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安院校在职民警培训教学中师资队伍建设刍议

公安院校在职民警培训教学中师资队伍建设刍议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7总第年3875月(期下)Total.387

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May2017(C)

公安院校在职民警培训教学中师资队伍建设刍议

黎亚薇

(湖南警察学院法律系

湖南·长沙410138)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17.05.012

要在职民警培训工作是公安队伍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环节,而要保障培训和教育的质量,打造一支既了解公安执深化,法治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构建一支适应新形法实践又具有相关专业学科知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势、新环境的高水平公安执法队伍,也一直是全国各级公安保证培训工作质量的一个前提与重要保证。目前公安院校机关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工作重点。而在职民警培训工作,教师主体主要来源于大学院校,从学历层次角度而言有比作为民警继续教育的一个平台,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缺乏基层公安工作经历等多方面原是全国各公安院校常规工作的一个核心。但是由于我国目因,教师在培训工作中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针对性,前公安院校的运行体制,导致很多公安院校与地方公安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效果。虽然近些年来不少公关之间相对脱节,加之目前全国主要的一些公安院校基本安院校从基层公安机关选调了一部分民警进入公安院校从上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对在职民警培训工作的研究与创事教学工作,但也存在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相对较弱的问新相对滞后,特别是一些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题。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搭建院校大学院校,缺乏基层公安工作经历,不了解基层公安工作实与地方公安机关的双向交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际,这也就导致了上级公安机关虽然对于在职民警培训工关键词公安院校师资建设

OntheConstructionofTeachingStaffforOn-the-job作十分重视,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公安院校的PoliceTraininginPublicSecurityColleges//LiYawei

教师不了解和掌握在职民警培训教学工作本身的规律与特AbstractOn-the-jobpolicetrainingisanimportantpartofthe点,培训工作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constructionofthepublicsecurityteam.Toensurethequalityof状,我们认为,在切实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公安院校教师thetraining,itisapremiseandanimportantguaranteetocreatea必须把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也摆在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深\"dual-qualification\"teacherteamwithboththeknowledgeoflaw入研究和探讨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enforcementpracticeandthatofrelatedprofessionaldisciplines.问题,不断提高自身授课水平与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Atpresent,amajorityofteachersinpublicsecuritycollegesare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公安培训工作的需求。笔者在此结合fromuniversities,sotheiracademiclevelsarehigherthanbefore.湖南警察学院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公安院校“双师型”教师However,duetothelackofgrass-rootspublicsecurityworkex-队伍建设的问题,供大家商榷。

perience,theteachingcontentsdesignedbythemlacksspecific1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中师资队伍现状之分析

training,affectingtheeffectoftrainingtosomeextent.Inlightof我国目前有公安类院校30多所,应当说,这些院校在thissituation,alotofpublicsecuritycollegeshaveselectedsome我国的公安队伍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年为全grass-rootspoliceofficersasteachersforthem,buttheteaching国各级公安机关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我国的法治建skillsandteachingabilitiesofsomeofthesepoliceofficersare设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relativelyweak.Therefore,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strengthen重视下,一大批公安院校纷纷升格为本科,公安院校自身无theconstructionofa\"dual-qualification\"teacherteam,andes-论是在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上相比过去都有大幅度提tablishatwo-waycommunicationplatformbetweencollegesand高,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在师资队伍上现有专任教师351localpublicsecurityorgans.

