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中涉及的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规划廊道的整体环境影响、相关规划的环境 协调性分析、环评指标体系、规划方案调整等核心问题进行剖析与探 讨,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规模没有环境制约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规 划布局是其环境影响的根源、对其两侧土地利用规划的累积或整体影 响是其具体表现的观点。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法 自2003年9 污染物削减达标的能力相对照。这 月1日施行以来,城市轨道交通规 样分析计算的结果是城市轨道交通 划环评工作正呈整体推进态势,在 规划的规模总是适宜的,应该说就 环境保护部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目前的认知水平,这样的结果是可 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管理政策的推 信的,也就是说,在满足城市一定 动下,近年来编制的城市轨道交通 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客流量 规划全部开展了环评,中铁第四勘 需求、财政供给能力、建设管理能 察设计院承担了近l 0个城市轨道 力等规划技术条件下,经规划技术 交通规划的环评工作,在这些环评 人员科学计算得出的城市轨道交通 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体会,在 规划规模,在环境方面没有限制性 此探讨。 因素。 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模 的环境合理性 为此,建议归纳研究、回顾分析 已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报 告书,若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规模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提出 的环境合理性已形成共识,在今后 的线网规模分为3类:远景规模、 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中可予以 远期规模、近期规模。主要是根据规 简化。划年度内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交 通需求确定的。规划规模的环境合 理性的判定标准是规划实施后资源 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的环 境合理性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一般分为如 环境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应满足 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要求,目前 下步骤: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综合 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报告 交通规划、客流量需求分析等确定 书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分析计 规划规模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实施后土地资 一提出规划线网方案 规划线网方案评价、提出推荐线 源占用数量、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数 网规划一一线网规划的实施次序和 量、污染因子(噪声、振动、污水) 时序、提出线网实施规划(近期建 排放强度、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替代 设规划)一一分析线网实施规划中 量,并与同期城市供给的资源数量、 各线路的功能、走向、系统制式、敷 王忠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工程设计研究处,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武汉450065 ●珍MODERNURBANtRANSIt 2/2010坝代幢市辄匿交通 设方式、站点设置、交通节点及换 并未同步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 点包罗万象,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乘枢纽设置、车辆基地和主变电所 使得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 条例))中要求对相关规划的环境协 设置等。 规划的环境协调能力脱节。因此,建 调性进行分析评价,突出各规划之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的环境 议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性 间在环境方面的协调性,而与城市 合理性是指线路走向及敷设方式的 详细规划进行环评,并与城市轨道 轨道交通规划的环境协调性相关度 环境合理性以及车站(尤其是换乘 交通规划环评一并报送环保部审查 最大的是轨道交通两侧土地利用规 站)、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等)、 的管理办法,使城市轨道交通与其 划和各类环境敏感目标保护规划。 牵引变电所等选址的环境合理性。 两侧、周边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落 因此,建议今后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的判定标准 是线路走向及敷设方式、站(段、所) 选址应满足规划区域内各类环境保 护目标的法定要求及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功能区划的协调要求。目前完 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报告书 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为:收集规划 区域内各类环境保护目标(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森 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文物 保护单位等)的保护范围图以及城 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图, 采用叠图法,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图与这些图件进行叠加,从而判定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线路走向及敷 设方式、站(段、所)选址与其位置 关系,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判 定是否满足各类环境保护目标的法 定要求及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 区划的协调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调 整意见。 从已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环评报告书来看,这部分评价工作 是最为成功的,对规划实施也最有 指导作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国办发[2003】8l号),在编制城市 轨道交通规划的同时,还应编制城 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包括土地利用控制和土地利用调整 规划,但这一重要规划的环评,目前 到实处。 