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海争端及中国海洋国土问题

南海争端及中国海洋国土问题

来源:爱问旅游网


南海争端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中国对南海的拥有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华南沿海一带从中国秦朝时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从中国西汉到唐朝末期现越南中部和北部是中国领土,南海已经是中国领海。中国元朝政府还多次派军到到越南北部平叛和越南南部(占城),中国元朝南方海军经常在南中国海巡逻到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中国明朝海军多次通过南海下西洋,是南海的唯一正统力量,南海的东南亚国家的君主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才是合法正统的,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海南岛在中国西汉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得到说法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编辑本段战后主权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来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编辑本段国际会议的决议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书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权威性百科全书,如1963年美国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3年的《苏

联大百科全书》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鉴》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编辑本段主权受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编辑本段历史问题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历史依据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

编辑本段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可以上溯到汉朝。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 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石塘。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编辑本段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至迟明初就到南沙群岛从事开发渔业生产了。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铺前港和清澜港渔民及文昌县渔民到南沙群岛去捕捞海参等物。 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我国渔民在南沙群岛活动情况,郑和群礁有\"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与渔民交换参贝。船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离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风起时返。\"清末以来,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各地渔民都有人到南沙群岛去捕鱼,其中以文昌、琼海两县最多,每年仅从此二地去的渔船就各有十几条到二十多条。 《更路簿》是中国人民明清以来开发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它是中国海南岛渔民在西沙和南沙群岛进行生产活动的航海指南,积累了许多人航行实践经验的集体创作,它孕育于明代,后不断完善,记载了渔民从海南岛文昌县的清澜或琼海县的潭门港起,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岛各岛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 民国以来我国渔民开发经营南沙群岛的史实,中外史料均有记载。日本小仓卯之助《暴风之岛》记载1918年他组织的探险队到达北子岛时发现三位\"文昌县海口人\"。1933年日本三好和松尾到南沙调查时看到北子岛有中国人2名、南子岛有中国人3名住在那里。日本《新南群岛概况》记载,中业岛有渔民\"栽种之甘薯\",\"昔时有中华民国渔民居住于此岛,并种植椰子、木瓜、蕃薯和蔬菜等\"。

编辑本段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 迟至元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 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和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1932年和1935年,中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 1933年,法国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太平、中业等九个岛屿,立即遭到我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的渔民强烈反抗,中国政府也向法国政府提出抗议。 1935年,中国政府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印《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明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各岛礁的具体名称。 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海诸岛。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日本投降后,时任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的林遵率“太平”、“中业”两舰接收南沙群岛,将南沙主岛以所乘军舰舰名改为“太平岛”,并在岛上树立刻有“太平岛”字样的纪念碑。 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并公布施行。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标准地名。 综上所述,大量翔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编辑本段法理依据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是有充分的法理依据的。 编辑本段大量翔实的中外史料

一、大量翔实的中外史料对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提供了丰富的证据。早在二千年前的汉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航海和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南沙群岛。这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里均有记载。这些记载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土地的认识,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法发展的过程来看,古代中国对南海群岛的发现足已证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南沙群岛不是\"无主地\",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权以任何名义改变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这一法律地位。 编辑本段开发经营及实际管辖 二、中国人民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经营以及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实际管辖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中国人民在发现南沙群岛后,最迟自唐宋以来就一直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从事捕捞、种植等生产经营活动。晋代的斐渊在《广州记》中对中国渔民在南海捕鱼和采珊瑚作了记录。明清以来,海南岛文昌、琼海的渔民经常于每年冬季利用东北信风南下至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捕捞水产,至第二年台风季节到来之前利用西南信风北返。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居住并从事捕捞、种植等生产活动,从自发到有组织,得到中国政府的准许和支持。即使南沙群岛在古代不适宜居住,仍有中国渔民长年居住于南沙群岛。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常年往来于中国海南岛、广东省与南沙群岛之间生产经营,并向中国政府缴税纳赋。 编辑本段政府行为 三、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在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自唐贞元以来,中国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了中国的版图,至明、清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大量的中国官方文件、地方志和官方地图都记载了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管辖,并将其列入中国的领土范围。直至本世纪初,中国政府一直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对南沙群岛行使着和平管辖。 本世纪初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都持续不断地维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20世纪30年代,

法国曾侵占南沙群岛的九个小岛,中国政府及时进行了外交交涉,中国渔民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民国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维护主权的措施,如给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作业的中国渔民和渔船发放中国国旗,组织对南沙群岛的历史和地理调查,由政府地图出版审查机构重新命名和审定南海诸岛包括南沙群岛的群体和个体名称等。 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中国为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沙群岛进行了不懈努力。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宣布,此次战争的宗旨之一是\"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当时的南沙群岛被日本划归台湾管辖,《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的中国领土当然包括南沙群岛。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于1946年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包括举行接收仪式和派兵驻守,绘制南沙群岛地图,重新命名南沙群岛及其群体和个体的名称,编写和出版最早的南沙群岛地理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沙群岛先后被划归广东省和海南省管辖,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并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的国家声称南沙群岛在其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内,并据此主张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根据国际法和海洋法,领土主权是海洋权益的基础,海洋权益是从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将海洋管辖权扩展到别国的领土上,更无权以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为由侵占他国领土。总之,任何国家对南沙群岛岛礁的军事占领或其它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在国际法上都是非法和无效的,不构成主张领土要求的依据,也不能改变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一无可争辩的法律事实。 编辑本段基本立场

四、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编辑本段政策主张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编辑本段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

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南海困局下的大国博弈

美国联合越南搞军事演习,中国宣誓国家核心利益,随着形势的升级,波诡云谲的南海困局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8月8日,美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在结束了黄海美韩军演之后,宣布抵达越南中部岘港附近的南海海域,举行美越海上联合演习。这让波诡云谲的南海困局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关切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态度。

推荐阅读

许小年:中国需要公平与正义的公民社会 中国应该启动中产减税

庞东梅:楼市真的“回暖”了吗? 水皮:加息抑制房价治标不治本 徐建军:别对美国经济报太高期望 程亚文:GDP世界第二的历史反思 叶檀:黄陈之争的市场民主价值 专题策划:巴比中国行富豪捐不捐 周刊:未富先老 我们拿什么养老 共同社消息称,今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访华时,中方首次向美国政府高官正式表明了立场,称南海是关系到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核心利益”。在此之前中国曾将台湾、西藏和新疆等定位为“核心利益”,中国强调南海主权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意味着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的态度越来越不愿意模糊和妥协,有别于以往单纯的“主权宣誓”。

作为回应,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越南河内出席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时表示,美国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争端表示关注,解决南海主权争议是优先要解决的外交事务,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在”,美国“支持所有提出主权要求的各国展开合作和协商,反对任何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这是美国首次公开干预南海争端。这种貌似公允的讲话实际上是在攻击中国,给国际社会造成一种南海局势十分堪忧的迷象。美国“联越制华”意图明显,这是美国炮舰主义、单边主义军事战略之后的又一次“肌肉”展示,也是奥巴马政府“重回亚洲”、制衡中国战略的体现,大国博弈进入新一轮格局。

