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联系着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抽象性思维的水平低、理解能力和动脑动手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小学生的一切活动还不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时常表现在一时喜欢画画,一时喜欢计算,一时又喜欢阅读,习惯用具体形象的简单思维,对逻辑性较强的作业不感兴趣。随着教材内容的深入,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抽象的逻辑概念不断增加,如果学生又不经常参加数学的实践,教学矛盾也会日益加深,很难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中的定义、公式,法则都不能凭直接的感知获得,主要借助教师的语言讲解,通过学生的大脑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活动才能掌握,因此,活跃课堂气氛就显得极其重要。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就主动举手发言,学习兴趣盎然,对学习就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如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有一次我出了一道思考题:图中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同学们迅速拿出笔,画呀算呀,有6个、有8个、有12个……,五分钟后,我又采用分小组讨论方法,从中抓住时机,适时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的热情,很自然的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
识,同时又推动着学生积极参加数学的实践。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学习环境,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就可以在知识传授、解释疑难问题中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更加牢固。
2灵活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源泉,也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根本。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进行的是单调的、死搬硬套的教学,也就只能培养出“依样画葫芦”的学生。
围绕这个中心问题解决,教师首先要立足教材、努力探索,根据小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较短、情绪不稳定等特点,采用故事式、游戏式、提问式、导航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争取每堂课设计出一份新颖的有价值的教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口算整百数加上整十数”100+30=(130)、300+40=(340)等题目,通过教师例题分析讲解后,采用“开火车”、“找朋友”的游戏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巩固。第二课时教学时则采用同桌互相出题,互做小老师的方式。如计算(1)甲:100-30=( )、乙:100-30=(70);(2)乙:300-40=()、甲:300-40=(260)方法。通过上述方法练习,使小老师们个个轻松自如,兴趣盎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讲究艺术,引人入胜。数学在表象上反映的是比较单调枯燥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从小就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逻
辑关系的认识。每节课的开头,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求知欲特别强烈,抓住这个时机教师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中的数字逻辑,特别是数学内容复习巩固中的逻辑数字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作业讲评的时间巧妙地运用一题多解的方法。例如3+3=6;3×2=6;3+()=6等。始终坚持逻辑数字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打开思维的闸门。总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增强了自学能力,在落实素质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习的大集体中,有不同的学习体会,教师首先要增强信心。教学中常有因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卑感强、对学习的兴趣不强的学生。如何结合学习兴趣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这部分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消除消极退缩的心理,教师应采取激励、唤醒、鼓舞他们的措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首先,教师应帮助信心不足的学生矫正认识,使他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号召优秀生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情感体验。
其次,教师要善于捕获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自信心。如:在提问时,尽量利用容易回答的问题
让信心不足的学生答题,暗示他们,以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战胜自我的决心。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采用谈心、鼓励等方法,使他们转变为好学生。如:一名学生语文成绩好,管理能力较强,数学成绩特别差,又不爱动脑筋,对数学不感兴趣的爱好,大家都称他为“怪人”。在了解情况后,我利用休息的时间,给该生父母通报其进步的信息,让他们多配合班级工作;并宣布他任一个组的组长。同学们笑了,我说:“相信他能带好他这一组”。果然,从第二天开始,他变样了,学习主动,上课专心,他所负责的小组亦管理得井井有条,到期中考试成绩从不及格到良好,期末还被评为优秀学生。大多数调皮捣蛋的学生都聪明,只是没有充分地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甚至只采取批评、再批评的态度,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通过差生转优的方法,全班同学都以此为鼓舞,互相鼓励,形成一个学习兴趣昂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作风良好的班集体。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深入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矛盾就能更好的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