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差复习题精修订

公差复习题精修订

来源:爱问旅游网


公差复习题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一、 1.填空

1. 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单峰性 ,__对称性

____,抵偿性和有界性。 2. 欲从 83块一套的一级量块中组合尺寸87.985,所选量块的标称尺寸应为

1.005、1.48、5.5/80 。 3. 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最小间隙为0.05mm,则轴的上偏差是 -.005

mm。 4. 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性质为

过盈 配合。 5. 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有R10、R20、 R5 与 R40 。

6.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滚动轴承按其 外形尺寸公差 和 旋转精度 分

为0,6,5,4,2五个精度等级,其中 2 级精度最高。 7. Ra的名称是 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 ,测量表面粗糙度Ra值常用 接触测

量法测量。 8. 极限量规一般成对使用,并可分为通规和止规,其中通规是用来模拟 最大实

体尺寸 边界。 9. 普通平键与键槽配合的基准制采用 基轴制 ;国家标准规定矩形花键采用 小

径 定心。 10. 互换性是指产品零部件在装配时要求:装配前 不需要做任何挑选 ,装配中

不需要做任何修配、调整或辅助加工,装配后 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 11. 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 ____系统误差___ 、随机误差________和粗大误差三

类。 12. 配合代号为φ50H10/js10的孔轴,已知IT10=0.100mm,其配合的极限间隙(或

过盈)分别为 0.15 mm 、 -0.05 mm。 13. 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

时,宜采用 基轴 制配合。 14. 量规的工作表面有全形或点状的表面,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

全形 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点状_ 表面。 15. 国际标准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幅度评定参数有(填写名称和代号) Ra 和轮廓最

大高度Rz。

16.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配合的基准制为 基孔制 ,外圈与轴承座孔配合的基准制

为 基轴制。 17. 已知某重复测量16次的测量列的标准偏差为=1.2μm,则可以计算出测量列算

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 0.3 μm,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limx= -0.9或+0.9 μm。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_B_。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

差制.

B.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C.为了零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顶的公差范

围内。

D.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2. 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是___B__。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D.用游标卡尺测外径。

3. 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不同的是 A 。 A.φ30H7/f6和φ30H8/p7 B.φ30P8/h7和φ30H8/p7 C.φ30M8/h7和φ30H8/m7 D.φ30H7/f6 和30F7/h6。

4. 属于形状公差的是 A 。

A. 圆柱度 B. 平行度 C. 同轴度 D.圆跳动 5.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 A 。

A、配合精度高 B、加工容易 C、抗疲劳强度差 D、传动灵敏性差。 6. 在滚动轴承中,承受循环负荷的套圈应选 C 配合

A.较松的过渡配合 B.较松的间隙配合 C.过盈配合或较紧的过渡配合 D.较紧的间隙配合

7. 对检验30P7孔用量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D____。

A该量规称通规 B该量规称卡规 C 该量规属校对量规 D 该量规属工作量规

8. 某孔100.015mm

0则_C_。

A.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B.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mm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01 mm时,允许形状误差可达0.01 mm D.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或等于最小实体尺寸

0。2409. 按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某孔320。080mm实测直线度误差为0.05mm时,其实际尺

寸不合格的是____B_。

A. 32.240mm B. 32.080mm C. 32.200mm D. 32.150mm。

齿距累积总偏差Fp主要影响齿轮传动的 D ;Fβ主要影响齿轮传动

10.

的 。

A.准确性;平稳性 B.平稳性;准确性 C.平稳性;承载均匀性 D.准确性;承载均匀性 下列有关标准偏差σ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σ表征了测量值的分散与集中程度。 B、σ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 C、σ越小,测量精密度越高。

D、多次等精度测量后,其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n 12.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_B_。

11.

A.φ30H8/g7 B.φ30H7/g6 C.φ100H7/g6 D.φ100H8/g7 13. 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_ A_。

A.圆度、素线和轴线的直线度 B.圆度和同轴度 C.径向全跳动 D.同轴度 14.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_A_。

A.配合精度高 B.加工容易 C.抗疲劳强度差 D.传动灵敏性差

0。08015. 按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某轴320。240mm实测直线度误差为0.05mm时,其实际

尺寸不合格的是__D___。

A.31.850mm B.31.760mm C.31.800mm D.31.920mm

16. 对于等精度多次测量值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绝对值大于标准偏差σ

的(D )倍,即认为该测量值具有粗大误差,即应从测量列中将其剔除。 A.2 B.1 C.4 D.3 17. 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 C )。