南海因在中国大陆南方而得名,又称南中国海,一般指从台湾海峡到马六甲海峡的海域,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所在的海域。目前,台湾控制着东沙群岛;中国(大陆)控制着西沙群岛;中沙部分除黄岩岛外,几乎所有的岛礁岩块在高潮时均不露出水面,没有岛屿主权争议,南沙是争议焦点。目前所谓的“南海问题”,更为确切地说其实就是“南沙群岛问题”,因为南海争议主要集中在南沙群岛的归属权、控制权上。

在南沙群岛争议的纷争国中,涉及到的有区域内的“六国七方”:中国(大陆与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和区域外的美国、日本等大国,区域内和区域外力量不断进行地缘政治博弈。

南沙群岛包括100多个岛礁,上世纪70年代迄今,越南用“蚕食战略”逐步侵占了南沙水域的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10个,马来西亚抢占了3个,而中国实际只控制着9个(台湾驻守面积最大的太平岛,掌控中洲礁),中国在战略上完全处于守势。越南与菲律宾目前控制了南沙群岛中最有价值的岛礁。所有可供应淡水、可生长树木、不必借助礁盘就可建房屋的岛几乎全部为越南和菲律宾所控制,如越南控制的鸿庥岛、南威岛;菲律宾控

制的西月岛、马欢岛等;马来西亚控制着弹丸礁等。

南海海域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资源丰富,除拥有丰富的水产、矿产和油气资源外,还蕴藏着丰富新型替代能源——可燃冰,能源利益博弈是争端背后主要驱动力之一。中国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油气资源,中国自己一滴油没开采,却遭到越、菲、马、文、印尼等国大量掠夺,他们在中国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共有一千多个油井,每年出油6000多万吨。出于捍卫自己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国需要在该区域“有所作为”,以打破南海僵局。

“南海”争端是美国一手“阴谋”制造的。1951年在美国主导下起草、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约》规定日本放弃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一切权利,但未提及归还主权问题,这是第一次在正式国际场合、以书面形式制造南海的“主权未定论”。1945年日本投降后,其占领的中国领土理应归还中国,但当时由于两岸中国人都被杜鲁门政府挡在门外,与会的南越便有了声明其拥有对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的机会。冷战期间,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实施的岛链封锁,南海就成了美国遏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是冷战的前沿阵地。

在后冷战时代,中国于199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公布了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声明将在适当时候公布南沙群岛的领海基线。该法引起了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不安,纷纷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一度引起南海局势的持续紧张,代表事件是1992年5月,中美能源公司合作勘探、开发南沙“万安滩”油气资源的合同遭到越南的持续阻扰未能执行。1995年中菲之间发生的“美济礁冲突”引发了东盟对南中国海的关注,也使得东盟在南中国海议题上更为主动,频频向中国施压。出于睦邻友好、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考量,中国一直保持“自我克制”,积极以低姿态谋求与相关纷争国的“双边协商解决”。

推荐阅读

许小年:中国需要公平与正义的公民社会 中国应该启动中产减税

庞东梅:楼市真的“回暖”了吗? 水皮:加息抑制房价治标不治本 徐建军:别对美国经济报太高期望 程亚文:GDP世界第二的历史反思 叶檀:黄陈之争的市场民主价值 专题策划:巴比中国行富豪捐不捐 周刊:未富先老 我们拿什么养老 在双边解决效果甚微的情况下,又积极在“南海议题”上与东盟数次磋商、博弈,谋求区域内国家的“多边解决”,做出较大退让。与此同时,越南是该议题“多边化”、“国际化”的主要推手,把争议水域纳入东盟框架内,对此中国也以包容姿态积极应对。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是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但由于是政治文件,而不是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其实际成效着实相当有限。2008、2009年,越南、菲律宾以及马来西亚在南沙群岛基线问题上不断以“国内立法”形式挑起事端,宣称大陆架权利,进行“主权宣誓”,这些挑衅举动使得“行动宣言”落实更加困难重重。

针对南海争议区的资源开发,我国政府很早就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方案,这原本是中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顾大局办法,可是相关国家不断强化对南海的绝对控制,使得这一原则难以在操作层面实施。“主权属我”似一厢情愿,当前中国所占领仅是礁,而岛几乎都被越南占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演变成实际控制国“分别开发”。

值得警惕的是,越南是今年东盟的轮值主席,在今年4月的东盟峰会和7月的东盟区域论坛上,利用主席身份试图越过《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重新签署协议,美越等国将南海

问题“国际化”的企图昭然。在新加坡和印尼倡导下,10国领导人一致同意,考虑将现行的东盟10+6(东盟+中日韩印澳新)对话机制扩大为10+8(增加美俄),此举显然是东盟引进区域外的大国来制衡中国,若美国一旦加入,局势对我将更加不利。

拖下去的结果是南海问题必然国际化和复杂化,再加上东盟逐渐走向联合,对外政策的统一,且越南等占领已成既成事实,更随着美国从伊、阿撤军和金融危机打击中缓过气来,到时中国将面对的是铜墙铁壁。美国政府还搬出了冷战时期“隔岸制衡”策略,挑动周边国家制衡中国。美越两国海军进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具有更浓厚的冷战色彩,是在美国宣称南海问题涉及美国的国家利益,高调介入南海事务表现出的军事上的后续跟进动作。越南则企图借此提高地位,增强与中国打交道的本钱。鉴于形势变化,中国政府有必要警惕美越联手鼓动东盟各国领导人对自己进行“战略挤压”。

当前中国南海问题解决之道是:避免战略误判,积极利用美国陷入“两场”战争和经济危机困境“机遇期”,谋求与区域内纷争国“双边”和平谈判解决,在承诺保障各方航道通行自由基础上,积极捍卫自己主权权益,辅以授权方式允许相关国家共同开发。两岸应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好祖先留下的财产,更何况台湾还控制着南沙的第一大岛——太平岛。连战先生讲“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是祖宗留下的 “祖权”。

南海问题需以战求和 “海陆并进”先攻取越南!

