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 02-0111-03
SHANXI ARCHITECTURE
山 西建筑
Vol.44No.2
Jan. 2018
• 111 •
自愈混凝土的研究发展综述与机理及建议+
金星翰方光秀*
(延边大学工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通过收集、整理与分析国内外自愈混凝土研究的参考文献,综述了近年来自愈混凝土试验研究方法和成果,阐述了混凝土 自愈作用的机理,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点。在此基础上,建议与提出新型碳纳米管复合型自愈混凝土的概念,分析了碳 纳米管复合型材料的特性,并探讨了碳纳米管复合型自愈混凝土的工作机理。关键词:自愈混凝土,微生物,机理,碳纳米管
中图分类号:TU528.59 〇
引言
自愈性混凝土是具有感知和修复性能的在裂缝产生后能够 自行修补的机敏混凝土。混凝土裂缝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耐 久性和防水性,缩短建筑物使用年限,并且大量的资金被分配到 恶化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修理和修复[1]。当采用自愈智能混凝土 结构时,由外力作用、构件老化或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混凝土裂 缝,即使不进行人工维护,在裂缝出现初期就可以进行自愈,这种 性能大大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自愈混凝土作为新型理想的 建筑材料,成为绿色建筑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混凝土自 愈试验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国内外学者不断研究并提出了创新的 观点,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自愈混 凝土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其工作机理, 同时建议与提出了新型碳纳米管复合型自愈混凝土的概念与 机理。
文献标识码:A
增大而增大,水压在大于自重情况下结构的裂缝被较好地自愈合。
2010年,张永强等人[5]进行混凝土自愈试验时,在掺加粉煤 灰的基础上又加人了引气剂,减小了混凝土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和 临界孔径,提高了混凝土流动性,增加了结构的抗冻性与耐久性, 改善了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
2015年,汤寄予等人[6]研究了钢纤维对于沥青混凝土自愈性 能的影响,使沥青胶浆AP和钢纤维沥青胶浆SFAP冻融破坏,并 对比分析两者的自愈合性能,从而发现加人钢纤维的沥青胶浆虽 然产生的裂缝数量更多、但裂缝的宽度却更小,裂缝愈合时间更 短,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自愈能力。
1.2 国外研究现状
Mohammed Al-Ansari等人[7]调查研究了在自愈混凝土中掺
人硝酸钙微胶囊时的强度降低问题,并且提出了对硝酸钙微囊化 程序的改进措施,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使其达到最小化。在试验
中,把1% ~ 10%的低亲水亲油平衡乳化剂和0. 1% ~ 1. 0%的油 溶性磺酸催化剂(按水相中的水重量)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以制备 连续的相。制备不同硝酸钙浓度的砂浆混合物,并测定砂浆混合 物的动弹性模量。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程序制备的硝酸钙微胶 囊,有效提高了自愈混凝土的强度。
1
自愈混凝土研究发展综述
自愈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展开,由于技术
设备等原因,国内大多数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拥有较好试验条 件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学者已进行了不少的创新性试验,对 于自愈混凝土的研究发展起到了参考和推动作用。
1.1 国内研究现状
F. A. Gilabert等人w
评估了玻璃混凝土界面的强度和断裂韧
2003年,方璟等人[2]进行了混凝土冻融循环破坏后的养护自 愈试验,把两组不同比例粉煤灰及破坏程度不同的混凝土试件循 环冻融并完全破坏,使混凝土试件的动弹性模量百分率低于
60%,放人充满水的实验槽将室温控制在15丈~ 30 X:之间进行 养护,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两组试件的动弹性模量百分率都恢 复到了破坏前。同时发现自愈速度受到破坏程度的影响,随裂缝 宽度变大,则需要形成更多的水化产物,自愈时间更长。
2004年,欧进萍等人[3]对基于胶囊的自修复进行了研究,在 胶囊中放人混凝土修复剂,混凝土产生裂缝或受外力作用破坏时 造成胶囊壁破裂,修复剂在裂缝处发生混凝土的自愈修复反应, 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确定了胶囊的破坏厚度,得到了较好的试验 效果。
