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个对接”引领高职教师科研选题的方向

“四个对接”引领高职教师科研选题的方向

来源:爱问旅游网
2O13.8 师资培养 ‘‘ 四个对接”引领高职教师科研选题的方向 黄平合春燕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8) 摘要:科研选题是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环节。高职科研选题应贴合高职教育教学的实 际需要,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解决高职教育急需和等待解决的问题,围绕“四个对接”——专业 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 接,把握高职教育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四个对接”:高职教师:科研选题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75-02 科研选题是解决教师科研工作做什么的问题 科 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中心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研选题既是科学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整个研究过程 的中心目标.同时还决定了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以及研 究的方法和手段。能否选择出一个合适的、有价值的题 目.反映了研究人员科学研究的洞察力与创新精神。 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 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 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 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 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可见“四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量少、科研水平层次较 低、参与科研工作的教师人数偏少,教师科研素质整 体不高 多数研究者认为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科 研定位模糊.科研意识不强、科研兴趣整体偏低、教师 对科研方法掌握不够、科研理论基础差、缺乏基本的 个对接”已成为高职教育研究选题的重要方向和内 容.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科研能力等。其中.有3l%的教师在教科研中遇到的 最大困难是“信息不畅、没有研究方向”,可见在科研 课题的选择上存在研究方向不明确现象 高职院校应把科研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功能.作 适应区域产业需求.优化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 标是学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 相联系的衔接点。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相比。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 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高职科研工作最迫 切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亟待 解决的问题:高职教育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专业 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程设 置及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脱节;教材开发、教学 方法、教学手段针对性不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质 科专业布局结构不尽合理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紧紧依靠市场.在各 地高等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根据经济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高职教育学科专业优 化调整,提升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 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积极发展社会急需的学 科专业成为一大亮点。根据地域和区域产业结构、行 量、数量、结构建设与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 的差距;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学校的实训实习条件、 实践教学改革亟须加强等.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教师 业结构、职业结构的需求变化。高职院校的新专业设 置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把’加强 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建设重点 学科和新兴交叉专业.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和避免重 复、低水平、低效益的学科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关 的参与,不能只等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文件遵照执行. 更需要的是高职院校一线教师主动去结合教育教学 实践研究解决。高职院校的科研主攻方向应是高职教 育教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其中人才培养规律研究 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 模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O. 注整个区域发展规划和定位.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 『41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 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 问题与对策【J].高校园地,2005(2). 『81刘红侠,王吉成.构建产学 研合作教育新模式为职教培养双 制研究叨.现代教育管理,2011(5). 努力提 『51胡丽霞,李宇红.职业院校 产学研一体化:内涵、模式与机制 [J].当代职业教育,2012(7). 『61李宇红.职业院校产学研合 作教育兴起与发展趋势『J].北京财 人,『21廖文武.改革创新高研究生培养质- ̄-[JB/OL].(2010— 10-25).http://gxpx1.ceat.edu.cn/pub lic/html/article/201010/data2339. _师型教师[J].农业与技术,2012(3). 作者简介: 闰辉(1982一),女,辽宁锦州 htm1. 在职硕士研究生.天津职业技 『3]刘春生.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研  ̄:[rvr1.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6). 术师范大学附属高级技术学校助 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r71李卫平,余宁.高等职业教育 师资培养 划和主体功能Ⅸ定位对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人才的 需求.主动服务 域经济社会发展:应以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为载体.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确保高等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适应产业发展实际 需求和区域经济结构布局.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 2O13 8 进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实现“教学做考”一 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专业对应岗他的职 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 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应遵循 紧密对接: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不同职业对 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优化专业布局、类型和 层次结构,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应根 据社会经济发展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培 养高技能紧缺人才:应从学校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优 势学科和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示范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职业活动的 内容、环境和过程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过 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 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紧贴实际生产过程进行教 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践行启发式、探究 应加强对学科专业设置的领导.通过各种信息渠道 『解人才需求动向.结合学校招生、学生就业情况进 _行定期分析.提出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意见 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 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 学、模拟教学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 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化专业设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大趋势 办学需 “双证书”(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的获取情况既 反映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义反映其实践技 能水平。应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开 发、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方面扎实实施毕 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双证书”制度:推动学校和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在学校设立 职业技能鉴定点.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 要企业参与.这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技能人才 培养的要求 应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专业定位.学校和 企业在专业设置中应有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互动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与用人单位合作采用“订单式”等培养 模式.逐步摆脱传统学科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专 业适应能力 应鼓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标准 和教学指导方案的开发.以技能培养为主构建课程体 系:企业与学校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 地.整合实训资源.积极营造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环 境.完善实践实训实习评价体系 须深入探索“双师 型”师资队伍建设、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推动高 职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合作 开展兼职教师选聘工作 要创造条件让企业直接参与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的全过程.使企业在培养目标和 定合并进行.推动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 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师的 科研应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高 职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社会发展对专业 建设的要求选准研究方向 只有选准研究方向.找准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把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Hj 新的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 人才规格确定、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等各 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昊锡标,刘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适时调研职业岗位需求.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 『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f21韦弘,黄晓东,唐锋.基于“四个融合”破解高职 教师科研素质“短板”的策略探析lJ1.职业技术教育, 2010(23). 『31陈尚,孙小娅.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 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 设和调整要突出高职特色.面向技术领域和职业岗 位 应适时调研职业岗位需求.了解社会经济发展需 要哪些职业岗位、人才需求量如何。岗位目标是什么, 分解为哪些岗位任务、需要满足什么样的岗位能力。 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状及其对策【J1.职业教育研究,2011(5). 14]乔维德.基于抽样调查的高职教师科研素质现状 实证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作者简介: 黄平(1966~),女,重庆市人,硕士,云南体育运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 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 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与教学 改革、体育科研方法. .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指导思 想.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 培养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稳定不变的。须依据产业发展 和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 职业素养要求.在专业调研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重 新审视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收集职业标准及工作岗位的 要求、工作内容和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 l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 上最高尚的东西. ——黑格尔  II ————一————…一——j 制定课程标准.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促 【—,———— — ... ......... ., ————— ..。...... .. —————— —— — ........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