南海对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不可或缺的,南海不仅存在丰富的石油等海洋资源,而中国80%以上的进口原油必须通过南海战略通道才能运抵中国沿海。南中国海之于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南海一旦被它国占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就难以崛起为真正的全球性大国。越南在东亚外长会议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给了中国最好的理由与借口,因此现在是恢复中国南海主权的难得时机。

中国的战略主攻方向应是南海问题。中国战略上要有弃有舍,所有的外交、经济和军事资源要向主攻方向倾斜。而其次是避免战略误判。中国今年的三月首次将南海列入“核心利益”并明确告诉在华访问的美国高官,这无疑是中国最正确的战略决策。可是,希拉里最近在东盟外长会议上的讲话与中国形成直接的战略冲撞,让南海成为中美交锋的“第二战线”。美国对南中国海的插手是中国外交与战略重大失败与挫折。美国的插手将使中国花费10倍以上才能恢复南海主权。

三大战役中先打南海战役,此战役第一个目标越南,先把越南占领我国29个岛屿拿下,再收回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所占岛屿。整个南沙群岛直到全部收回为止。

南沙群岛全部收复后,第一大战役宣告结束;下一步将打第二大战役,西沙战役,既收复西沙;第二大战役的完成将宣告南海、西沙将归回祖国的怀抱;最后打第三大战役,东海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中国海洋主权至此全部回归!

一、先攻取越南时机已到

1、越南正在形成强大的海军势力。

越南针对中国准备打海战而购买的新装备大部分没有到位;已到位的部分新装备还没有形成战斗势力。待越南在南海军事势力全面形成,中国收复南海不仅在军事上付出更大代价,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也要付出更大代价。

俄罗斯还向越南提供“宝石”(SS-N-26)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生产技术细节。“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是俄罗斯最先进的反舰导弹。

2、印度等国家与越南的同盟关系尚未确立。

印度与越南结盟共同对付中国将是必然的。如果印度一旦与越南订立军事同盟条约,印度海军将会进驻越南的金兰湾等港口。印度加入南海战团便有了法律依据。可以预见,未来南海印度将会参与越南阵势,除周边各国所控岛礁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外,还有美国、俄罗斯等大国也会在南海拼命瓜分利益,以后南海将会成为各国利益争夺的火药库。

3、发起南海对越之战理由十分充分。

中国一再强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而越南背信弃义,公然任命西沙行政长官在所占岛礁上大肆修筑永久性工事,旨在长期占领南海的意图明显,特别是与马来西亚一起向联合国提交了南海大陆架划架提案,公然侵吞中国南海主权。

4、充足的开战理由。

越南与美国在南海联合军演,并多次联美向我国挑起事端,严重侵犯和干扰我国领海主权,世界战争史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合适的对越开战的理由。武力收回越南所占29个岛屿,可威振四方,再收回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所占岛屿也就势如破竹,整个南海便一举回归;其他西沙、东海两大战役和平收复的希望就更大。打好南海战役,为下一步全面收复西沙、东海铺下顺利道路。

二、抗拒不撤,武力收复。

从陆地作战善于发挥我军优势,军事上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一)、海上作战不利因素。

(1)、海上作战牵涉到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开发石油的设施,一旦开战会破坏其设施,引发与开发国之间矛盾;

(2)、海上作战可能会引起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的联合迎战,对我军海上作战不利;

(3)、美国航母可能再来南海示威,来干预我军收复南海问题。

(二)、战略上进攻与防御。

●战争一打响,我们要在南海发表严厉声明:任何国家来南海军事干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坚决给予沉重打击。

●战略上主要以陆地战为主,海上进攻是灵活性的,更多的进行护航、守卫并积极

防御;

●陆地作战一直打到越南愿意放下武器时为止,愿意全部让出南海所占岛屿为止,并签署以后不再侵占、侵犯中国海洋和领土主权保证书。此次主权回归战,必要时可以彻底摧毁越南军事设施及武装,把越南建成一个亲华政权,以确保南海永久安宁。

▲在对越声明期间,我国海政船舶依职权在南海对越方所占岛屿护航、测量、考察途中,如遭越方干涉、甚至遭对方枪击等事件,可作为向越发兵收复海洋主权的导火线。

三、中国急需解决两大问题:

1、中国建立强大的海军;

2、尽快建造航空母舰;

12字决:“敌侵我打,占岛必收、拒归我攻”!

主权原则:回归海洋主权问题不存在谈判,更没有协商余地

南海局势紧张 周边国家 对china虎视眈眈

中國的願望應該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被越南侵占的島礁,並沈重打擊越南海空軍事力量。

越南的願望是:由于中越軍事力量差距巨大,越南無法用消滅對方軍事力量的方法來重新奪回島礁(拼消耗的話越南是死路壹條)。因此越南比較現實的選擇是,使南海問題國際化,長期化,複雜化。尋求國際社會的介入,並使南海問題對台灣問題的解決,以及中日領土爭

端造成盡可能大的影響,以可以承受的代價,爲越南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定位:低烈度 低頻率 長時間

具體措施:對中國奪回島礁在軍事上不做過多回應;保留實力避免遭遇中國海軍主力,轉而攻擊來往馬六甲海峽的中國民船。使南海沖突長期化,用低烈度 低頻率 長時間的攻擊,將中國壹部分軍事力量牽制在南海,對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甚至對中國解決中日領土糾紛造成

不利影響。從而與越南商定島礁的劃分

越南要做的就是,在泰國灣和馬六甲海峽之間做文章

戰前,越南大量建造/購買小型潛艇,快艇。並將防空導彈、作戰飛機部署到越南南部沿泰

國灣區域。在泰國灣部署大量快艇和小型潛艇。

戰爭開始後,中國迅速控制衆多島礁。越南主力水面艦艇避免與中國海空軍主力遭遇,在越南沿海,在越方岸艦導彈和空軍的保護之下活動,以保存實力。或幹脆將大量主力艦艇轉移

至泰國灣。

另壹方面,用小型潛艇在馬六甲海峽的南海出口與中國九段線之間,尋找機會攻擊通過的中國民用船只。在作戰時,小型潛艇盡量貼近他國領海對中國船只攻擊,以逃避中國護航編隊的報複。攻擊完畢後沿他國領海邊緣撤退至泰國灣。在緊急時刻可考慮進入他國領海躲避。 在攻擊的頻繁程度上,可幾月攻擊壹次甚至幾年攻擊壹次,視具體情況而定(當中國對越南打擊力度增大時,就暫時偃旗息鼓,再選擇恰當時機卷土重來)。如果頻繁攻擊中國民船的話,中國的凶狠報複越南無法承受,而且中國民船會改走龍目、巽他海峽----望加錫海峽,使本方案作用大減。本方案用意是長時間牽制中國的軍事力量,而不是對中國造成無法容忍

的打擊,因此間歇的,少量的攻擊小噸位民船是最佳選擇。

這樣的話,

1 戰場遠離中國大陸,中國海軍補給線拉長,中國作戰飛機在戰區滯留時間縮短, 2 由于戰場處于國際航線上,可使局面迅速國際化,複雜化。馬六甲海峽來往的船舶衆多,非常繁忙。就算發生象征性的攻擊,也會對國際局勢造成重大影響。如果在附近海域發生戰爭,國際社會無法選擇回避。(想像壹下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長時間在馬六甲附近晃悠,MD

會是什麽感覺)

3 間歇性的攻擊是爲了保持南海沖突的熱度,便于國際社會介入。低烈度則使越南不會遭

到過重的報複,這樣長時間的消耗越南才經受得起。

“海陆和合”,中国地缘战略之本

●“海陆和合论”的实质,是以和平方式管理和利用好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以促进本国、本地区和全球的持久和平、安全、发展与繁荣

●“海陆和合”是避免“海陆对立”、实现“海陆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中日关系应取的方向;中美和平共处,互不对抗,特别有利于促进大国间的“海陆和合”

乞力马扎罗雪顶可能10年内融化,“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 成都醉驾案疑犯被改判为无期

[孙伟铭父亲称判决不公拟上诉][更多] ·新疆发布公告依法打击针刺犯罪活动

·加拿大部长称希望赖昌星能考虑自愿返华 ·印媒再次宣称中国士兵\"入侵印度领土\"

·山西致277人死溃坝事故现场将建警示广场 ·河南平顶山矿难已造成44人死35人失踪 ·推广 | 注意!资金正在流向以下板块!