规划环评不对与城市总体规划、城 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廊道的整 市交通规划、国办发[200318 l号规 体环境影响 定条件等符合性或协调性进行分析, 而将重点放在与各类环境敏感目标 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城 保护规划、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 市道路叠加,或高架于城市道路之 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划的协调性 上,或埋设于城市道路之下,尤其位 分析上,尤其应对国办发[2003】8 l 于待开发城区,城市轨道交通与城 号文要求编制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市道路均处于规划状态,受交通设 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评价,因为城 施的引导,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道 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 路两侧也规划了居住小区等噪声、 化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如李铖等 振动敏感建筑集中区,在这样的区 针对上海地铁l号及5号线两侧土地 域,为发挥规划环评协调交通设施 利用类型变化的研究表明,l989年 及其两侧土地利用的兼容发展,必 轨道交通两侧用地类型以耕地为主 须对城市轨道交通廊道的整体噪声、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94%),2005 振动影响统一考虑,以对廊道两侧 年则以居住用地为主(占研究区总面 土地利用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积的29.66%) I;而万学红在中国城 这是规划环评的优势,建设项目环 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 评难以完成这个任务。 暨第2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的“如 目前,已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 何促进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持续发 规划环评中较少涉及这部分内容, 展”一文中报道上海地铁5号线两侧 或许由于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道路 房产价格一年内涨幅达51%,而北 规划的编制、审批机关不同,或许由 京八通线建成后房产价格上涨一倍。 于两个规划的规划期限不同,以使 因此,在规划阶段,开展城市轨道交 对两个规划的整体影响进行评价困 通两侧土地利用的环境协调性研究, 难很多,但对两个规划的整体影响 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实施对 同步考虑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建 沿线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具有重要 议研究相关机制和办法。 意义。 4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相 5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指标 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体系 以前,这方面的分析评价有 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是为规划方 坝代堪市轨厦交厦2/20 ̄0 MODERNURBANTRANSIT● 案之间进行环境比选而设定的相对 着大而全、评价指标与评价内容严 要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比选后才能 标尺,并非绝对标准,其核心作用是 重脱节或者评价指标完全是摆设等 确定。但由于规划阶段,其工作的 选择“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且不 问题。因此,建议:首先,应认清评 深度有限,对这些技术方案的论证 同层次的规划方案,其比选采用的 价指标的作用是为规划方案环境比 也不可能深入,因此,对这类规划方 评价指标也不应相同,诚如前面所 选服务的;其次,应认清不同层次 案的调整意见应留有余地,并在规 述,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网络比选 的规划方案环境比选,需要不同的 划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监测,最后 层次、推荐规划线网内线路走向比 评价指标;再次,不同评价指标应 在项目环评阶段确定,这样可使规 选层次及站(段、所)位置比选层次, 与不同的规划方案比选内容相对 划阶段提出的环保对策更具有生命 环评指标应主要从与法定环境敏感 应;最后,评价指标是评价规划方案 目标的保护、噪声、振动、景观等相 的相对标尺,不是绝对标准,基本不 关方面选择,而在线路敷设方式比 存在可达性的问题。 选层次,则主要从噪声、振动、景观 6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 等相关方面选择。 香港环境保护署环评与规划第 调整 二次铁路发展研究『2】,回顾了欧洲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规模 运输网规划环评、瑞士铁路干线网 基本不受环境因素的制约,而其布 规划环评、德国综合交通网规划环 局带来的环境影响基本是多个项目 评、法国A7 A9通道多种运输模 的集合,且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 式规划环评、芬兰主干道路网规划 态敏感目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环评等国外交通运输领域规划环 胜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第二次铁路 等)、线路两侧规划的社会关注区 发展规划环评评价指标体系组成 (住宅区、文教区等)的影响上,因 如下。 此,对规划线路方案经过这些区域 (1)运营噪声。噪声标准限值 时,由于规划设计者考虑的不周 下的影响人口数量、铁路与声环境 全,在规划环评中常有对局部方案 敏感目标的接触长度、预测噪声级。 的调整意见,但由于规划实施的周 (2)生态。铁路与生态敏感区 期较长,除非对经过有法律禁止要 接触的长度、占用湿地及海岸带的 求的保护区地段提出线路绕避的绝 范围等。 对意见,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现有 (3)环境风险。在潜在的环境 的减缓环境影响技术的认知水平提 风险区内的车站数量、在潜在的环 出的,对这一类的规划方案调整意 境风险区内的地上线路的长度等。 见,建议应慎重,不应武断,因为 (4)文物古迹。占用文物古迹 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有多种 的数量、铁路与文物古迹的最近距 对策措施,需要从技术经济角度予 离等。 以充分论证。例如,为使城市轨道 由此可见,轨道交通规划环评 交通与其两侧土地利用规划相兼 指标基本上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一 容,有线路绕避方案、地下线路方 些指标。 案、高架线路设置全封闭声屏障方 目前完成的轨道交通规划环评 案、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后退一定距 报告中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 离方案,每个方案均有优缺点,需 ● MODERNURBANTRANSIT 2/2010坝代堪市轫锺交通 力和适应性。 7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针对人口密 度很大、人员异质化程度很高、自然 资源稀少、土地集约化很高的城市 区域,其突出的环境影响是对两侧 土地利用规划的累积或整体影响, 围绕这个核心,结合规划环评的一 般规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会 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铖,李俊祥,李蓉,等.上海 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 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l9(7):1537—1 543. [2]茂盛亚洲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第 二次铁路发展研究策略性环评 报告(2000年5月)[EB/OL】. http://sc.epd.gov.hk/gb/www. ePd.g O .hk{ePd/tcChif —environmentinhk/eiaplanning/ _sea/secondrailway.htm1. —收稿日期2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