2005年,张应波等人[4]提出了轴压与水压对混凝土自愈性能 的影响,通过把人工造缝的试件放人三面密封、一面通水压的试 件匣中进行不同轴压与水压的试验,提出自愈合能力随着轴压的
收稿日期=2017-11-07
性,这两个特性在混凝土自愈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单轴拉伸测 试来评估粘合强度、四点弯曲测试来获得界面能量,并使用有限 元方法进行互补数值模型的模拟,发现玻璃混凝土界面可以产生
约1 N/mm2的最大强度,断裂能为0.011 J/m。
Jeon Sungll等人[9]进行了测量混凝土每个龄期的裂缝宽度
的试验,在每个混凝土试件中都发现了自愈性能,当初始裂缝宽 度不大于150 pm时,大部分裂缝完全愈合,并提出在混凝土开 裂收缩的情况下,有必要检查裂缝处混凝土的固化期和自愈 效果。
Son, Hyeongmin等人[1°]使用桂垸偶联剂,改善有机和无机复
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试图解决由孔隙率增加而导致混凝土自愈性 下降的问题。试验表明,硅烷偶联剂可作为有机和无机复合材料 的粘结剂,可有效提高自愈混凝土的强度。
Kim,Wha Jimg等人[11]研究了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对混凝土自 愈性的影响。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通过CaC03的沉淀反应产生
★:延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前期培育项目(413010088);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攻关项目(20170204032SF)
作者简介:金星翰(1995-),男,在读本科生 通讯作者:方光秀(1967-),男,博士,教授
• 112 •
第44卷第2期
2 0 1 8 年 1 月
山西建筑
化合物,并且生物矿化使得巴斯德芽孢杆菌沉淀CaC03,生成使 砂表面硬化的粘合剂,验证了新矿物的形成和砂表面的硬化。试 验得出,微生物对混凝土的自愈能力有促进作用。
3_3碳纳米管复合型自愈混凝土的机理
若将碳纳米管(CNT)等高强度复合材料作为自愈混凝土的
1.3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点
1) 土结构。
2)
添加材料,与高性能减水剂和纳米碳混合物按比例制成复合材 料,使混凝土材料更加密实,将提高混凝土强度、韧性和材料的耐 久性,使其自愈性能大幅度提升。还可利用碳纳米管良好的导电 性,使用电力传输来检查混凝土试件是否出现裂缝,并通过互联 网连接进行远程实时监控。
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投人到自愈混凝土的研究领 域,促使自愈混凝土的应用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工程 应用中仍存在不足点:
自然愈合作用时间长,不适用于一些裂缝宽度较大的混凝 结语
4
1) 通过自愈混凝土的研究发展综述,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自愈
当采用纤维复合材料时,在混凝土自愈过程中可能产生硫
化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当采用混凝土胶囊修复技术时,如 果缺少外力作用,则胶囊壁不易破坏,裂缝的自修复会受到影响。
3)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土自愈或自修复技术的成本太
高,会降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干旱地区,混凝土的自愈性将
受到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人工洒水养护,需要额外的设备与
2
人力支出。自愈混凝土的机理
混凝土的自愈主要分为自然愈合和工程愈合。
自然愈合是混凝土内在的自愈现象,当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时,混凝土中尚未水合的水泥颗粒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水化反 应,产生碳酸钙等水化产物,覆盖在已形成的裂缝处并填充裂缝, 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工程自愈是人为通过纤维材料、微生物和胶囊等媒介使混凝 土自愈能力增强的技术措施。发挥混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固有 特性,如:利用具有吸湿膨胀能力的SAP(高吸水树脂Super Ab
sorbent Polymer) 等材料以及微生物的矿化作用 (通过微生物的矿 化及沉淀反应,使生成的CaC03沉淀在混凝土裂缝中),使得混凝
3土达到更好的自愈效果。
3.1 新型自愈混凝土的提出与建议
碳纳米管复合型自愈混凝土的提出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当采用微生物矿化修复混凝土裂缝技 术时,将会遇到材料成本较高、微生物自身受环境限制、自愈时 间长等问题。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发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克 服上述缺陷,并针对实际工程提出碳纳米管复合型自愈混凝土
