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消失的桥

消失的桥

来源:爱问旅游网
消失的桥

绍兴城有几座消失的桥。

小时候和大人一起逛街时,我始终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大人们往往把胜利路和解放路交界的地方叫水澄桥,把解放路国商大厦门口叫清道桥。然而,这两个地方,只是车水马龙的马路和两边的高楼大厦,根本看不到河流,更不用说桥了。问大人,大人也说不知道,说反正大家都这么叫。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直到学习了历史和社会知识,学会收集相关的资料,探寻身边的历史,才解决了“消失的桥”之迷。原来,这里真有桥消失了。

我们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490年句践采纳范蠡的建议在此地建城,距今已2500年的历史,和苏州一起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城址未改变的两座城市之一。绍兴城到秦朝的时候属于会稽郡山阴县,南朝时,山阴县分设为山阴、会稽两县,以府河为界, 同城而治。今天的解放路,就是当年的府河,府河从南门流入,经大云桥、清道桥、大江桥,折而向东,经香桥出昌安门,北流入三江口。河西属山阴,河东为会稽。现在,大云桥和大江桥现在都还在,但应该已不是夕日的模样。因为,老百姓中有句谚语:“山阴不管,会稽不收”,说的是府河桥上发生案子,两个县相互推卸责任的典故,可见以前的府河桥应该是跨府河而建的石桥,和现在的桥是不一样的。这条府河流淌了2000年,到了20世纪70年代,府河受污染变黑变

臭,同时为了拓宽道路,有关政府部门拆房和填河,将府河大江桥至大云桥一段(约占府河全长的三分之二)填平,改为路下涵洞。于是,清道桥、水澄桥都消失了,只在口头上还保留了原来的名称。

水是绍兴城的魂,桥是绍兴城之灵,消失的还不仅仅是这两座桥,消失的是绍兴的灵魂。据记载,清朝光绪年间绍兴城内有河道二十九条,一河一街,街随河走,桥连街路,“古城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就象七年级课本中介绍的,傍水而居,水城风光。但是,短短几十年内,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街河、小桥、台门和青石板路被夷为平地。光绪年间,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了,减少了80%。今天我们不论走在最繁华的解放路还是中兴路,或者在城市广场游玩,都很难领略到小桥流水的水乡风情了。

桥是绍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绍兴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是绍兴文化中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是绍兴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是生产力,保护绍兴的桥,就是保护绍兴的文化。但如何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确实是一个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交通的发展,环境的恶化,导致填河改路,水城风光渐渐失去。而其中绍兴齐名的苏州,及时采取在城的外围建设新城,因此保留了旧城大部分水道和古典园林景观,使得苏州在1997年申请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这给绍兴很大的启示。

绍兴的古桥不能再消失了,解放路的今天,不能成为绍兴的未来。幸运的绍兴还保留不少的桥,例如近800年的风风雨雨八字桥等,这

些绍兴的宝贵财富。政府应该切实加以保护,增加投入资金,如果有可能应恢复其历史的原貌,将绍兴文化根脉传承下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