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海自贸区政策及现状研究

上海自贸区政策及现状研究

来源:爱问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海自贸区政策及现状研究

作者:胡然 高亚超

来源:《商情》2014年第42期

【摘要】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希望上海自贸区能够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环境下,进行大胆的尝试,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这些解决问题的宝贵经验向全国进行复制推广,服务全国的发展。本文通过解读自贸区三大领域的政策,分析行业现状,希望找出一条能在全国推广的路。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领域;航运服务领域;专业服务领域

上海自贸区涉及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及社会服务五大领域的开放政策,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税收优惠、政策创新等方面。而自贸区着重金融、航运和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下面主要来分析这三大领域。 一、金融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及现状 (一)金融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

“自贸区内金融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涉及四个方面:创造条件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先行先试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其中也涉及一些离岸金融业务。”一直以来,受资本项目管制影响,中国国内的离岸人民币结算较为有限,而上海自贸区各种开放措施中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该中心将扩大中国内地的跨境人民币使用,这也是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将在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推进区内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区内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这对于企业在区内投资更加便利,更能与国际接轨。

在自由贸易区中,金融改革中最主要关注的就是离岸金融业务,离岸金融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达到区内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使境内外资金更好地流入流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二)金融服务领域开放的现状

在自贸区内已入驻的40家金融机构,类型有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基金、股权交易,其中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浦发及上海银行等9家中资银行在区内设立分行;花旗、星展、汇丰、东亚等11家外资银行在区内设立支行,还有1家金融租赁公司即交银金融租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FT账户,即自由贸易账户政策的细则落实,各银行也早早准备了许多具有自贸区特色的业务,具体有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对外资企业投融资业务、办理境外客户信贷业务、跨境融资服务,包括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全供应链贸易融资、离岸船舶融资、跨境并购贷款融资、结构化融资、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等业务。

截至今年5月,自贸区内新增金融机构共计54家,264家股权投资和融资租赁的类金融机构,207家金融信息服务企业,1500家投资于资产相关管理类型的企业。至今年4月,自贸区内已经发生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26笔,45亿元;跨境双向资金池试点企业12家,收支额46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额,462亿元,同比增长90%。整个自贸区区内企业对跨境人民币的结算量连续几个月都在90%以上的速度增长,占到整个上海市份额的10%左右。

自贸区成立以前,由于境内外利差、投资收益差以及汇率升值等原因,通过一些渠道流入境内的境外资金规模较大,资金流入保持体量大、增速高的特点,但是都是在严格的政策管制下的。

自贸区成立后,资本因着区内机构及企业的境外融资以及区内金融机构境外的资金获取行为大量且快速地从境外流入区内,然后资金再通过FT(自由贸易)账户、集团资金池、金融市场投资或者个人投资从区内流入区外境内。所以可以看到,自贸区成立以后,离岸金融区域也随即形成,将大大减少对区内机构及企业与境外投资者的投资贸易活动的限制,存在于区内和境外的资本流动壁垒将基本消除,境外资本可以迅速的在自贸区的流入流出。

境外资本流入区内以及区内资本流入区外境内越来越频繁、越来越迅速,已经初步达到了自贸区成立的预期,创造条件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对金融领域的开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航运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及现状 (一)航运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

航运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包括远洋货物运输、国际船舶管理的开放。

“在远洋货物运输的开放措施中规定①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管理试行办法;②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在国际船舶管理的开放措施中规定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 (二)航运服务领域开放的现状

“整合了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四大保税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利好外贸物流。”长江是全球最大的内河水运通道,被称为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海港输送了将近90%的集装箱货源,即将打造成的全球最大货运机场的浦东机场也是因着长江经济带而发展起来的。

从这张表可以看出,进出口总值环比增长2.4%,其中出口总值环比增长5.2%,进口总值环比增长1.5%。上海自贸区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的,而且进出口总量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贸易量不断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自贸区的外贸物流的创新举措初见成效,致使其贸易越来越方便快速,省掉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这也更加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来贸易往来。

