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足够的假期里,我们往往在匆忙的旅游休闲后,抱怨时光的流逝,依然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入新学期。
其实,即使休闲,依然需要我们静心以待。因为细细品味的享受,常常带给我们新的灵感。
我是个影迷。经常以看电影休闲。
一个悠闲的晚上,我看了国产片《爱有来生》。这部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并没有太多令人惊艳之处, 可是,却有一句台词时刻萦绕在我的脑际:“茶凉了,我再给你续上吧”。这句在片中人说、鬼也说的台词,在黑夜里,打破了我原本的平静:原本就有些怕黑的我睡得很不踏实。
当 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不禁恨恨的思索:它(影片)凭什么让我在观影之后忽略了俗套的情节却记住了关键的台词;它凭什么让我在余音袅袅的“茶凉了”中回味影片主题。 在几近解恨的回想中,我发现:这句台词出现在人物情感发展的每个时刻,同样的话语,却表白了不同的情绪。它(影片)让我先不分青红皂白地记住这句话,再来细细回味整个故事。哼!有手法。
哦!这样的手法可以用来设计阅读教学吗?这天,我设计了中班教学活动《粽子里的故事》。
在教学时,我以“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为关键的“台词”。使孩子在谁会来“吃粽子讲故事”的情节悬念中渐行渐进,既感受中国传统习俗的意境,又雁过无痕地学习了语言,也为完整的回味故事,厘清了线索。
当《粽子里的故事》被广泛传用并问及设计思路时,我却窃喜于我静静的休闲时光。 其实,即使行色匆匆,我们依然能以内心的宁静,来享受周遭的风景。 在我眼里,杭州拥有了最成熟的城市森林,为此,我经常去杭州。
一个阳春三月天,我随旅游团乘坐大巴士,穿梭于杭州的树林湖边。尽管擦身而过,却依然为西湖边的桃红柳绿而赞叹不已。
这种欣喜的情绪一直持续到回到孩子们中间,我按捺不住地想,应该和孩子分享美好的事物。于是,我将二期课程中的“常绿树和落叶树”与散文诗相融合,以西湖边的桃红柳绿为契合点,设计了大班教学活动《树真好》,使孩子在欣赏自然美景中,学习数学模式排序的概念,在散文诗句中感受树与人类的关系。被大家认为是自然与人文、现实与想像融合得比较好的教学设计。
瞧,过眼的风景,常常可以促发我的工作灵感。
其实,即使享受生活,却同样是我们享受工作的源泉。
我不太擅长热闹,却还是喜欢听朋友们侃大山。一次,一群朋友在酒吧里聚会,大家正热闹着。突然,歌者唱起了一首老歌,大家沉默片刻,纷纷起身随音乐移动舞步。这是一首三拍子的舞曲,但是在桌椅之间,华尔兹舞步很难尽情舞开。于是,大家以×××右脚走前一步×××左脚走后一步为基本舞步,在自得中感受着音乐带来的心驰神往。突然,我顿悟:这样的舞步要比“嘣擦擦”的三步要容易得多。我顿时找到了教给孩子华尔兹步的方法:在右上前左退后的舞步中,熟悉舞曲的特征;在享受音乐和舞动中,再分清舞步。 这使我们一直纠结的华尔兹集体舞教学有了新的可尝试的教法。
我用影片《断臂山》中的插曲“I don’t want to say googby”作舞曲,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孩子就学会了以华尔兹为基本舞步的集体舞。我得意地想:自由舒展的三拍子舞蹈,就是应该这样轻松地教和轻松地学的。
瞧,我常常这样享受着生活的同时,享受着工作。
所以,当暑期来临,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休息,但心灵是否有空在修身同时也养性, 在养足精神的同时也聚蓄灵气,使得我们步履轻盈的走入新学期。
我极喜欢一位特级园长的师训语录:我们不仅要飞得高、飞得远,还要飞得不吃力。 美好的假期,我们共勉。
未来的第一站(CXF) 11:59:32 有好多文章了
平安①生周幼 11:59:36 已收到,哈哈
未来的第一站(CXF) 11:59:54 这样发发给你好了
平安①生周幼 12:00:12 好的
未来的第一站(CXF) 12:00:32
随着国外大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涌入,儿童教育资源一下子变得丰富而生动起来。广大幼儿教师对绘本故事重拾热情。于是,早期阅读被人们广泛地喜爱和研究。
由于自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开展着阅读教学的研究。可是,当早期阅读成了一种教学模式,我不禁思忖:阅读,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绘本,对孩子而言最本质的魅力是什么。
我曾经和孩子做过这样的调查游戏:在一次公益活动之后,为了褒奖孩子的劳动,我提供的奖励是看一段歌曲表演视频和听我讲一个绘本故事。当我出示一本关于强盗的绘本时,所有的孩子都坐到了我的面前,而空留那个歌舞画面在孤独地热闹着。
瞧!100%的孩子是向往阅读的:因为见识有限,所以对孩子而言,绘本展现的画面,就如同一个新奇的世界;因为经历有限,所以对孩子而言,绘本展现的情节,就如同一次从未有过的经历。
可是,孩子向往的阅读是什么样子的?孩子拿到绘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我们不妨先回味:看一部韩剧或日剧,我们一往情深地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遗忘时间、食餐,凌晨时分我们实在无法忍受地翻出最后一集,看看结果到底咋样了。瞧,对情节的关注,亦是我们看剧的习惯,更何况孩子了。
可见,拿到绘本,孩子最想知道的是: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这样,我们可以在绘本的情节中展开教学。
另外,孩子是在情景中学习的。中国首位男幼师潘浩瀚老师曾经告诉我:中国的幼儿体育课喜欢用情景开展活动,而国外的幼儿体育课从来不用情景。我很纳闷。终于,一次赴欧洲的考察中我解开了迷团:那个幼托中心的体育课是一个老师带着三个小孩,而中国的体育课是一个老师带领三十个小孩。所以,在现有的师生状态下,情景能引导众多孩子更深入地投入活动。
这样,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绘本的情景,展开孩子需要的、老师期待的教学呢?
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以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和充满人情味的画面,讲述了约瑟和爷爷之间的信赖与感情,同时突现了爷爷的智慧与勤劳。
在开展教学中,我依据情节让孩子亦步亦趋地跟随爷爷,为约瑟改制了一系列的物品:第一环节,将毛毯改成外套(要求:对称剪)。第二环节,将外套改成最大的背心(经验:剪去越少越好)。第三环节,将背心变成一件心仪物(巩固:剪去越少越好)。第四环节,剪两个一模一样的最大的纽扣(运用:对称、剪去越少越好的办法)。
在活动中,孩子们随着绘本故事、像爷爷一样,在与情节互动、与情景交融中,完成了学习。
像这样的不拘泥于绘本,而是在绘本的情节情景中开展教学,使孩子在活动体验中,既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思想的理解,又完成了逻辑数理的感知。此时的教学,拓展了绘本的教育空间,提升了绘本的价值。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在细细的研读之后,我的教学设计是:当孩子赏析到情节“它们来到山脚下”时,在这个情景中,让孩子开展情感表现的语言学习。这样,将学习主体融入学习客体的过程,更加强了孩子对故事情感的体验和理解。每次活动结束时,孩子都会大声对我表白:“应老师,猜猜我有多爱你!”
绘本,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着瑰丽而多元的情景,在绘本的情景中,教学应该可以更洒脱。
让绘本的情景,成为孩子寻找成长答案中的解惑桥梁。
让绘本的情景教学,成为教师寻找教育元素中的有效捷径。
其中,书是我们师生不离不弃的朋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