3.2的概念。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特性
单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如图1,图2所示。
SWNT
MWNT
图1
单碳纳米管
图2
多壁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CNT)具有理想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軔性都大于 任何纤维[12]。在混凝土材料中加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改善材 料的力学性能,同时还能使混凝土获得自愈功能[13]。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约为钢筋拉伸强度的1〇〇倍, 弹性模量约为5倍,弹性应变约为60倍,密度约为1/6,且导热系 数是金刚石的两倍,导电率约为铜的1 〇〇〇倍以上。
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以及机理,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
理论基础。2)
本文提出了新型碳纳米管复合型混凝土的概念、特性以及
机理,其自愈与力学性能,可通过进一步的试验研究而得到完善。
3) 混凝土自愈技术的研究作为建筑领域智能化趋势的体现,
在经济和环保效益方面具有较大潜能。
参考文献:
[1] 曹双贫,邱洪兴,干恒华.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技术[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 方
璟
,武世翔.混凝土在试验室条件下冻融破坏的特点
[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3(3) :18-20.
[3] 欧进萍,匡亚川.内置胶囊混凝土的裂缝自愈合行为分析和
试验
[J].固体力学学报,2〇〇4,25(2):32〇-324.
[4] 张应波,朱悦.沥青混凝土的裂缝自愈试验研究[J].西安
理工大学学报
,2005(3) =324-326.
[5]
张永强,鲍国栋.混凝土自愈的试验研究
[J].山西建筑,
2010,36(34) :159-160.
[6] 汤寄予,高丹盈,赵军.钢纤维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能力
试验研究
[J] •公路,2015(12) :221-227.
[7]
alMohammed Al-Ansari, nitrateofAla G. Abu-Taqa, Marwa M. Hassan,et
. Performance modified self-healing concrete with calcium Microencapsulation [ J ].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rialsMate,2017 ( 149) :525-534.[8] F. A. Gilabert,K. Van Tittelboom,E. ofTsangouri,et al. Determi
nation strength and debonding energy of encapsulation-baseda glass-concrete interface for self-healing concrete [ J ].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17(79) :76-93.[9] Jeon Sung Il,Yun Kyung Ku,An Ji-Hwan. Self-Healing of Con
crete Overlay for Bridge InstituteDeck [ J ]. Journal of the Korea Concrete ,2016(7) :565-566.[10] Son, Hyeongmin Kim, Jin Sung Lee, H. K. Overview on com
pressive couplingstrength Jgain in self-healing Koreaconcrete through a silane agent [ ]. Journal of the Concrete Institute,
2016(9) :271-272.
[11]
Wha Jung Kim, Sung Tae Self-HealingKim, ontheSung Jin Park,et al. A Study Development of Smart Concrete Using Microbial Biomineralization [ J ]. Journal Instituteof the Korea Concrete ,2009,21(4) :501-511.
[12] Wong E W,Sheehan P E,Liebert C M. Nanobeam mechanics:
elasticity,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nanorods and nanotubes [J]. Science, 1997(277) :1971-1975.
[13] 韩宝国.压敏碳纤维水泥石性能、传感器制品与结构[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8-10.
