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实验

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实验

来源:爱问旅游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2月第34卷第23期 Int J Lab Med,December 2013,Vo1.34,No.23 ・质控与标规・ 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实验 陈素军 ,王琳 (北京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理化科;2.信息科,北京100071) 摘 要:目的 探讨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实验。方法 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氨氮标准溶液,配制成标准使用 溶液后进行了稳定性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测得的两条标准曲线的剩余标准偏差,斜率和截距有无显著性差异来判断氨氮标准 使用溶液的稳定性。结果氨氮标准使用溶液在配制1个月内可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结论该研究为在连续监测工作中降低 测定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标准溶液; 稳定性实验; 氨 DOI:1O.3969/j.issn.1673—4130.2013.23.0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3)23—3212一O2 表1 低浓度曲线的测试结果 水质理化检验工作中,经常使用各种标准溶液,正确配制 使用和贮存标准溶液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先决条件 ]。 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氨氮标准使用溶液(10,g/ mL)需临用现配¨2],若不知道稳定时间,每次测定后剩余部分 倒掉,势必造成很大浪费。本文对氨氮标准使用溶液(10 g/ mI )进行了稳定性实验。衡量校准曲线的质量指标,包括剩余 标准偏差,回归系数斜率(b)和截距(a),以及相关系数(r)等的 优劣,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重要内容之一。校准曲线 的检验在文献[3]里有较详细完整的论述,笔者依据校准曲线 的检验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723型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 限公司);100 ̄g/mL氨氮溶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lO gg/mr 氨氮标准使用溶液:吸取100 g/mI 氨氮溶液 5O.0O mL,用纯水稀释至500 mL。用封口胶封口,放4℃冰箱 保存。Millipore纯水机;酒石酸钾钠(500 g/L);纳氏试剂 (AR)。 1.2方法 1.2.1低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溶液,用纯水定容至刻度。 1.2.2高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取一组6支50 mL比色管, 分别加入0.00、0.10、0.30、0.50、0.70、1.00 mL氨氮标准使用 取一组8支50 mI 比色管, 分别加入0.00、0.50、1.00、2.00、4.00、6.00、8.00、10.00 mL 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用纯水定容至刻度。 1.2.3 向低浓度和高浓度标准曲线的各管分别加入1 mI 酒 石酸钾钠溶液(500 g/L),混匀,加1.0 mI 纳氏试剂,混匀后放 置10 min。于420 nm,低浓度标准曲线用3 cm比色皿,高浓 度标准曲线用1 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测定吸光度。经空 白校正后,绘制吸光度对氨氮含量(vg)的标准曲线。 2结 果 2.1 氨氮标准使用液稳定性实验将存于冰箱的氨氮标准使 2.2回归曲线的比较用低曲线2、低曲线3~l1分别与低 用溶液放至室温,分别配制成低浓度标准曲线和高浓度标准曲 线,低浓度的简称低曲线1,高浓度的简称高曲线l。每隔一定 时间以同样方式重新绘制高、低浓度标准曲线,简称低曲线1~ 11、高曲线1~8,进行稳定性实验,见表1、2。校准曲线相关性 符合检测规范要求,表明氨氮浓度在1个月内未发生明显变 化,氨氮标准使用溶液性质稳定。 曲线1比较,高曲线2、高曲线3~8分别与高曲线1比较,检验 其相应的剩余标准差,回归系数斜率以及截距。回归直线的基 本参数见表3、4,对于剩余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检验,低浓度曲 线的F<F。 ,高浓度曲线的F<F. .均无统计学差 * 基金项目: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及区县政府应急项目预启动项目资助(Z11110705681lO42)。 低低低低 bMed,低低低低低.34,低No.23 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2月第34卷第23期Int JII ̄cember 2013,Vo1曲曲曲曲曲曲曲曲曲曲曲 l 线1 线2 线3 线4 线5 线6 线7 线8 线9 线1 0 线 l 异,因此低浓度曲线和高浓度曲线均是等精度的。