独家:历史学家眼中60年中国

[日军国主义不会复活][中国民族自信心重建] ·深度 | “快女”粉丝江湖的“无间道” ·军事 | 美军将解放军列为假想敌

·博客 | “砖家”点评快女 赌城结婚的明星 ·互动 | 真实记录一个农民工的北漂生活 ·推广 | 中信信用卡免费申请 即获QQ会员

●中国应以“海陆和合论”作为周边外交战略的理论基础,对邻国不分海陆、大孝强弱,都一视同仁地采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携邻共富、睦邻同安的政策

西方传统地缘战略学说大多是从地理的角度论述称霸世界之权术。它们甚至视人类历史主要是陆上势力与海上势力的斗争史。这显然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然而,至今美国仍有人主张与日本、澳大利亚等海洋国家联手遏制中国。日本也有人主张,作为海洋国家,日本的国家战略应该是强化日美同盟,“促使‘海洋亚洲’和西太平洋小国组成的松散的海洋联邦,在牵制中国的同时使日本成为太平洋统一体的领导者”。这种过时的“海陆对立论”,只能导致中美、中日之间产生地缘战略对抗,有害无益。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为避免国家决策错误,大力提倡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和平、合作的“海陆和合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不应以海陆划线树敌立友

“海陆和合论”的实质,是以和平方式管理和利用好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以促进本国、本地区和全球的持久和平、安全、发展与繁荣。其基本内容应包括:第一,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和平相处,互不侵犯,互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互不干涉内政;第二,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各自发挥自身地缘优势,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彼此信赖的安全合作;第三,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相互开放,为对方的发展和彼此合作提供地缘便利条件,通过政治对话与协商解决彼此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第四,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不以海陆划线树敌立友,而以和平、合作为共同目标,争取实现“海陆和谐”;第五,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不仅要努力实现“海陆和合”,还要谋求海洋国家之间的“海海和合”、陆地国家之间的“陆陆和合”。

“海陆和合”是亚洲国家地缘经济关系决定的。亚洲各国山水相连,既有海洋岛国,如日本、印尼、菲律宾;又有内陆国家,如中亚国家、蒙古;还有海陆兼备的国家,如中国、朝鲜、韩国、越南、泰国、印度等国。它们之间完全可以利用彼此相邻的地缘经济优势,通过海运、空运和铁路及高速公路网相连接,形成若干次区域经济圈彼此相通的亚洲广域经济圈。

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马来西亚时曾建议中国和东盟确定新的重点合作领域。在深化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的基础上,将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卫生确定为中国—东盟新的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在交通方面,只有海陆国家和平与合作,才能变亘古天堑为国际通途。据报道,中韩两国地方政府计划在山东烟台和韩国仁川之间建立跨海列车轮渡。由于韩国釜山和日本下关之间轮渡业已开通,所以中韩列车轮渡如能开通,将使从欧洲鹿特丹开来的火车直接跨海开到日本的东京。中日韩的大型专用汽车也可乘轮渡跨海,奔驰在其他国家的高速公路上。要实现这一美好远景,没有“海陆和合”的国际环境是不可想象的。

只有“海陆和合”才能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各种威胁的挑战。根据“海陆对立”观念制定国家战略,根本无法应对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威胁。如今,国家安全已超出传统安全的概念,许多非传统安全因素需要跨国合作才能得到解决,无论是海洋国家还是大陆国家,都难以单独应付。事实证明,只有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非传统安全领域内各国的国家安全目标。

“海陆和合”可以先从亚太地区做起。和平的多边主义是实现亚洲“海陆和合”的必由之路。亚洲实现“海陆和合”的范例之一是东盟10国的成功实践,以及东盟与中国(10+1)、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的发展。这些都证明了海陆国家之间具有和平与合作的内在需要。日本、韩国都是东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目前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近年来中澳贸易年均递增约30%。最近温家宝总理出访澳大利亚、斐济、新西兰、柬埔寨,并出席首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为亚太地区的“海陆和合”开创了新篇章。

“海陆和合论”有利于大国关系和谐

“海陆和合”体现着陆海国家的共同利益与互补性。俄罗斯是亚洲国家重要的地缘经济合作伙伴。亚洲既有中、日、韩等油气资源进口国,也有俄罗斯和位于中东、中亚的诸多产油国,可以通过海运和铺设管道运送能源,建立比较稳定和互利的能源供求网络。据俄官方统计,目前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天然气储量达64.3万亿立方米。2020年俄东部石油年开采量将达1亿吨,天然气达1050亿立方米。俄罗斯正计划通过输气管网,向中日韩输送天然气。2020年,亚洲国家在俄罗斯石油出口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增至30%;天然气将从5%增至25%。俄罗斯外长认为,俄“最有前景的努力方向是参与大型多边组织的活动,致力于建立对亚洲、美洲和欧洲都开放的多边合作机制”。

“海陆和合”是避免“海陆对立”、实现“海陆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中日关系应取的方向。冷战后的国际实践证明,只有和平、合作才对各方都有利,而人为制造“威胁”与“对立”,到头来只能对本国不利。那些陈腐的冷战思维和地缘战略学说已远不适应21世纪地缘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只有提出有利于各国和平与合作的国际政治学原理,才能充分发挥亚洲地缘经济的巨大潜在优势,造福于人类。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作为海洋国家,其能源、资源、市场都离不开大陆国家,实现“海陆和合”最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中日两国如能通过谈判,实现东海有争议地区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将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从相反意义上讲,中日两国能否通过共同开发解决东海争议问题,也是检验中日能否实现“海陆和合”目标的一块试金石。

