发挥两国现有的政治磋商、经贸混委会、科技合作混委会机制,保持和扩大两国政府、议会、政党的交流。鼓励两国民间团体、高等学院和机构建立直接联系。双方互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月或文化周等交流活动,促进相互学习。二、深化互利合作,从战略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古巴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海洋水产业条件优越,生物技术相当发达,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两国开展合作和进行投资的有利条件。我们可开拓思路,拓宽合作领域,促进共同发展。三、在国际事务中加强磋商协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两国元首就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交换了看法。卡斯特罗特别提到古巴自2000年以来先后从中国购买了130万台彩色电视机,质量很好,希望继续进口100万台。胡锦涛表示中方将提供买方信贷予以支持。

两国元首相互通报了各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胡锦涛介绍了中国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卡斯特罗对此表示了极大兴趣,认真听取介绍并不时就有关问题进行询问。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植物检疫合作协定、生物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教育交流协定等多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Ⅱ.Write a lea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30分)

U.S. Secretary of State Colin Powell was interviewed by British newspaper reporter Robert Smith. It was the first interview by a British reporter since Bush won the re-election. The interview took place on Tuesday morning at the National Press Club in London. Powell told Smith that President Bush has a fresh mandate from his re-election and “will pursue an aggressive foreign policy” to secure the safety of the Americans.

Ⅲ.Write a news story of today (no more than 5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40分) 离河南县级市新密还有十几公里,就看见远近一座座矿山笼罩在微黑的烟雾中,每隔三五分钟几辆满载着煤炭的大型货车沿省道而出,路面上永远粘着被轮胎碾碎的煤渣稀泥。这是一座典型的由煤炭左右经济命脉的城市。与10月20日矿难发生前的热闹运输景象不同,道路两旁,救护车、抢险车、遇难家属搬家的货车夹杂着花圈和哭泣的人群。截止记者发稿时止,持续了11天的抢险工作还在继续,141名遇难矿工升井,另有7名仍然深埋井底。

大平煤矿位于新密市和登封市交界处,是国营企业郑煤集团下属的主要矿区之一。比起矿区曾经遍地开花的小煤窑,国有矿的安全系数一直对矿工有相当的号召力——即使在头几年“挖得

越多越亏”的不景气年头,矿上职工也有两三千人。而今年从年初到现在,每吨煤从200元一路涨到300元的好势头让矿工们“终于赶上了好日子”。就在两个月前,矿上还新添了不少人手。开足马力运转的矿井下,毁灭性的灾难看似意外地发生了

10月20日,星期三,十天轮班的最后一日。矿工们下井是三班倒,早上8点到下午16点一班,16点到夜里24点一班,最后一班再从零点接到早晨8点,十天一轮。夜里22点47分,离上16点班的400多名矿工下班只有一个多小时了,一些干完活的工人或想早些休息的人陆陆续续上井了。

灾难来得似乎并无征兆。“嘭地一声巨响,炸药库的大铁门砸下来了!”突然之间,像被一阵狂风扫过,眼见着1.2米宽的铁门和砖墙一起向内倒下,“发放桌、机器台一下子吹没了”,“我意识到是瓦斯爆炸!”被响声震蒙的张黎明(化名)正坐在炸药库铁门旁的操作舵里,两米高、9平方米见方的这一小块房间没有和井底巷道直接相连,张黎明和身边的同事鲁明(化名)在不知不觉中躲过了刚才致命的冲击波。

似乎在看见被摧毁景象的同时,照明系统全没了,张黎明说他本能地抓起旁边的电话,发现“通讯系统也没了”。两人借着各自头顶矿灯的一束光线,拼命地向外跑。浓烟顿起,呛得人快要窒息,捏着鼻子,猫着腰,感觉脚底煤渣和水沟流出来的水混成了稀泥,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摸。炸药库所在的巷道离通往主巷道只有70米距离,张黎明跑出来才看到,两层相隔2米的铁栅栏门都倒了,40米外的第一道厚铁门也被击倒。

井底通道瞬间变成了一条条死亡隧道。第一个跑出来的张黎明盯着黑幽幽的主巷道,巴望着再多看见几张逃生的面孔,可是接着,“嘭”,第二声爆炸响起;五六分钟后,他听到第三声响。十几分钟时间内,西面井田逃出的三四十人汇集到了候笼室,没人出声,很多人悲戚地闭着眼,等着惟一的上井通道——罐笼恢复通电。并未发生爆炸的东面井田只有16平台的人被冲击波击伤,其余人安然无恙。于是在突然而至的灾难中,298人提前升井或成功逃亡,而西头“将近150个兄弟就没了”。(1090字)

Ⅳ.Rewrite the following news commentary into English(50分)