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145人,教师中有博士20人,硕Keywordspublicsecuritycolleges;teachingstaff;construction

士200人。应当说,对于一所本科院校而言其师资队伍能够满足其从事学历教育的需求,但是站在在职民警培训工作基层公安民警的执法质量与水平一直是近年来为社会

的角度来分析,其师资队伍结构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在职民警培训中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黎亚薇(1973—),男,湖南邵阳人,现为湖南警察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程序法学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2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师资建设

1.1师资队伍来源相对单一

所谓师资队伍结构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安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地方非公安类院校,从公安院校毕业并从事公安教育工作的人数相对较少;第二,虽然不少公安院校近年来加大了从基层公安队伍中选调公安民警进入公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力度,但是,其在整体上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从公安院校毕业后来校从事公安教育工作以及从基层公安机关选调进入学校从事公安教育工作的两类人员的比重在整体师资队伍中所占比重仅为17%左右。笔者一直以来坚持的一种观点就是,公安教育其实是一种职业教育,无论是目前公安院校所从事的学历教育还是在职民警培训工作,都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而这也决定了从事职业教育活动的从业者必须具备与其教育活动相关的知识背景和从业经历。1.2培训教师对基层公安工作缺乏了解或者缺乏足够了解

公安院校教师不同于地方院校教师的一点就是,不论其原本的知识结构情况,了解和掌握基层公安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对其今后从事公安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法学课程教学为例,同样是讲授刑事诉讼法学课程,公安院校教学重点应当放在与公安基层执法有关的证据、强制措施的运用以及侦查措施的合法性上,而相对的起诉与审判程序则不应当是公安院校讲授的重点。那么公安机关在上述课程教学中,基层执法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一个大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在进入公安院校任教以后,如果不深入公安执法一线参与执法实践,肯定是讲不透也讲不清楚的,而这一点在在职民警培训中的表现就更加明显。笔者在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从问卷调查所反馈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被调查对象比较普遍地认为在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中“开设课程与参训民警的需求存在差距”“一些授课教师不了解基层公安现状”。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公安院校教师到公安基层参与公安执法实践的比率偏低,还更多的主要是集中在新进教师和公安业务课的教师上。

另外,关于教师参与公安基层执法实践的长效机制问题,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公安院校教师参与公安基层执法实践应该常态化,教师应该每隔5年左右就必须到基层公安机关参与执法实践至少半年以上,毕竟现在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基层公安执法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不经常性地深入公安一线,教师就无法动态化地掌握基层公安实践,而所授课程就会缺乏新颖性与针对性,甚至可能出现“一本案例”、“一个专题”讲“一辈子”的情况。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曾经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这应当是为公安院校教师与基层公安机关双向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但是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并没26

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与缺乏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和制度保障也不无关系。

1.3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的培养、进修和选拔机制

公安院校教师的进修培训途径并不缺乏,然而专门针对在职民警培训工作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却没有列入专门的日程。从全国公安院校的具体情况来看,所谓教师的进修培训基本都是针对学历教育部分,相关的专业进修与学习也基本与在职民警培训工作无关。以笔者自己为例,在公安院校从事法学教育近21年,从1998年开始从事在职民警培训班的教学工作,授课对象涵盖新警、基层派出所长、教导员、公安局长等多个层次,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讲授上基本上是自己边教学边摸索,几乎没有参加过与此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这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公安院校对于在职民警培训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此外,在有关在职民警培训教学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另外一个严重缺失的就是专职培训教师的选拔与激励政策上。笔者所在院校曾经实施过培训教官制,将从事培训工作的教师区分为初级教官、中级教官和高级教官,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教官的选拔与考核工作没有常态化,不同层次的教官也没有实行相对应的警衔与工资待遇的区别,导致的结果就是由相应人事部门评定的技术职称才是教师追求的重点,这也进一步导致教师对在职民警培训工作缺乏足够的投入与关注。

2影响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之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原因和规律,而影响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之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2.1公安教育自身定位不准是影响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原因

我国的公安教育是伴随着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逐渐成长起来的,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公安教育自身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层次相对较低。这种局面一直到21世纪初开始,逐渐发生转变,尤其是伴随着一批省属公安院校的“升本”,公安教育开始呈现出相对繁盛的局面。但是,一直以来公安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特别是有关公安教育的定位,应不应该走职业教育道路问题,即便现在不同公安院校之间的观点也是不一致的。这也导致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基本都是各唱各的调。我们都知道,要提高教育的质量首先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理,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中师资队伍建设也应当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公安院校在今后的发展中还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一直以来主张,公安部对于全国公安教育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包括公安教育的定位、全国公安院校的发展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等,而且在这个规划中,必须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总第387期2017年5月(下)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387