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经济伙伴,可以为“海陆和合”做出较大贡献。美国是面临东西两洋的世界超级大国,本来可以成为“海陆和合”的主导力量,但妨碍美国发挥作用的因素之一是传统的地缘战略观念。这主要表现在美国仍把中、俄作为地缘战略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9·11”事件以来,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增大的压力等因素迫使美国开始鼓励中、俄“在解决共同安全挑战方面充当美国的伙伴”。最近,美国军方也认同“美国的目标是使中国继续作为经济伙伴,并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至于台湾问题,美国也是把它放在美中关系的战略框架内加以权衡的。中美和平共处,互不对抗,特别有利于促进大国间的“海陆和合”。

“海陆和合论”有利于中国睦邻与统一大业

中国是陆海兼备的亚洲大国,同14国陆地接壤,同8国隔海相邻,可以在“海陆和合”方面发挥桥梁作用。中国自古对周边推行“亲仁善邻”的政策,但古代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袭扰,近代又遭海陆列强霸道入侵。因此,为实现“海陆和合”,维护本国海陆安全,中国必须增强综合国力特别是要拥有坚实可靠的国防力量,同时应以“海陆和合论”作为周边外交战略的理论基础,对邻国不分海陆、大孝强弱,都一视同仁地采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携邻共富、睦邻同安的政策,以诚待人,以利惠人,以理服人,以德和人。从根本上讲,这是中国战略文化、国家利益,以及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所决定的。中国将既通过争劝海陆和合”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海陆和合”。

“海陆和合论”同样适用于解决中国国内的台湾问题。从中国的地缘环境看,如能实现持久的“海陆和合”,将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和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安全。就历史长河而言,“海陆和合”是中国追求的大趋势。“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海陆和合论”当为我国地缘战略之本。

韩国占据中国东海苏岩礁,中国海洋国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近日,在中韩之间存在争议的东海苏岩礁问题再起风波。韩国媒体像商量好了似的,异口同声对中国正常的海域巡视活动发难,称“中国海监飞机2005年曾5次监视苏岩礁海域”。

中国周边海洋形势:

海岛、海上划界、海洋资源开发,是当今中国海洋安全的三大问题,这三者分别是海洋安全的基础、前提、目的。据中国国家海洋局透露,中国可管辖的三百万平方公里海域,目前与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汶莱、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八个邻国有划界争议,这三百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百分之五十二是与邻国有争端的,存有争议的海域中,目前有四十五个岛屿和珊瑚礁已经被外国非法占据,苏岩礁是其中之一。

二零零六年秋冬之交,对中国而言,与南海诸国的周边安全隐患时有显露,东海资源争夺暗流涌动。中日东海油气田问题磋商进入第五轮,韩国在与中国存有主权争议的苏岩礁建立了海洋科学基地。在苏岩礁问题上,韩国长期保持“只做不说”的低调态度,传媒

没有什么报道,但今年九月以来韩国传媒却接连炒作“中国对苏岩礁的监视活动”,声称“离于岛是韩国最南端的岛屿”,韩国国民开始熟知“离于岛”,不过,政府和传媒都不提离于岛的历史沿革。中韩海上划界问题重新浮出水面。

中国苏岩礁历史:

苏岩礁又称苏岩,附近还有虎皮礁和鸭礁,地处东经一百二十五度,北纬三十二度,在东海北部海域,上海和江苏正东面的海上。它是中国大陆架上的海底丘陵,一年大部分时间处于水深四点六米至五点四米以下,面积两平方公里,呈椭圆形。东海是中国历史传统水域,苏岩附近海域是中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台湾渔民自古以来活动的渔场,近代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没有一个国家对此提出过异议。

中国自从清末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以来的海图,即明确标有东海苏岩,比韩国早了一百年,一九六三年中国远洋货轮“跃进号”在苏岩海域触礁沉没,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示下,中国海军东海舰队和交通部测量大队对苏岩礁作了中共执政以来首次精密测量,绘制了高质量海图,并向国际宣示了领海主权;一九九二年五月,中国北海舰队海测大队接到中央测绘黄海海区和苏岩礁区的任务,很快以“北标九八二号”、“北标九八三号”两艘大型测量船和“青渔四二七号”、“青渔四二五号”两艘侦察船组成海上测绘编队驶赴东海,全面测绘苏岩礁海区。工作人员经过五个日夜劳作,完成三千多个数据,最终将苏岩礁定位于东经一二五度十分四十五秒、北纬三十二度七分四十二秒。

韩国不轨举动:

韩国一直称苏岩礁为暗礁,一九五一年,韩国山岳会和海军联合前往苏岩礁探查,将此暗礁命名为“波浪岛”。一九八四年,济州电视台和KBS电视台联合制作了一档介绍苏岩的节目,才公开称其为波浪岛;一九八七年济州地方海洋水产厅才将其命名为今天的称谓“离于岛”,韩国海洋港湾厅在此设立了航海浮标。

一九九五年后,韩国逐步展开计划,勘探调研不断。二零零一年一月,韩国国立地理院、中央地名委员会开始对苏岩问题审议,将波浪岛正式变更为离于岛。韩国政府近来在学术界成立了专门研究离于岛的“离于岛学”,还建立了官方网站,韩国对外宣扬独岛(日本称为“竹岛)主权的网站设”离于岛“专栏,编列了邮政地址:大韩民国济州道南济州郡大静邑马罗里离于岛。

有史以来,韩国自称最南端是济州岛慕瑟浦港以南十一公里的马罗岛,面积零点三公里,岛上有汉字“大韩民国最南端”碑一座。在韩国的马罗岛志上明确写着:“为使国民明白大韩民国最南端之位置,于一九八五年在济州郡的我国最南端马罗岛上东经一二六度十六分三十秒、北纬三十三度六分三十秒的地方,立上了写着”大韩民国最南端“的碑文一块。此碑四面高一点四米,上面用高一点五二米的玄武岩自然石制作,中央刻上大韩民国最南端。”

二零零二年起,韩国政府投资了二百一十二亿韩元(约二千二百五十万美元),在苏岩礁最高峰的南侧六十五米处,打桩兴建了一座高七十六米(水下四十米,水上三十六米)、重三千六百吨,相当于十五层楼高的巨大钢筋建筑物,取名为“韩国离于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这基地面积约一千三百二十平方米,建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卫星雷达、灯塔和码头。上面有八名常驻研究人员,十五天轮换一次。另外韩国海洋研究院的职员,每隔二、三个月会登岛一次,在上面约住一周。基地有消防设施和监视警报仪器,整个工

程的设计标准能抗二十五米大浪和每秒五十米大风,使用寿命为五十年,韩国政府每年投入的维护经费为七亿韩元。目前,韩国政府已将其视为海外领土的延伸,在附近海域开展资源勘探,派出飞机和舰艇巡视。

中华保卫苏岩礁志愿者认为,韩国下一步举动将会把济州岛南海岸小岛马罗岛上的“大韩民国最南端”碑,搬移到苏岩礁,再派人上去常住,并设立户籍和邮编,以达到永久化占领的目的。如果中国政府再不吭声,韩国很有可能在黄海的日向礁,继续建筑类似的海上违章建筑而侵占中国领海。

