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影响公交驾驶员安全心理的因素与疏导对策

影响公交驾驶员安全心理的因素与疏导对策

来源:爱问旅游网
Knowledge and Insight

真知灼见

影响公交驾驶员安全心理的因素与疏导对策

昆明公共自行车公司 黄椿舒

安全是公交企业发展的基础,在公交的生产经营中,驾驶员起着主导作用,如何快速识别出影响公交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心理因素并及时疏导,是个需要深思的问题。2020年7月7日,交通运输部发文要求“切实强化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要督促公交企业密切关注驾驶员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严禁心理不健康、身体不适应的驾驶员上岗从事营运,严禁客运车辆带病运行,加强公交车运行动态监控,及时提醒和纠正不安全驾驶行为。”这是对公交车运行安全的关注和对公交驾驶员安全行车心理问题的重视。对此,本文围绕公交驾驶员的职业心理特点、影响安全的心理因素及对策展开研究。

1 影响公交驾驶员安全的心理因素

影响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和生活压力、心理疲劳、环境适应、心理应激等四个方面。

1.1 工作和生活压力

公交车驾驶工作本身,例如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企业变革等都会诱发员工的压力。公交驾驶员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常常要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危急情况,长期的紧张工作和反复的压力刺激增强了低密度、持续时间长的压力感。

笔者数年前曾通过HRV(心率变异性)实时测评、抗压能力测试量表、驾驶员自评压力源量表及沙盘游戏疗法等方法,调查了昆明公交集团第五公司66路甲班全体22名公交驾驶员的心理压力及其来源。在公交驾驶员的压力评估中,有91%的驾驶员感到有压力(23%的驾驶员表示压力很大;36%的驾驶员表示压力较大;18%的驾驶员表示压

力一般;14%的驾驶员表示压力较小),仅有9%的驾驶员表示没有压力(附图)。

60504036

30

被试总人数2370后被试2018

80后被试

14

109

0

%

很大较大

一般

较小无

附图 公交驾驶员压力调查结果图

1.2 心理疲劳

长期在一线行车的公交驾驶员,由于长时间工作、连续倒班、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紧张、思维迟缓、分析判断能力下降、心情低落、行动吃力、易疲乏等身心反应,说明已经处于心理疲劳状态。

1.3 环境适应

如若缺少家人和朋友,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得不到充分的支持和关怀,长期这样容易形成自我封闭和隔离的心理特点。这样的公交驾驶员极易产生孤独、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逐渐累积就会转化为不稳定因素,这将对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1.4 心理应激

应激是指人在受到各种外界强烈刺激所出现的普遍性身心反应。具体表现为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易激动以及焦虑、抑郁、恐惧、无助和失控。

2021·02

URBAN PUBLIC TRANSPORT《城市公共交通》33

真知灼见Knowledge and Insight

在应激状态下,公交驾驶员的感知思维和反应能力都很难正常发挥,极易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从《安全心理学运用知识》可知,导致公交驾驶员应激的刺激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生活事件,一个是人际冲突。

(1)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变动,生活事件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同时生活事件还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需要一定心理适应的事件,包括正面事件和负面事件,并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件都会使人们的情绪发生较大波动而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各种生活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其对人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与心理障碍也有关系,生活事件越多,发生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状、睡眠失调等就越多,发生心理病理行为的可能性也越大,甚至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另外生活事件与人的某些躯体疾病,如溃疡、原发性高血压也有密切关系。(2)人际冲突。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通常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及领导关系等等。人际关系是融洽和谐还是隔阂紧张,不仅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因此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工作和生活,而不好的人际关系则会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人际冲突也是重要的应激源。

2 影响公交驾驶员安全的心理因素疏

导对策

公交驾驶员的心理疏导涉及到安全营运、党政工青妇等各个方面,现提出以下具体疏导对策。

2.1 做好心理筛查,防患于未然

从国内外大量的统计数字得知:道路交通事

34《城市公共交通》URBAN PUBLIC TRANSPORT2021·02

故中70%以上是由驾驶员因素引起的;而且研究发现,以前发生过交通事故的人重复发生事故的概率很高,习惯上把这些容易出事故的人叫做“事故多发者”。这些人之所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主要与他们的心理、生理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有关。所以把心理素质测试作为公交驾驶员的一项重要考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做到事故预防。因此建议:公司在招聘公交驾驶员时要先过心理筛查关;在公交驾驶员体检时要加入心理筛查内容。