May2017(C)

把在职民警培训工作纳入其中,使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与公安队伍后备力量的培养具有同等的地位。

2.2公安院校对在职民警培训工作缺乏足够重视是影响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因

在全国的三十多所公安院校中,绝大部分院校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这也使得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在职民警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有限,这不仅表现在相关的资金投入、硬件设施建设,也包括对培训工作缺乏系统长远的一个规划。但是,对于这一点,需要加以说明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公安院校自身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外,也和目前培训工作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就笔者所在院校而言,学校每年承担的培训任务都是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下达的,学校基本只承接相关培训任务的落实,这使得培训工作与学校的常规工作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加之相关培训经费的投入、场地设施与规划,甚至包括培训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配备学校缺乏足够的主动权,也影响了学校对于培训工作的热情与关注。而这样一种局面直接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不难发现,地方公安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基本都是按照自身学历教育的需要来规划与建设,基本不会涉及在职民警培训这一块。即使有所涉及也基本上是参照学历教育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2.3地方化高校评估建设指标体系是影响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原因

在影响公安院校对于在职民警培训工作中师资队伍建

设的诸多原因中,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地方化高校评估指标体系问题。前文我们曾经说过,由于公安院校自身定位的问题,现在全国大部分的公安院校事实上都是在从事学历教育,那么既然从事学历教育,就必然会受到地方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其实远远超过了公安部及各省公安厅(局)。而教育主管部门在管理各高等院校过程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工具”就是各种评估及相应的指标体系,而这种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评估指标体系中涉及师资队伍这一部分所关注的只是教师的学历、职称、科研,笔者无意对这种评估指标进行评价,只单纯想指出的就是,这样一种指标具有明显的指引作用,导致无论是院校还是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努力目标和方向中都是追求符合指标体系但却远离公安实践的所谓“科研成果”,而这样是培养不出一支了解公安实战,能够有效地从事在职民警培训工作需求的教师队伍的。

孔子早在1500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公安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否认或者忽略这样一种客观事实,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地方院校的标准来考核评价公安院校的建设与学科发展是不是科学,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去反复思考的问题。

3构建适应公安教育需求的“双师型”公安教师队伍的几点设想

笔者认为,公安教育应当定位为职业教育,因此,建设

和培养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公安教育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在职民警培训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其实也是公安院校从事学历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其实早在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但是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原因,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被人们所“看轻”,也导致很多公安院校不愿意自己被打上“职业教育”的印记,这也导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笔者看来,职业教育也应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一样,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另外,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职业教育其实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而这一点德国就是典型的例证,应当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正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而制造这些秘密武器的正是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但是,对于如何构建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公安教育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笔者以为必须关注以下一些问题:

3.1明确公安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标准

关于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学术界有关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针对公安院校的实际情况,笔者比较推崇“双融合论”。因为从双证书的角度而言,笔者所在院校教师都全部拥有教师资格证和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证(有的教师还拥有其他类型资格证书,比如司法资格证书等),但是,证书并不代表能力,从目前公安队伍发展的角度,应该更加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公安业务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追求“证书”,毕竟教师授课的对象要么是在职民警,要么是预备警察,不了解和不具备从事公安工作的相关业务知识与能力,不能够帮助民警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所以,应该从双融合论的角度来合理界定公安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标准。3.2要加大从基层公安民警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公安院校教师队伍的力度

与前文所述,目前不少地方的公安院校已经开始从基层公安民警中选调优秀人才进入公安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是针对目前所做的工作而言,笔者认为,一是比例较小,二是学历限制过高。比例较小的问题相对解决比较容易,但是学历限制问题则应该引起相关院校的注意。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近年来从基层引进优秀民警进入教师队伍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硕士学位,并且一般要求本科学的是公安相关的专业。对此,笔者认为,这应该只是一个