中华保卫苏岩礁志愿者:

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攻读博士的王建兴,从北京来到香港,这位中华保卫苏岩礁志愿者说:“关心海洋国土,护土人人有责。中国人民强烈要求韩国政府立刻拆除在中国东海苏岩上的所有非法建筑,包括巨型海洋观测平台、直升飞机停机坪、卫星雷达探测装置、灯塔和码头,以及撤走岛上所有所谓的研究人员。”他说,在晴朗天气,从上海浦东金茂大厦顶层,用高倍望远镜可以看到韩国在苏岩礁建造的钢架。王建兴说,目前来自中国大陆各地的保卫苏岩礁志愿者已经有三百多人,正在筹划建立“保卫苏岩礁”网站;尽快注册成立“保卫苏岩礁协会”;向韩国使领馆递交抗议信,展现中国民间声音;面向社会筹款,与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澳门等地的“保钓行动委员会”携手;制作写有“中国领土苏岩”和“东海疆土”大字的铜牌或石碑,等待机会竖立在苏岩礁上;购买船只或租用渔船,向苏岩礁进发,在苏岩礁竖起中国国旗和竖立铜牌石碑。

《联合国海洋公约》一小岛可拥大片海洋:

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一个四面环水并在海水高潮时能高于水面的自然小岛,只要它可以维持人类居住或本岛的经济生活,就可以同陆地领土一样拥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一个如圆桌大小的岛礁,即使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经济生活,《公约》规定,它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但可以划出自己的领海和毗连区。显然,海岛是划分国家内水、领海和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等管辖海域的重要标志。因此,从法理上讲,拥有一个岛屿或岛礁,就可以获得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的两倍半)的海域;一个孤立岩礁,则可拥有四十三万平方公里(约四个半韩国)的海域管辖权,包括这一海域丰富的海洋生物和海底油气资源的捕捞、开采等主权权利。

中国政府态度:

直到今年八月,中国政府不敢公开韩国占领苏岩礁事件。

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时,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以及透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原则。目前中国尚未对韩国的举动作出正式反应。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在处理与别国之间关系问题时,中方遵循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主张对话与协商。“苏岩礁是位于东海北部的水下暗礁,中国与韩国在此不存在领土争端。

中国与韩国已就专属经济区划界进行了一些磋商。苏岩礁所处海域位于两国专属经济区主张重叠区”,“中方多次就韩方在苏岩礁修建海洋观测站问题向韩方提出交涉,韩方表示苏岩礁不影响两国专属经济区划界。中方在苏岩礁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韩方的单方面行动不能产生任何法律效果”。

维护海岛就是维护海洋国土安全

随着国际社会海权意识的增强,作为海陆兼备的海上疆土--海岛已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已将“实施海洋开发”作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公党

中央高度关注我国海岛的保护与开发,近几年,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与其调研组先后赴山东、浙江、广东等地,深入沿海岛屿实地考察当地的海岛保护与治理现状,并就海岛的利用、保护与管理立法向全国人大提出建议案。日前,杨邦杰就此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维护海岛安全就是维护海洋国土安全

“海岛问题不仅事关民生,而且意味着海洋国土的安全。”杨邦杰告诉记者,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一个岛礁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拥有1550平方公里的领海主权(相当于一个小型县的面积),一个能维持人类居住或者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岛屿可以拥有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及该区域内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护海岛安全就是维护海洋国土的安全。

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海岛有7300多个,在500平方米以下的海岛约有上万个,这是确立我国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重要基础。

杨邦杰说,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沿海省市在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海洋局在全国海岛综合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3批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试点,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海岛保护、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促进了海岛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和总参谋部联合颁布了《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加强无居民海岛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律化轨道,为实现依法治岛、依法管岛打下了坚实基础。2007年,启动了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海岛法律制度的建设、海岛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以及海岛特别保护区的建设等工作。沿海地方人大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海岛管理工作,纷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海岛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海岛管理工作。

我国海岛开发管理亟待规范

杨邦杰告诉记者,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国家“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推行,海岛重要性日益显现,开发利用海岛的现象,在沿海地区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在局部利益、近期利益的驱动下,炸岛炸礁、挖沙取石、乱围乱填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海岛景观、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部分岛礁消失。

“由于我国海岛管理工作薄弱,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

题。”杨邦杰说,从当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看,普遍缺少规划。一些地方随意在海岛上开采石料、破坏植被,损害了海洋自然景观和海上天然屏障;一些地方随意修建连岛大坝,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一些单位任意在海岛上倾倒垃圾和有毒有害废物,把海岛变成了垃圾场;一些地方滥捕、滥采海岛上的珍稀生物资源,致使资源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枯竭。

近年来,炸岛、采石、砍伐、挖砂等严重改变海岛地形、地貌的事件时有发生,致使海岛数量不断减少。根据海岛调查数据,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东南某沿海省原有海岛1546个,到2005年,因炸岛和围海造田等原因就消失了83个;北方的某沿海省原海岛数量为132个,到2005年仅存72个,减少数量占原海岛总量的46%。南海的许多珊瑚岛,受挖掘和自然侵蚀的影响,已面临灭失的严重威胁。

另外,我国对特殊海岛保护不力。比如我国已经公布的77个领海基点所在的海岛;设有各种等级的基线点、重力点、天文点、水准点、全球卫星定位控制点等设施和标志的海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保存了一批独特的珍稀物种的海岛;还有的海岛拥有重要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这些海岛,其保护和管理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而目前却普遍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海岛已经遭到严重破坏。

立法保障海岛可持续发展

“海岛地理环境独特,生态系统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极难恢复,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将严重影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杨邦杰认为,海岛立法是依法管理海岛的基本前提。加快海岛立法,不仅是我国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我国周边国家等都对海岛进行了立法。我们也应通过海岛立法,建立海岛开发保护规划、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许可制度,领海基点岛屿和具有特殊价值的岛屿严格保护制度。

据了解,早在2003年,《海岛保护法》就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调研、论证,在2006年完成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征求了沿海、地方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得到广泛支持。

杨邦杰说,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健全有关海岛管理、保护、开发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体系,保证海岛事业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下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在全面调查海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统一协调的原则,编制全国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依据国家规划,编制本地区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进一步完善国家和地方海岛自然保护区和海岛特别保护区的选划和建设。在海岛上开展各类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规划要求。

鉴于目前我国海岛资源开发现状,杨邦杰建议,国家在海岛立法中应当给予海岛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扶持。设立海岛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海岛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连岛隧桥、港口、公路、生活用水、电力、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应当采取一些扶持海岛发展的措施,为海岛发展提供良好的承载功能;对海岛风能、太阳能、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对海岛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补偿政策。

杨邦杰说,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海洋、海岛维权问题比大部分国家都突出,应该设立更高层次的管理决策机构。加强国务院海洋部门的权威性,统筹研究和协调解决海洋和海岛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无居民海岛往往远离大陆,对其进行管理需要海上工作条件和手段,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建立一支专业、精干、统一的海洋管理和执法队伍。

解决南海纷争就一个字------打!!!