对回归系数 斜率b以及截距a进行统计学检验,低浓度曲线的l T l< 6 6 6 6 6 6 6 6 6 表4 高浓度曲线的基本参数 6 6 z ,高浓度曲线的I T l< 表3 O 0 均无统计学差异。 O O O O 0 0 O 0 0 0 O 0 O O O O O O 0 O 低浓度曲线的基本参数 O l 1 1 3 1 2 4 O 0 4 O 1 5 1 2 9 1 2 9 1 1 4 1 2 3 O 1 6 O 1 O 序号 鬈剩余标准差 8 自 因篡的 7 }々,;々, 7 7 7 7 }7 7 7 1 7 l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4 3 3 3 3 3讨 O 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密闭贮存条件下,氨氮标准使用溶 O O O O 0 0 0 0 O O 4 8 7 O 4 7 2 4 8 8 O O 4 5 O O 4 7 2 5 1 0 0 5 2 7 0 4 9 2 O 5 0 7 液性质稳定,可有效保存1个月,降低了测定成本,提高了工作 O O 效率,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3 7 参考文献 O 5 5 5 3 5 [1]王开校.有关标准溶液几个问题的探讨EJ5.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10(1):126 126.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5750 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EsJ.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3准确度实验用环境标准样品在第31天与标准曲线同 [3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检测质量保证手册EM].2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l994:231 298. 时测定,测得结果分别为l_2O、1.16、l_1 5、1.19、1.18、 1.16 mg/L,平均值为1.17 mg/L,均在标准值(1.18±0.06) mg/I 的范围内。 ・(收稿日期:2013—10—06) 质控与标规・ 血液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的范围设定与实践 董家书,彭 华,邹单东,蒙 杰,戴盛明△ (广西医科大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柳州545005) 摘 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范围设定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2种室内质控范围设定的比较,优选适用于血细 胞分析仪室内质控控制范围的设定方法。结果于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 2种方法中,以2O个测定数据计算均值,再用前3个批次的加权平均不精密度 (CV )计算的标准差( ),失控率和控制效果更加令人满意。结论 用加权平均CV 计算的 值来设定质控的控制范围,更适用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室内质控; 质控范围; 标准差 DOI:10.3969/j.issn.1673—4l3O.2Ol3.23.05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Ol3)23—3213一O2 医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范围,在《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 室内质量控制指南》uj和CNAS-CL4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 认可准则在临床血液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Ⅲ2 中有明确要 1.3方法 1.3.1 质控文档设定 在仪器的“IPU”中,将制造商提供的 均值和控制限输入。 1.3.2测定方法 参照文献E23用质控模式每天测定5次,每 次测定间隔2 h,连续测定4 d,共20组数据。 1.3.3数据处理用仪器质控的自动计算显示出 与S,截 屏打印。i即为新质控的 ,S记为s 。另用前3批质控数据 求,均值和控制范围应通过检测来确定。对于血细胞分析仪室 内质控范围的设定,实验室有不同的方法。本文通过选取一个 水平的质控品测定数据,应用所测得的均值( )和标准差(s)与 用加权平均不精密度(cv%)来确定的s,设定血细胞分析仪 室内质控的控制限.失控规则采用1 2 ,以1个月的Levey- Jennings质控图判断,进行失控比较。现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的cv%(不精密度),用加权法 算得的加权平均cv%,再与 所测均值计算得到S,记为S。,加权平均cv%计算式如下:加 权平均cv%一( l×CV1+ 2×C +7z3×CV3)÷( l+n2+ 。1.1 仪器与试剂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2质控品 SYSMEX配套质控品,xS-800i血细胞分析仪 质控品批号30490804,有效期至2013年5月12日。 );S2一加权平均CV ̄均值÷100,式中 为每批的质控次数 (包括在控与失控的次数)。 1.3.4质量控制限设定 在LIS质控系统中,用与 -和5z 通讯作者,E—mail:shengmdai@yahoo.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