2004年8月19日,1000多名志愿者走上街头义卖《新京报》,所得报款全额捐赠中国青基会,用以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入学。明天,这个活动还将继续举行。这是本报与中国青基会、北京青基会共同推出的“希望工程——寻找京城失学的农民工子女”公益助学活动的一项内容。 推动弱势人群生活状况的改善,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这是我们一直倾力而为的。但对于媒体来说,关注弱势人群无疑是一个比较沉重的主题。在北京这个高速发展的繁华都市中,每天有着太多的新鲜事和时新话题,它们有着太强的力量自己“闯”到版面上来,何况,对于一家报纸来说,还有着都市读者的兴趣需求与媒体竞争的压力呢。

然而,在千万读者的反应中,我们感到,坚持这个主题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是一个有良心的城市,人们除了关心那些符合“人咬狗”标准的新闻(从一定意义上,它是规律,而不是嘲讽)外,还关心那些不构成一般新闻标准的弱势人群的生存,因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或者,刚从外地来到我们身边。这种关注不是新闻的标准,而是良心的标准,不是新闻的规律,而是良心的规律。社会良心真实地存在于北京人中间,媒体选择的主题只不过是对良心的反应。

但是,媒体的责任,不应该止于被动的反应。许多时候,弱势人群的生存,不会自己跳到新闻中来,不会构成新闻事件。因此,媒体有责任主动地发现和反映他们的生活,并推动社会关注。这是人们应该知道的事情,它们是我们完整的生活信息、社会信息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媒体报道,人们对自己城市的了解就是缺损的。在这个意义上,报道、评论和媒体直接参与组织活动,都是平衡和强化信息传播的手段。

媒体的报道也意味着树立一种价值判断:这些是重要的。马克思新闻生涯中写的《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有这样一段话:“要是个别的人,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居民成了某种异常可怕的灾难的牺牲品,而又没有人来谈论这种灾难,没有人把这种灾难看成是一种值得分析和讨论的现象,那

么,受难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别人无权谈论这个问题,那就是别人认为这个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的说法是无稽之谈。”这一段话所揭示的新闻传播规律与接受规律,非常耐人寻味。往深一步想,媒体是否报道,不仅影响着当事者的价值判断,而且影响着“别人”——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媒体对弱势人群报道、议论乃至亲身投入改善他们状况的社会活动,都不是为了赚取眼球和作秀,而是与读者一起确认一种价值判断:这些事是重要的,那些人是重要的。在现代都市,人们被职业、阶层和不同的居住环境分隔着。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者,是把分隔的人们重新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对于分散和分隔的人们而言,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它是人们自己良心的象征。(710字)

清华2006年新闻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50分) 1、“开元杂报” 2、“红中社” 3、“四不主义” 4、NHK 5、CNN

6、跨空间传播 7、受阅叛变律 8、新闻的建构 9、高级报纸

10、葛雷斯姆定律

二、简述下列论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2、五四时期新闻学的发轫 3、新闻真实的三种状态 4、新闻传播的负面效果

5、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

三、论述题(50分,约1000字左右) 题目:从苏联解体看新闻的政治功能 清华大学2006年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一.简答题( 15*6,共90分) 1.你怎样理解媒介环境?

2.什么是科学研究的经典模式? 3.“系统”有哪些特征特征

4.网络,手机,博客等新媒体的特点.

5.谈谈“认知不和谐理论”

6.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调查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二.论述题(20*3,共60分)

1.你认为当今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哪些新的变化.

2.面子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有很重要的影响,面子也是一种文化.试用传播的角度分析面子问题及其影响.

3.用传播学的角度谈谈超女现象,标题可自拟. 2006年文化与传播综合知识

一.简释(选做12个,5*12,共60分) 1.天人合一

2.孤岛时期 3.自然垄断 4.倾销

5.福特主义

6.德先生赛先生 7.完型心理学 8.ISP

9.间离效果 10.公共电视台 11.文心雕龙 12.埃米尔.涂尔干 13.WiKi

14.四十二行圣经 二.简答题(选2)

1.美国FCC对电子媒介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传播业的主要经济特征 3.BT和电驴下灾的相同和不同 三.论述题 创新之本

清华2006年新闻编辑与写作试题

一、选题策划题(40分) 1、根据下面这个统计图表,你要做:1、策划一个深度报道选题,并阐述你选择这个选题的理由(10分);2、根据报道选题,策划5个采访对象人(10分);3、分别给每个采访对象设计2个问题(20分)。 二、当日消息写作题(30分)