越南在南海共钻油井1000多口,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5000万吨,相当于大庆油田

一年的产油量,仅越南一国“1981年至2002年,已从南沙海域的油田中开采了1亿吨石油,15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获利250亿美元。南沙石油,已成为越南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南海风云突变,战事一触即发。前不久,海军原副司令张序三中将对我国与他国领土争端公开发表看法,即:“主张调整周边外交,领土争端要积极谈、准备打”这一主张不管是代表军方的态度,还是代表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都着实让中国百姓为之振奋。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于国际争端就是抗议,谈不拢就说搁置争议,很少听到政府和军方的强硬态度,让国人感到憋气、窝囊!过去我们被人家欺负,国土被侵占,原因不用我说,大家都清楚,而现在我们面对那些三四流小国家,无论在军事、经济、政治上我们都是绝对强大的,眼看着我们的岛礁、岛屿被侵占却看不见政府和军方的强硬态度,长期这样下去我们的大国形象何在,我们的国际政治地位也会随之跟着降低。本人认为:根据当前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想和那些无赖小国家和谈纷争,那就等于是老鼠戏猫。菲律宾国会已经通过了“海洋基线法案”,将本属于中国领土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所属岛屿”;越南任命西沙群岛“主席”以宣誓“主权”。目前越南一方面在我国主权海域大肆掠夺原油,并一直在和欧洲等国家谈联合开采,目的不言而喻,一方面,大幅度增加军费,他们从俄罗斯购买四艘毒蜘蛛级的导弹艇等大型先进武器装备,以对抗我国海军,另一方面,以越南和菲律宾为首的“南沙集团”也隐然形成,妄图在南沙主权争议上形成合力对抗中国。总而言之南海形势越来越严峻,问题越来越复杂,再搁置下去不解决,我们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对于这些不识敬的小国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一个字——打。

武力解决南海问题胜负是没有悬念的,问题是利与弊,本人认为:这场战争下来对于我国来说,利还是大于弊的,这场战争是收复国土,无可非议,我们的大国形象及国际政治地位也会得到提升,国家的尊严也得到了维护;在经济方面,我们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毕竟不是在本土作战。美元不断贬值,我国已经损失了大概3000亿美元,目前我国外汇储备2万多亿美元,要想摆脱美元贬值对我国造成的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的花出一部分,不然损失越来越大,3000亿美元可以打多少次战争啊,一般来讲一场战争下来会对你国内经济有很大刺激的;在军事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次实战,检验一下我国军队和武器装备的水平。

我们不想欺负谁,但也不能老让人家欺负,我们不想侵略谁,但也决不允许他国侵占我们的领土,我们不想打仗,但人家逼我们,我们也不能怕打仗!当年我们对越反击战,不也把越南打了吗,谁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对于美国的潜在插手,我们事先必须要有一个强硬的态度,这一点我们要向俄罗斯学习,俄罗斯一直宣称:只要他的本土遭到敌方攻击,他就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核武器反击,如果他们国内非军事网络系统遭到攻击,他们也不排除使用核

武器反击,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宣称:如果我们收复国土一旦遭到第三方攻击,我国将动用核武器反击呢!?格鲁吉亚是美国和北约的盟友,俄罗斯不但打了他,还帮助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从他的版图上分离出去,美国不是也没脾气吗?强硬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震慑,本人强烈呼吁我国政府和军方在今后处理国际争端的问题上强硬起来,中国人该扬眉吐气了

把太平岛筑成不沉航母,是保证南沙海洋国土安全关键

解决南沙群岛问题需要四种要素,一是随时可在南沙群岛机动部署的航空母舰;二是可全时在南沙战略执勤的航空母舰式战略要塞支撑平台;三是有犯我者虽远必诛,亲我者虽弱必护的民族性格、意志和为国家利益赴汤蹈火的精神;四是国家审时度势的决心和机会。我认为在南沙群岛拥有一个具备航空母舰式要塞堡垒和支撑平台是解决南沙问题的关键,而太平岛就是南沙群岛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收回太平岛是最佳方案,对我意义极为重大。

一、建设太平岛是维护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必由之路,作用不可替代。

(一)在太平岛设置县级政府行政管理机关,有利于完全有效的管理、开发、使用南沙群岛海域几十万海洋国土;

(二)在太平岛建设海空军事基地,有利于确保南沙群岛海域几十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安全;

(三)在太平岛建设可比航空母舰战斗能力的南沙要塞和支撑平台,有利于有效威慑周边国家对我南沙群岛几十万海洋国土的蚕食和资源掠夺;

(四)在太平岛驻有强势军事力量,有利于杜绝周边国家蚕食我海洋国土的非分之想,有利于保持和维护我国与南海诸国关系的和平与稳定;

(五)在太平岛驻有强势军事力量,有利于保证南海航道的畅通,还可随时驰援马六甲海峡,一定程度上解除“马六甲通道困局”对我战略通道畅通的可能制约;

(六)可作为开启第三次国共合作契机,有利于加速国家和平统一进程。 二、起用太平岛可能面临的困难

(一)当前太平岛为我国台湾省管理,可能受到台独分子的阻挠;

(二)太平岛战略意义重大,对周边蚕食我国南沙海洋国土、掠夺我国南沙资源的国家影响深远,必受上述国家的阻挠;

(三)太平岛是南海通道咽喉,美国必会全力出面干涉; (四)台湾省可能要价过高,延缓我起用太平岛的进程。

太平岛问题是中国两岸自己的事,没有必要受其它国家的阻挠和干扰。

三、起用太平岛可以选择的几种基本方式

(一)长期租用。可与台湾现当局洽谈,在两岸没有统一前,大陆方面可向台湾省长期租用太平岛,直至两岸统一为止;

(二)一次买回。可与台湾现当局洽谈,用资金一次性买回。太平岛对于确保南沙群岛海域几十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安全意义重大,两岸从那方面讲都应全力合作。花多少钱都值,因为这钱还是放在我们中国两岸自己人的腰包里,得利和受益的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

(三)土地转换。可与台湾现当局洽谈,在大陆福建省或其它地区划出一块地来与太平岛置换,这两块块地怎么换,两岸谁用都还是中国自己的地,中国人自己的土;

(四)学好双簧。可与台湾现当局洽谈,在太平岛来一次小的冲突,我顺理成章的直接收回太平岛,为我所用,为中国所用,为中华民族所用,为所有炎黄子孙造福。

四、建设太平岛对维护国家主权具有极为重大意义

太平岛对于我国确保南沙群岛海域几十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安全意义极为重大,它是解决南沙群岛海洋国土被蚕食、资源被掠夺的关键一招,两岸从那方面讲都应全力合作。这必会成为长载中国历史的佳话,所有炎黄子孙都应该为促成此事而努力,我们的台湾同胞是深明大义的,这不但为确保国家海洋国土安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会给两岸中国人都带来永远的利益,更会为两岸和平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筑就一条似锦通途,必能开启两岸关系新纪元。台湾人民更享有参预开发南沙群岛海域资源的一切权力和机会。