2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师资建设

相对的条件,毕竟从基层公安工作而言,其中拥有硕士学历教师身份问题,甚至已经有多年没有开展职称评定工作。笔的人凤毛麟角,而很多基层优秀民警,特备是一些长期战斗者以为,针对公安院校的实际情况,应该由公安部统一制定在一线,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战斗能力的民警本身学历一般教官评定聘任标准,由公安部来统一组织评审,以教官制度是在本科左右,这使得他们基本不具备进入公安院校从事来取代现有职称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掌握和了解教学的机会,也会使得公安院校在人才选拔上错过一些优全国公安院校的师资队伍情况,也可以进行相对统一的管秀的人员。

理与评价,建立公安机关的人才库和储备机制。并在此基础3.3要建立公安院校教师下基层锻炼的长效机制,并将其制上,可以推动全国公安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培训力度,有效地度化

发挥全国各公安院校的力量,并最终形成合力,也使在职民就笔者了解的情况而言,在全国公安院校中,教师战训警培训工作可以加大相互之间横向的联系与资源的整合。结合工作搞得比较好的是上海公安专科学校,这其中一个特别是一些公安院校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比如说云南的禁很重要的原因是上海公专的教师同时也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毒、新疆的反恐,可以整合这些培训资源,扩大培训的力度民警,其下基层锻炼,从事相关公安业务工作不存在身份上与效果。

的障碍,同时也有相关的制度保证。但是其他绝大多数省份总之,在职民警培训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公安队伍建设公安院校的教师,虽然理论上是属于省公安厅(局)管理,但的长期工作,必须引起全国公安院校,尤其是上级主管部门是公安厅机关民警与公安院校教师之间缺乏双向交流机的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从事在职民制,身份区分明显。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必须解决公安警培训工作的队伍,并承担起新形势下在职民警培训工作院校与所属公安厅(局)之间的关系,将公安院校教师纳入的需求。

公安厅(局)人员统一管理的范畴,并统一待遇与身份。同时,就人员的下基层锻炼与交流等问题,都应该予以明确的参考文献

制度化。

[1]马昌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J].广西教育,2015(30).3.4建立健全教官制度,加强公安院校教师之间的培训力度[2]贺萍.探析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目前在全国公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些院校的职分析[J].知识经济,2016(3).

称评定由公安部来统一考核评审,但是也有很多院校是在[3]孙博,康建军.德日经验对骨干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地方,由地方人事部门评审,还有的由于“参公管理”导致的

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6(3).

编辑张效瑞

渊上接第18页冤

馆、历史博物馆和各种遗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注释

念教育,用教育的艺术性,突出无意识教育,将理想信念教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9.

育渗透到社会公共环境当中。美国华盛顿市有航天馆、艺术②潘陆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模式创新[J].中国电馆、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塔等多种历史馆场,向人民讲力教育,2011(34).

述了美国发展史和科技史的重大任务及事件,增强美国公③王友良,周勇.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之剖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学版,2006,7(6).

激励他们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而奋斗。

④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67.

虽然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在方法与手段上却有许多共通之处。不仅要根据我国国情,参考文献

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还要面向世界,积极主动地学习和[1]郑永廷.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及原因分析[J].教学与研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取能为我国所用2008(5).

的方法,弃不适应我国国情的方法,改进、完善我国的理想[2]郭维平.以人为本视阈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思想教育研信念教育。

究,2009(3).

[3]张梅.论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理想信念教育是永无止境的,不同的时代赋予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6).

想信念教育以不同的思想内涵,这就使理想信念教育具有[4]韩迎春,杨淑玲.论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和阶段性[J].南昌大学鲜明的时代性。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时代条件与环学报,2011(3).

境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正视这些时代环境变化的基础上[5]彭明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高通过更新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者架构、创新教育方法等途径教研究,2011(4).

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使理想信念教育牢牢把握[6]张哲.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2(3).

住时代的脉搏,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编辑张效瑞

28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