第44卷第2期 2 0 1 8 年 1 月
文章编号:
SHANXI ARCHITECTURE
山 西建筑
Vol.44No.2
Jan. 2018
• 113 •
1009-6825 (2018) 02-0113-02
金属橡胶的压缩及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李志聪赵亚哥白*
王欣然郭东旭王君仪朱丽莹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为了将金属橡胶这种多孔弹性材料应用于建筑及桥梁,耗散地震和风载振动能量,采用不同加工工艺成型密度的金属橡
胶试件,在不同应变幅值、高温等条件下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测试其在压缩变形下的耗能性能,同时分析材料的等效阻尼比参数变 化规律,进而得出金属橡肢利用金属丝之间干摩擦形成的阻尼原理,为金属橡肢本构关系的推导提供基本参数和理论依据。关键词:金属橡胶,耗能减震,性能试验,阻尼比中图分类号
:TU502
文献标识码
:A
金属橡胶(Metallic Rubber,MR)是一种由相互交错的空间网 状结构的金属丝缠绕而成的弹性多孔材料。目前金属橡胶在工 程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被用作耗能隔震部位的材料[1_3],但是在 土木工程领域很少作为耗能减震装置而使用,因此开发自复位能 力的新型金属橡胶材料耗能减震装置是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的。为了研发此类阻尼器,本文展开了金属橡胶材料试件的力学
性能研究工作,首先加工了三种成型密度的〇&18Ni9Ti的奥氏体 不锈钢丝金属橡胶试件,然后进行压缩剪切力学试验,得到的力 与位移的包络滞回曲线说明加载幅值、成型密度、高温等因素对 试件阻尼耗能性能均有明显影响,根据影响规律研究分析了金属 橡胶材料的阻尼耗能机理,为下一步设计材料本构关系、研制减 震器提供重要依据。
_
°锥
型
..If
5一形芯
•'
一滚
轮
毛坯
、:较轮 滚轮
图
、、'-、、♦ :
1
金属橡胶的阻尼性能试验加工环节和力学试验仪器
本次试验用的金属橡胶试件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加工
a)步骤1
1
mm
b)步骤2
金属橡胶加工环节示意图表
c)步骤3
1.1
1
试验机基本参数
最高循环加载频率
制造的,基本流程是用特殊加工设备将细金属丝经缠绕为螺旋形 状的弹簧卷,再将其编织成网状并用滚轮卷成毛坯,最后将此毛 连按照实验要求放人相应的模具中经过冲压,最终制作成试验元 件。整个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
本实验的地点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力学实验中心,试验设备为
德国生产制造的电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型号是INSTRON Fast 试验机基本参数见表1。
最大荷载 荷载精度 位移精度
kNNHz
50
加载方式
数控电机自动往复式加载
100±0.50.01
试验机可以将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采集力和变形数据存 储在电脑中以方便提取,采样频率可以人工控制。由于试验机本 身不具备放置金属橡胶试件的装置,因此试验前先按照需求制备
试件压缩装置,然后按照图2对试件压缩循环荷载。1.2
金属橡胶材料的压缩性能试验
采用三种成型密度的试件,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Track TM88010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lf healing
concrete and its mechanism and suggestion^
Jin Xinghan Fang Guangxi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f Yanbian University t Yanji 133002, China)
Abstract : In this thesis, through collecting, organizing and analyz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on self-healing concrete, research methods and findings about self-healing concrete were concluded. Then the self-healing mechanism of self-healing concrete was introduced and deficiencies in existing researches were pointed out. On this basis, the concept of new-type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self-healing concrete was put forward and features of the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material were analyzed. Lastly,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self- healing concrete was discussed.Key words: self-healing concrete, microorganism, mechanism, carbon nano tube
收稿日期
:2017-ll-03
王君仪(1996-),女,在读本科生;朱丽莹(1997-),女,在读本科生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DL12AB01);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E201401)
作者筒介:李志聪(1997-),男,在读本科生;王欣然(1997-),女,在读本科生;郭东旭(1997-),男,在读本科生;通讯作者:赵亚哥白(1979-),男,讲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