2005年11月30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从发布会上你得到以下两份材料,请根据这些信息写一条当日消息,要求有新闻标题,字数600字。(注意:不要在电头中暴露你的真实姓名)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高强发言稿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一、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到民族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兴亡。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各级政府应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艾滋病防治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组织各部门、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加强教育,立足预防,坚决遏制艾滋病蔓延势头。

第二、中国政府对防治艾滋病已经做出了以下郑重承诺:

1、各级政府要建立防治艾滋病协调领导机构。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

2、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有效遏制艾滋病经采供血传播。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由1998年的22%上升到2005年上半年的94.5%。

3、制订并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保护艾滋病病人合法权益,有效进行医疗救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防止艾滋病传播。河南省在艾滋病重点村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政府帮助修一条路、建一个小学、设立一个养老院、建一个卫生室、打一口清洁水井,并组织上千名干部、医生进村入户,负责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

4、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卫生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进村入校活动”,为全国74万个村、5万个居委会、2100所大学和9万所中学发放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宣传海报。卫生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在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妇女、青少年“面对面”防治艾滋病宣教活动和“青春红丝带”行动。12月1日,我们还将正式启动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

5、加大防治经费投入。中央财政专项防治经费由2002年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亿元,主要用于艾滋病筛查、宣传教育活动、艾滋病患者医疗救治、高危人群行为干预等方面。地方财政用于艾滋病防止经费也大幅度增加。

6、加强疫情监测。在既往参与过有偿供血的人员、强制戒毒人员、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中开展艾滋病筛查,完成了200多万人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阳性者4万多人,对其中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及时开展了抗病毒治疗。国家级艾滋病监测点由2003年194个增加到2004年底的247个。

7、推广行为干预和综合预防措施。卫生部、人口计生委等6部门制订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实施办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成立了2686个“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对高危人群开展预防干预工作。卫生部、公安部等部门启动了美沙酮门诊和清洁针具交换试点。

第三、做出的承诺必须履行。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实行艾滋病防治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地方各级政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责任目标、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凡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四免一关怀”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的,应进行批评和问责;对隐瞒疫情、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部委领导对各地工作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2005年,卫生部组织制定了《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2006-2010年)》,已报请国务院审核下发。《计划》明确今后五年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总目标:到2010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控制在150万人以内。卫生部还起草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已上报国务院审批,《条例》规定了各级政府防治艾滋病的责任,明确艾滋病感染者的权利和义务。卫生部还会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专家对当前中国艾滋病疫情再一次进行了评估。目前专家正在对疫情评估结果进行最后论证。这次疫情评估结果将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状况,我们将及时向社会发布论证的结果。

国务院前天召开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在网上向社会直播。网上直播国务院召开的工作会议,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展示了中国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的公开透明的态度。会议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几个重点:第一,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防治艾滋病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开创防治工作新局面。第二,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防控艾滋病的良好氛围。第三,切实加强监测、检测工作,及时发现患者。第四,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有效救助措施,维护艾滋病患者合法权益。第五,进一步落实行为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第六,反对社会歧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我们相信,在国际组织的帮助下,经过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艾滋病在中国流行蔓延的势头一定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2、新闻背景:中国艾滋病防治政策发展历史

作为对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的反应,国家于1986年成立了国家AIDS委员会;1987年,制订了国家AIDS预防和控制规则。

199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了AIDS预防和控制中期规划,该规划既符合艾滋病全球控制策略,又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合中国特点的修改。这项规划分为一个国家总体计划和13个

省级计划。199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支持了艾滋病预防控制相关政策和相应措施研究项目,研究项目通过卫生部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合作实施。

1994年12月,在世界艾滋病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签署了艾滋病控制的“巴黎宣言”,在政治上作出了承诺,支持全球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1995年,经国务院同意,由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加强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预防HIV/AIDS的几项关键性措施,列出了今后AIDS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建议中提出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的新的国家AIDS控制委员会,代替原国家AIDS委员会;在预防医学科学院创建全国AIDS控制中心。

1996年,将AIDS预防和控制纳入第九个五年计划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远景目标规划。10月,新的国家艾滋病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1996年起,中央财政设立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拨款力度逐年增大,由每年500万人民币增加到每年1亿。2003年,投资100多亿,加强传染病医疗救助体系建设。

1998年由国务院下发《中国防治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2001年下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分别提出了2002年、2005年和2010年的防治工作目标。

200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四免—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中国政府于2004年2月成立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国艾办下发《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方案(2004—2008年)》,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004年3月,《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艾滋病防治的重点策略和工作领域,特别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和明确责任务、加强监测和信息系统、实施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开展治疗关怀和救助、增加投入和加强国际合作。7月,温家宝总理发表了《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署名文章,进一步强调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针策略,中央财政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2004年,各部门纷纷出台配套政策。 三、叙事短文写作题(30分)

