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众多的花草中,我是独爱兰花的。唐彦谦的“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花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在其中我们依稀见得兰花的清新颇俗、幽香与纯洁。但其实我爱兰花的原由却不只在于此。这样的论断我想终究会被那些酷爱兰花却懂得如何挑选奇花异草的名流们所唾骂的。毕竟,他们形容兰花如何奇异的赞誉已近乎专业,并以形容“捧心”,即花瓣的为其最。什么柔软、光洁如蚕蛾之皮肌,又如观音捧、剪刀捧、蟹钳捧,更有绿胎素、黄胎素、桃腮素还有白素、红素等等,真是举不胜收。我为我所爱的花种有这样的“美其名曰”而沾沾自喜,或许沾上这些人的光环,也会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懂兰的名流了。
因为此,我也毫不吝啬的又是买兰盆,又是买兰花,回来后又小心翼翼的种兰花,并严格按卖兰人所言的那样:兰盆下三之一为细碎石,上三之二腐质土,兰花浅栽,她还再三叮嘱我“干兰湿菊”,要我少浇水,我都依依照做了。栽好后,看上去,果然是清风摇翠、凉露滴玉,很是美丽。我将它置于床前,朝夕观看。可看的久了却也渐渐发现,兰花的美似乎被它异样的平静所遮掩了,我更加体会不到它的淡雅和幽香,于是又将它移至前阶的花台旁。虽如此,可每天还是要看它三回四回,它和在床前时一样,静静的呆在那儿,无声无息,淡雅和清新倒是见了,唯有花香却不见一点痕迹,仔细一看就连苞也无一个,我对兰花的热情降到低谷。真有一段时间,忘记了这株兰花还在阶前。
直到一日,已是秋日,天气已见清凉。南面的山坡上乌云密布,陡来的狂风沿城河而上。被狂风卷来的泥沙打在前面白桦树上,吱吱作响,几片黄叶飘飘落地。隐约听来几声雷声。我知道将会有一番狂风暴雨,心里不由的紧张起来,带着这样的心情,已将测流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依在栅栏前,呆呆的看着大河,静静的等待洪水的到来。不久,大雨便从南面山坡跚跚而来,紧张的心情再次由然而生。我明显的感到在应对工作时是决不允许有如此紧张的心态的。但我也明显的有着这样的心态啊!而且伴随着雨势的增强而加强。我快速的回忆是否还有什么工作没做好,才至于有如此的心绪,但一切都已做到。我找不到形成这种紧张心绪的原由了。
一阵的烦闷,总觉得有什么虚无飘缈的事会发生,弄的自己心神不定。就在这时看见那株兰花依然静静的呆在风雨中,我猛的跑下楼将它移至避雨处,但兰盆内已积蓄了大量雨水,我心疼的将雨水倒出,希望兰花不要被旱死。我也因此而又将它移至床前,看着它依然的静寂,依然的没冒出一个新芽。我的心情也随着它的安静和一陈不变而显得平静起来,而这时依然狂风大雨。先前的紧张在这样的平静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现在仔细想来,下雨就等它下吧,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有一个量变的过程,落雨并不就立刻涨水,就是涨水,我们也能有计划的将应做的工作做好。其实也没什么好紧张的啊!我在想,先前的紧张心绪其实主要源于自己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在意志中占了主导地位,而使自己无法从现实中具备理解现实的能力。而兰花的一陈不变和静寂伴随着我从夏天到秋天,从而也渲染了我平静的心境,使我随时有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一切实践,并将我的主观方面与现实达到了统一。
因此,我对兰花的爱其实就是我在希望它成为奇花异草而它却始终一陈不变的矛盾中所领略到的“心静自然宁”的心态。心静才能唯实,心静才能不断的学习。就因为此,兰花为我付出太多了,那场雨水毕竟使它枯黄了,看来沾上那些人的光环,我最终却也不会是一个懂兰的名流的,不然兰花也不会枯黄了。 (会理站7月份稿件) 2005.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