2.2 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体系

公交企业应该树立为公交驾驶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意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员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体系。如以一定人数规模的组织为单位,通过培训确定1-2名兼职心理健康观察员,让他们能及时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需求,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或将信息及时传递给安全管理者。

2.3 成立“不聊工作小组”“麻烦公交驾驶员小组”“兴趣小组”,增加团体支持

“不聊工作小组”可以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场所固定在某个会议室或休息室定期开展活动,活动主题由团体成员现场讨论形成,完全尊重团体成员的主观意愿,没有事先规定和引导,大家要遵守小组的保密原则。

“麻烦公交驾驶员小组”:每一个车队都会有一些出勤差、事故多,或是双百、两率经常不合格的令人头疼的“麻烦驾驶员”,可以把这些驾驶员集合起来,定期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参加小组活动。

员工喜闻乐见的“兴趣小组”,如各种球类活动小组、读书会、美食小组等,很多公交企业已经开展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于此不再赘述。

这些小组组成并形成稳定的活动模式,组员之间相互信任和理解,形成支持、倾听、共情、反馈的支持环境,组员在小组里学习到的人际关系模式可以调节其所处现实生活里的实际人际关系并趋向于融洽。有了稳定的团体支持系统,个体不计后果、破坏性、毁灭性的见诸行动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2.4 加强公交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谨防“怒路症”

公交企业应注重分析驾驶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教育公交驾驶员每当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存在突出问题时主动向单位反映,尤其是让党组织知晓,树立“有困难、找书记”的意识,党组织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不断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高驾驶员的思想觉悟,建立协调和睦的人际关系。

企业要培养公交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谨防“怒路症”(“路怒症”属于心理学上的阵发型暴怒障碍。驾驶员在“路怒症”的左右下,可能出现不遵守交通规则、敌视其他车辆的驾驶行为,将严重恶化道路交通状况,也会造成很大的交通事故隐患)。由于开车时公交驾驶员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集中的状态,驾驶的疲劳感会慢慢从生理转到心理上,这也是为什么职业驾驶员的心理更容易受到刺激的原因。

防止“路怒症”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做好自我调节,企业可以培养公交驾驶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到堵车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以想一些愉快的事情,尽量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也可以教育公交驾驶员通过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如运动、听歌、书法、绘画、看书等方式让自己放松。此外,还可以通过呼吸训练、练习“和谐三步法”、瑜伽、正念、冥想等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集中在我们当下的感受上,放松情绪,将忧思放在一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自我接纳。当遇到会让心情“慢下来”。每次出车前认真检查好车况,避免在行车途中出现不应出现的故障,同时尽量按时间出车,不要盲目赶趟,在适当情况下还可有意识地放慢车速,让自己尽量从容些。

最后,企业还可以让公交驾驶员明白:要从心理上自我放松,多转移注意力,多缓解压力,更要多为其他人着想;在饮食上注意调理,多吃清淡饮食,性情会比较温和,少吃油炸和甜腻的食物、多喝凉开水等,都是防止“路怒症”的

Knowledge and Insight

真知灼见

好方法。

2.5 准休“情绪假”,不把情绪包袱带上路

当公交驾驶员由于身体、心情、家庭、婚姻、爱情、亲子等各种因素引起情绪不佳,本人主动申请不上路的,应予以调休,准许他们休“情绪假”。同时调度员、车队书记、队长等管理人员要增加安全管理的敏锐性,主动关心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并消除因为情绪不佳上路驾驶而引发安全事故的种种隐患……

2.6 把握影响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编制

整合全国公交企业心理健康工作的资源,积极争取专业机构协会的支持和帮助,在开展“公交员工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公交员工心理健康手册》。手册运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公交员工的心理健康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帮助公交员工学习、了解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知识,调节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分析公交员工可能面临的应激源,帮助管理人员识别公交员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苗头,进一步促进公交员工心理健康,从而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公交员工心理健康手册》特别关注和帮助公交驾驶员改善和消除不安全心理。

2.7 重视在危机事件后的心理干预

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庆公交坠江事故、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等重大事故、事件,受到影响的公交驾驶员有必要进行一定范围的心理干预。除了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之外,其所在单位还要让员工和企业建立有效的链接,要通过单位设立的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帮助员工克服焦虑,摆脱阴影,变得更坚强,以更开阔的眼界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通过审视自己的不良情绪,让心理更加积极健康,这对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发展前行都至关重要,因此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实施心理干预,增强心理“免疫力”,确保员工高效返岗复工。

2021·02

URBAN PUBLIC TRANSPORT《城市公共交通》35

“路怒”爆发时,可以稳定地控制自己的心态,学《公交员工心理健康手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