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 编写人:孙莉

第一章 人的由来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 现代类人猿VS人类:

(1)运动方式不同(与类人猿的根本区别、人类的主要标志)类人猿-臂行;人类-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但不会制造;人类可以使用并制造。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4、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露西\"少女。

5、促进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森林大量消失。

#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6、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结构

结构 睾丸(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 附睾 输精管 精囊腺、前列腺 尿道 功能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送精子 分泌黏液 排出精液和尿液 7、精子的排出路径:睾丸 附睾 输精管 尿道 体外 8、女性生殖系统: 结构 卵巢1 (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 输卵管2 子宫3、4 阴道5 功能 产生卵细胞, 分泌雌性激素 输送卵细胞 胚胎发育的场所 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9、 受精 概念:精子(小)与卵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场所:输卵管 10、生殖过程: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分化 细胞分裂、分化

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儿 输卵管 子宫 子宫 (初具人形)

11、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

胎儿通过什么结构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胎盘和脐带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

12、分娩:胎儿发育到第38周(266天)时就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

13、试管婴儿: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适用于女性输卵管堵塞阻碍受精、男性精子质量低下。 14、青春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1)身高突增(显著特点):与睾丸或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有关.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月经初潮的年龄一般为12—

1

-18岁,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4)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如男性的喉结。

15. 青春期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1、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也就是同一个试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

2、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Eg: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淀粉

供能物质 脂肪:备用能源物质

六 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类 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营 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养 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物 缺乏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质 非供能物质 无机盐 缺乏铁:缺铁性贫血 缺乏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肝、乳制品、鱼类、西红柿、胡萝卜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稻麦等谷物种皮、豆类 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西红柿橘子等蔬菜和水果)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动物肝脏、蛋、奶等) 注: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人体自身不能制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其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其需要量很小。但作用巨大。

3、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eg: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 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 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4、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 消化系统的组成 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

小腺体:胃腺、肠腺

消化腺作用 场所 口腔 胃 腺体 唾液腺 胃腺(2) 肠腺(4) 小肠 胰腺(3) 肝脏(1)产生 胆囊储存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胆汁 消化酶种类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无 分解对象 淀粉 蛋白质 淀粉、蛋白质、脂肪 淀粉、蛋白质、脂肪 促进脂肪分解 2

6、各营养物的消化 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消化; 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直接被吸收 唾液淀粉酶(唾液)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脂肪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7、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8、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1)长,5—-6米; (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且壁薄。 9、 胃 :少量的水,酒精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 小肠既是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10、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 的营养.

11、营养要求:(1)按照“平衡膳食宝塔”进食:宝塔五层,谷类为主。 (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

(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

12、绿色食品标志: A级

AA级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1、 鼻毛:清洁 鼻 黏液:清洁、湿润,外排形成鼻涕 毛细血管:温暖 咽 呼吸道 喉 纤毛:向咽喉方向摆动,起清洁作用 黏液:由腺细胞分泌,外排形成痰, 气管 起清洁、湿润的作用 呼吸系统的结构 毛细血管:温暖 支气管 综上:功能——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内,左2右3) 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摆动,将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肺,位于胸腔内,左肺两叶,右肺三叶,组成单位是肺泡。一分钟

3

大约进行16次有节奏的呼吸。

吃饭时大声说笑,易使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使食物进入气管.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 吸气(图2) 肋间肌收缩(肋骨向外)

胸腔容积扩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降低 吸气;

膈肌收缩 膈下降 (2) 呼气(图1)

肋间肌舒张(肋骨向内)

胸腔容积缩小 肺收缩 肺内气压增大 呼气;

膈肌舒张 膈上升 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气体交换的动力:气体的浓度差 二氧化碳 (3)气体交换的过程:血液 肺泡

氧气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一个器官是。咽

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明显增多的是二氧化碳。

人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细胞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人体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叫做肺活量

如何度过青春期 :树立伟大的理想,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和社会活动,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跟师长密切交流

(1)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