请运用新闻写作的技巧,叙述你做过的最骄傲的一件事,要求有细节描写和直接引语,字数400字。

四、评论写作题(50分)

请写一则短评,题目是《媒体与谎言》,字数800字。 清华大学2007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新闻与传播学专业题 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30分) 1.新闻伦理 2.话语分析 3.《民报》 4.炉边谈话 5.党报体制 6.媒介效果

二、简答题(60分)

1.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2.1998年“德拉吉报道” 3.何谓大众媒介的功能分析

4.“假事件”的产生及报道后果

三、论述题(60分) 1.新闻选择的标准

2.网络时代受众的变化

2007年新闻与传播的业务题(传播B卷) 一、名词解释((共12题,选作10题) 1.P2P技术 2.释迦牟尼 3.存在主义 4.索绪尔 5.回归分析 6.财政收入 7.BSKYB 8.大跃进 9.社会主义 10.创意产业

11.隐私权 12.垄断竞争

二、简答题(50分,选做2题)

1. 怎样消除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定量分析的局限性?(大意)

2.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为媒介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

3.电视toupai采访会带来哪些媒介伦理问题?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下,你怎样看待电视toupai采访? 三、 论述题(50分) 和谐文化

清华08新闻传播史论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第一时间 2.新闻事态 3.美联社

4.《新生》周刊 5.第三者效果

6.认知不协调理论

二 简述(每题15分,共60分) 1.《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2.爱德华•默罗的记者生涯 3.新闻整体真实性的三种类型 4.简述媒介分类方法

三 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 结合案例分析报业中的葛雷斯姆定律 2. 谈谈1980年以来媒介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清华08新闻传播业务B卷(下午)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选做10题,共50分) 1.风险投资 2.徐光启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米歇尔•福柯 5.民事诉讼 6.开放式基金 7.阿波罗13号 8.“东方主义” 9.公共财政 10.恩格尔系数 11.FCC 12.新左派

二 简述(每题25分,选做2题,共50分)

1.什么是娱乐?什么是娱乐低俗化?大众媒体应当提供怎样的娱乐? 2.媒介有那些伦理?主要有那些媒介伦理问题?

3.蓝海战略,长尾效应等经济学理论对传媒经营管理有何启示? 三 论述(50分) 文化软实力

2009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美国的报纸《纽约太阳报》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主流媒体

4、媒介公信力 5、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6、虚拟社群(Virtual Community) 二、简述(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全球混乱理论” 2、试析“人肉搜索”

3、举例说明新闻报道与新闻传播的区别 4、试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础 2、论媒介融合的趋势

2009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0分) 1、现象学

2、自由主义理论 3、宪政 4、白话文运动 5、创意产业 6、刻板印象 7、符号学 8、魏晋风度 9、风雅颂 10、要素市场

11、4P营销理论

12、次贷危机 13、后现代主义 14、CMMB标准

二、简述(每题25分,共50分)

1、中国传媒业对外资进入有哪些主要规定? 2、“四级办电视”政策对中国电视行业有哪些影响? 3、“时代华纳”的近期发展体现了哪些战略思维(思想)? 三、论述(40分) 文化软实力 试一: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宣传技巧中的“证词法” 2. “新新闻主义” 3. 范长江与《西北通讯》 4. 李普曼 5. 休眠效果 6. 索绪尔 二、简答题

1. 新闻专业主义及其要点

2. 新技术条件下的主动受众(积极受众) 3.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4. 麦奎尔传播理论主要类型与层次 三、论述题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 2. 哈贝马斯对传播学理论研究的主要贡献 考试二:新闻传播实务 一、名词解释

1.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 电影产业链 4. 自媒体 5. 意识形态 6. 六度分割 7. HII指数 8. 蓝海战略

9. 结构-行为-绩效分析体系 10. 要素市场 11. 原型理论

12. 社会性网络化服务 二、简答题

1. 当前中国视频网站商业经营模式主要有哪些?将来将有哪些新的变化? 2. 制播分离对广播电视产业的影响 3. 我国报业集中化的情况分析

糊金铭 2011-4-14 18:26:30 23947273加这个群

糊金铭 2011-4-14 18:38:02

这个是清华考研群,里面都有的,参考书有7本,清华大学2009年新闻传播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 新闻传播学 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新闻学概论》 刘建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 《转型中的新闻学》 李希光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年版

《麦圭尔大众传播理论》 麦圭尔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全球新闻传播史》 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佛林 华夏出版社2000 《中外广播电视史》 郭镇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862新闻传播业务

考查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不设参考书目

糊金铭 2011-4-14 18:38:53

11年就没有参考书了,不过还是那些东西,考清华最重要的是真题,我传一份给你,真题研究透了就能拿高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