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工现场风险分析与对策

施工现场风险分析与对策

来源:爱问旅游网
施工现场风险分析与对策

基建施工、设备安装、技改等工程施工由于其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导致施工现场危险系数高,伤亡事故多发。研究和分析施工现场风险,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施工现场材料多、设备多、人员多、室外作业多,从而决定了施工现场吊装作业多、高处作业多、交叉作业多、作业环境恶劣等特点,而作业环境的特点又决定了事故发生的类别:

一、在吊装作业中,由于起吊方法不当、绑扎材料不牢、人员配合不好、作业距离太近等原因,钢丝绳、吊带、吊链断裂,材料、设备掉落事故时有发生,作业人员易遭受砸伤、刺穿等伤害。而一旦发生吊装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伤亡事故,并且死亡比例较高。

二、高处作业多,高空坠落风险大,且其可能性和严重性均占前几位。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多因不戴安全帽(不系下颚带)、安全带或安全带挂靠位置不当或暴露边缘无栏杆防护等,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尤其是在钢结构作业中更为频繁。

三、交叉作业增加了作业环境危险及危害因素,若作业人员沟通不当、安全措施未落实到位,则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水平方向对焊,垂直方向同时施工等。曾有两名员工在拆除配料秤和混合机时,因上下同时进行动火作业,导致一名员工面部和腿部烧伤,且该员工在从混合机上跳下来时导致摔伤。

1

四、工程施工多为室外作业,严寒、酷暑、台风、暴雨等天气,造成作业环境恶劣,施工人员容易思想分散、精力不集中、反映迟钝、更容易疲惫等,因此事故发生率较室内作业高。

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针对施工现场主要风险,可采取以下预防和控制对策:

一、审核外包单位、施工机械及作业人员资质和资格。施工单位资质等级应与工程级别相匹配,不得将工程承包、分包或转包给不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所用的设备、机具等应具有有效的检验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持证作业。

二、实施安全责任制,明确各方安全责任。建设单位与承包商签订安全协议或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各方安全责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对于饲料公司设备安装及改造,被服务公司总经理、生产部经理应全面进行安全管理,并承担相应安全责任。

三、制定施工安全方案,评估风险。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内容、施工时间,其施工危险及危害性也不同,因此在施工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制定施工安全方案,采取安全措施并落实到位。

四、加强作业人员培训,重视新员工管理。安全培训是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作业人员在进行施工前应及时接受安全培训,明确知道所处环境、面临风险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新员工因环境不熟悉、技能欠缺、经验不足等,应在施工中得到重点关注,必要时指定“师傅”带领。

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作业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

2

全监督,对比标准、测量现状,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报告、进行整改,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六、发现重大危险因素应立即停下。一旦在施工现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相关负责人应立即喊停,排除隐患,其他作业人员应立即报告给直接领导进行处理。在隐患消除和得到控制之前,不得进行作业。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