南海争端各方及基本立场

中国、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均声明己方对于南海所有岛屿拥有绝对主权。南沙群岛235个岛、礁、沙、滩中,中国控制其中7个,中国台湾控制1个,越南占29个,菲律宾占9个,马来西亚占5个。

越南方面宣称南海各岛屿的“实际控制”始于1933年法属越南殖民者侵入西沙群岛,但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历史事实上都无法充分证明其“主权”的合法性。1973年,当时的南越政权一度出兵侵占了西沙和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但随即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中遭到了我海军的坚决打击。两越统一后,越南政府公然违背其在1956-1958年期间做出的尊重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承诺,不断蚕食我南海岛礁。1988年3月14日,我海军在赤瓜礁对入侵的越南舰队进行了惩罚性打击。但迄今为止越南边防部队仍盘踞在南沙大量岛礁上,并非法修筑军事设施,拦截扣留我渔船渔民,制造一系列事件。

越南的醉翁之意

越南国土狭长,缺乏有效的防御纵深。如果外敌从海上入侵,很容易被切成两段。基于国防问题的考虑,长期以来越南建立起了一种极不正常的安全心态———将保卫国家安全建立在侵占他国领土的基础上。

另外,对于正处在经济改革关键期的越南而言,南沙地区富含的油气资源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西方分析家估计,南中国可开采的石油储量在1100-1600亿桶之间。除油气外,南沙海域丰富的渔业、旅游业也为越南所垂涎。

越南一方面维持着对华关系的总体友好与稳定,另一方面在南沙群岛争端上立场蛮横。这是因为越南认定中国会顾全大局、注重睦邻友好,不会采取过度反应,越南正是以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为手段,迫使中国做出让步,从而获取更大利益。

中国政府的力量与困境

关于军事与外交何者应在解决争端中起主要作用始终是争论的热点。军事至上主义者认为,武力是最终解决争端的唯一有效手段,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应始终保持必要的对外压力。反方则强调军事行动的经济代价及因此带来的连锁效应。

分析国际事务中的重大问题,离不开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现实状况是:国际上“中国崛起”的呼声与“中国威胁论”的鼓吹都在最盛之时。“中国威胁论”的盛行已经证明了旧权势体系对中国崛起的抗拒,对当下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中国来说,“静观其变”绝对是一剂苦口良药。

当然,世事无绝对。我们加大投入,建设具有区域控制力的海军与航空兵力量,必将是解决南海争端的坚强后盾。通过积极主动的外交活动,既令对方时刻感受到中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与能力,又提供适当的渠道为双方共同合作提供条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在整体上给予相关国家必要的提醒,可能收到“敲山震虎”的良好效果。

问问团队飞翔的蒲公英共1人编辑答案 2010-07-30 23:34 一段时间来相对平静的南中国海看起来波澜不惊。但这里蕴藏的能源和经济利益,加上悬而未决的领海及岛屿归属争端,甚至大国间在这个地区影响力的微妙变化,是否可能在未来引发严重的地区安全危机呢?

中国已经和东盟在这个问题上签署了一个行为准则宣言。东盟也希望推动签署一个更有约束力的文件,但是由于东盟内部还有些矛盾,中国正在等待。

这个地区长期存在的潜在安全危机,由于签署了这样的文件,使得气氛缓和了许多。他说,解决是个过程,之所以有现在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双方提出的观点都是很难被说服的,也就造成了僵持局面,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解决,就会导致冲突。

当前,南海局势日益复杂严峻。在经济上,一些国家不断加紧对我南海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在军事上,南海周边一些国家海军不断购置性能先进的作战舰艇和飞机;在政治上,有国家企图将南海争端推向国际化和联盟化。此外,美国在新加坡和菲律宾等盟国的帮助下,加强了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并计划重返金兰湾,以抵进我近海边缘。因此,南中国海岛屿与海域

的主权争议这个久拖不决的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双重挑战。解决南海困境须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更要落在具体行动上。

一是制定南海资源开发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对南海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进行利用和开采。从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南海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统筹规划南海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的开发战略、开发目标和开发步骤,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纲要,为参与南海资源开发的企业提供坚强的财政与税收支持。同时,国家要为参与南海资源开发的企业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边防、海监、渔政、军队等职能机构要形成统一的联动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保卫参与南海资源开发企业的人员、设备和财产不受非法侵害。

二是提高南海地区海洋执法力度,坚决与侵犯我海洋权益的不法行为作斗争。长期以来,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宽容与礼让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尊重,相反一些国家视仁慈为软弱,变本加厉地疯抢我油气和渔业资源,多次对我合法作业渔民进行拘捕和扣留,甚至进行人身伤害。因此,必须要加大南海地区的海洋执法力度,及时驱赶和拘捕在我海区进行非法作业的渔船,并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进行处理,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反抓扣、反驱赶行动,以保证我国作业渔船的安全。今年4月1日中国渔政组织两艘大型护渔船到南沙护渔,开启了南海海洋执法的新篇章。要将这种护渔和维权行动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力求实现全海域、全天候的不间断执法,并要在执法力量组成上、执法对象和执法形式上实现突破。

三是加强在南海岛礁的军事存在,为从根本上解决南海困境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南海既是我国重要的海上能源与贸易通道,也是我海军前出印度洋的门户,事关我国的核心利益,因此,被其他国家侵占的岛屿与海域的回归不能没有时间表。针对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在非法侵占的岛礁上不断加固军事设施,增强军事力量,我们也要相应地加强在南海岛礁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更新守岛守礁部队的武器装备,加大战备物资储备。我们不放弃用协商和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南海争端,但也不能幻想那些被侵占的岛屿会和平地回到祖国怀抱。

总之,没有证据表明,将南海问题交给子孙后代去解决会更有利,相反一些大国的背后插手将使南海问题解决起来更困难。关键只有在具体行动上敢于有所突破,才能防止南中国海变为“难”中国海

中国和东南亚几个国家的南海问题不是说打就可以打的,现在中国和世界连接紧密,现在一些问题并不单单是本国的事情,其中牵扯到得方方面面都要顾及的。其中,中国如果和他们打了,这就牵扯到了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如果你打了是否也要对和中国有领土纠纷的印度也是这样,这就形成了一种周边的孤立,对于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影响,还有一个美国的因素,美国在亚洲还有个第七舰队,如果打了,是否会引起美国的介入,美国介入这问题就复杂化了。还有就是中国现在提倡和平崛起,这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内集中精力搞好民生经济的方针是不符的。

立志当奸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