从上表可知,今年一季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总值较上季度环比增长2.1%。其中出口环比下降5.2%;进口环比增长4.7%。虽然出口量有所下降,但是进口量不断在增加。

可以说,航运服务在之前是上海保税区、保税港区以及物流园区的主要业务,现在整个上海自贸区包括了这几个保税区,意味着航运服务还是上海自贸区的基础。包括转口贸易在内的航运服务,是自贸区进行离岸贸易的重中之重,是将自贸区建设成离岸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 三、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及现状 (一)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

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措施包括律师服务、资信调查、旅行社、人才中介服务、投资管理、工程设计以及建筑服务的开放。

具体开放措施有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允许在试验区内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允许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外方合资者可以拥有不超过70%的股权;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设立独资人才中介机构;外资人才中介机构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由30万美元降低至12.5万美元;允许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对试验区内为上海市提供服务的外资工程设计企业,取消首次申请资质时对投资者的工程设计业绩要求;对试验区内的外商独资建筑企业承揽上海市的中外联合建设项目时,不受建设项目的中外方投资比例限制。

(二)专业服务领域开放的现状

截止2013年11月22日,自贸试验区共接待企业、个人咨询和办理业务超过5.8万人次,其中企业办理核名近6000户。“35个工作日内已办结新设企业1434家,其中外资新设企业38家,外资注册资本超过5.6亿美元;内资新设企业1396家,内资注册资本超过347亿元其中以贸易类和服务类为主,占比分别为69%和2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截至3月底区内海关新增注册企业2438家,总数达7392家;区域功能不断拓展,推动总部经济、跨境电子商务、全球维修、融资租赁、文化贸易等10个领域约350家企业功能拓展,涉及进出口货值超百亿美元。

区外企业,不能进行跨境融资业务,不能进行跨境人民币借款业务,难以获得境外投资。而自贸区内企业多是看中在区内可以对外借款,进行跨境融资,获取境外大量资产,而且借款利率并不是由央行决定的,而是有借贷市场决定的,只要利率下降一点,企业就可以省下很大一笔成本。

截至一季度末,上海辖内共有86家机构与企业建立了与区内客户的存贷业务关系,占比将近七成,累计对试验区客户的各项贷款达819.93亿元;各项存款1305.33亿元,表外业务617亿元。试验区内银行机构的资产总额达1205.57亿元,约占同期上海辖内资产总额的1.19%;各项贷款为653.54亿元,贸易融资占其中比重为9.81%,高于上海辖内同期同口径3个百分点,与自贸试验区目前以贸易活动为主的经济特点相符;表外业务298.46亿元,其中保函占比六成;各项存款为924.84亿元,合计净利润4.24亿元,已经实现盈利的区内机构占比约50%。 但是上海自贸区挂牌后,随着大量的机构和企业入驻自贸区,自贸区内和周边上涨的人工及运营成本不容忽视,这将影响着自贸区进一步的发展。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外高桥区域办公产品租金从最初的1.6~2元/平方米/天一直持续的上涨,直到2013年12月份的租金到达5.9元/平方米/天的峰值,整体涨幅高达268%。 金桥、外高桥、临港等自贸区概念园区的厂房租金一季度平均环比上涨超过6%,与自贸区成立之前相比累计涨幅已接近15%。此外,外高桥的工业地价相比自贸区成立前上升了约130%。

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入驻自贸区内,在自贸区周边也遍布机构和企业。这对于自贸区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进驻的机构和企业大多都已盈利,这就吸引了更多的机构和企业入驻。但是随着机构和企业更大量的入驻,自贸区内以及周边的人工、运营成本也是水涨船高,影响着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旭晨.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模式研究,2014

[2]汪川,赵瑾.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模式及制度安排[J].新金融,2014(07) [3]刘崇献,王茜.上海自贸区的内涵、定位及其前景探讨[J].中国商贸,2014(18) [4]王宏举.走进“上海自贸区”[J].财经界,2014(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杨明华.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研究[J].学海,2008(01) [6]蒲钰.浅谈上海自贸区及经济现状[J].中国外资,2014(2)

[7]卢思元.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业务前景初探[J].中国外资,2014(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