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总第48期・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第3期 5结论 通过对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控制因素以及对地下洞室 溶,2007,26(2):119—120. [2]谢世友,袁道先,赵纯勇.重庆武隆卡斯特地貌及其演化EJ].西 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134—135. 的半定量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①研究区岩溶地貌较发育,地表岩溶地貌主要有溶沟、石 [3]谢春庆.某机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R].20o9. [4]《中国地层典》编委会.中国地层典二叠系I-M].地质出版社. 2000:105—106. 一 态 . 芽、落水洞及岩溶漏斗。溶沟、石芽主要分布在东侧山腰,发 育方向基本都为由坡腰向坡脚延伸;而岩溶漏斗主要发育研 究区地形相对平缓的地带,平面上呈串珠状。 + [53陈伟海,朱浩德,朱学稳,等.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卡斯特系统与演 化[J].中国岩溶,2006,25(增刊):99—100. E6]谢世友,袁道先,王建力.长江三峡地区夷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形 ②地下岩溶主要发育有土洞及水平溶洞。并在左房一带 成年代[J].中国岩溶,2006,25(1):40—41. [7]谭周地.构造对岩溶的控制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 版),1978,(2). 集中分布,洞体一般洞高大于洞跨,溶洞顶板普遍较厚,为次 生黏土半充填一全充填,局部见双层或三层溶洞。 ③研究区岩溶发育收到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及新构造运 [8]赵华.某机场建设用地岩溶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J].四川建 筑科学研究,2009,35(2):142—143. 动等因素的综合控制,其中岩性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构造 和地形地貌共同控制了岩溶的平面分布特征;新构造运动则 E9]张合青,杨国荣,魏弋锋.广州新白云机场土洞、溶洞的稳定性判 别及其加固处理[J].地球与环境,2005,33(3):37—38. [1O]王滨,贺可强.岩溶塌陷临界土洞的极限平衡高度公式[J].岩 土力学,2006,27(3):459—460. 控制了岩溶的垂向分布特征。 ④通过对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的研究及溶洞半定量计算 一可知溶沟、石芽会使地下基覆界面起伏,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不 造成地基土不均匀沉降,工程建设建议进行地基处理;塌 ,[11]刘光润,程伯禹.岩溶塌陷的类型、成因机制及防治途径[J].工 程地质学报,2001,9(4). 陷漏斗在工程建设中一般属于填方区域,填方后,可能出现填 方带地基沉降,地下水排水不畅软化地基的问题,工程建设建 议进行地基处理;地下洞室总体稳定,个别洞高较大的洞室在 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坍塌失稳的现象。综上,研究区工程地 质条件较好,适宜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学稳,陈伟海.武隆卡斯特及其地壳抬升性质解读lJ].中国岩 [12]刘之葵,梁金城,谭景和.岩溶区土洞地基稳定性分析EJ].水文 地质工程地质,2003,30(3):24-28. [13]Hongtao Wang,Li Yongxiang.etc.Strategic ground water management for the reduction of karst land collapse hazard in Tangshan,China[J].Engineering Geology,1997,48,135—148. [14]林宗元.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K].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6:1626—1627. [15]《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岩土工程手册[K].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94. +・‘+‘・+ +”+‘・+“+・‘+”+。’+ +”+’。+”+‘。+’’+。‘+’‘+。‘+‘。+”+ +”+‘‘+ t + ‘ + : 南水北调天津干线西黑山进IJ闸与总干渠连接段工程完成验收 2010年5月20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天津建管部工管二处组织召开中线天津干渠西黑山进口闸与 67.289 m,边坡1:2.5。根据中线建管局统一部署,为保证中线京; I ,并以围堰封堵。 + +..+ +..+..+ + + + + +..+..+..+..+ +..+..+..+..+..+“+..+..+t f ・ 。136・ l 娃’ l¨l I t}- 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