A.ES B.es C.EI D.ei

18. 某滚动轴承配合,如图样上标注为Ф60R6,则省略的是 C 。 A.Ф60H7 B.轴承型号 C.轴承外径的公差带代号 19. 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项目是 D 。

A.齿距累积误差 B.一齿切向综合误差 C.齿形误差 D.切向综合误差。 20.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___D____。

A.量块按级使用时,以其标称尺寸作为工作尺寸,忽略了量块制造误差。 B.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所得的实际尺寸,忽略的只是测量误差。

C.大多数情况下均按级使用量块,而按等使用量块在零件测量中使用较少。 D.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

三、判断题

1. 尺寸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而公差只能为正值或零。 ( F)

2. 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F )

3. 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 ( )

4. 最小条件是指评定形位误差时,应使评定出的误差值最小,即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 )

5. 加工齿轮时,若齿坯孔直径太大,会影响齿圈径向圆跳动的误差大小。 ( )

6. 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 ( ) 7. 端面全跳动公差可同时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和该端面的平面度误差。 ( ) 8. 通规规定磨损公差和磨损极限是为了保证其使用寿命;而止规不需规定磨损极限。 ( )

9. 下验收极限等于最小极限尺寸加上一个安全裕度。 ( )

10.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dk6配合比dH7/k6配合要紧。

( ) 11. φ50

( )

+0.013

0mm

φ

25

+0.013

0mm

12. 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 ) 13. 公差等级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标准规定,标准公差分为18级。 ( )

14. 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公差是可以控制的。

( ) 15.

实际尺寸就是指零件加工后的真实尺寸;一般来说越接近基本尺寸就越好。

( )

16. 由于形状误差是单一要素,故标注形状公差项目时不需要基准。

( )

17. 轴键槽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都为中心要素。

( ) 18. 位置要素

( )

Z

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塞规有一定使用寿命。

19. 上验收极限等于最小极限尺寸加上一个安全裕度。

( )

20.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dk6配合比dH7/k6配合要松。

( )

四、简答

1. 光滑极限量规按是怎样来检验被测对象是否合格的量规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2.

3. 试述基孔制与基轴制的区别。

4. 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数系基本系列有哪些,他们的公比分别为多少

-0.040 +0.049

5. 已知φ30e6( -0.053),φ30r7( +0.028),则孔φ30E6、φ30R7的极限偏差分别为 、 。

五、标注题

1.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5.1上。

0 -1)大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φ450.02,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3)小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φ25土0.007mrn,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圆柱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0.8μm,其余表面Ra值不允许大于1.6μm。

2.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5.2上。

0 - 0 -1)φd圆柱面的尺寸为φ300.025 mm,采用包容要求,φD圆柱面的尺寸为φ500.039 mm,采用独立原则。

2)φd外圆柱面粗糙度要求为Ra =1.25μm,ΦD外圆柱面粗糙度要求为Ra =3.2μm;且它们都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

3)键槽侧面对φ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 mm。

4)φD圆柱面对φd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不超过0.03 mm,轴肩端平面对φd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0.05 mm。

图5.1 图5.2

六、改错题

改正图6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6(a) 图6 (b)

七、 综合题

1.已知孔轴精度等级相同,在其配合中,最大间隙Xmax为+23μm,最大过盈Ymax为-10μm,请按题作答。

① 试填写表7.1其余空格(空格内统一采用μm作单位); ② 按适当比例画出尺寸公差带图; ③ 孔轴配合公差带图。

表7.1 基本尺寸 ES 孔 EI TD es 轴 ei Td 配合公差 Tf φ30 2.在某配合φ40G7/h6中,已知IT7=25μm,IT6=16μm;孔轴公差带之间的最大间隙Xmax=50μm;工作量规的制造公差和位置要素见表7.2。①根据已知条件填表1;②绘出孔轴公差带图;③指出配合性质,并求配合公差。

表7.2 (注意长度单位统一采用mm) 公差带号 上偏差 下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φ40G7 φ40h6

3.用某测量方法对一孔径进行等精度重复测量10次,按测量顺序记录测量值xi列于表2中,且在测量过程中不存在定值系统误差。试判断有无变量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并确定该序列的测量结果。(要求写出具体过程)

表2 测量数据记录表 测量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得值32.32.32.32.32.32.32.32.32.32.xi/mm 49 48 51 46 50 48 43 49 52 44 4.根据图7的公差要求填写表7.3。

图7.1(a) 图7.1 (b)

表7.3 MMC时允许形LMC时允许图序采用的公差理想边界尺理想边界 位公差值形位公差值号 要求 寸/mm /μm /μm (a) (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