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检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以下本文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实际情况,并对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现状;发展;对策措施 abstract: the quality detec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large number of key projects have to be constructe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a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e quality of detec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follow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de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1、建筑工程检测行业的特点
(1) 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检测机构是由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证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2) 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3) 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
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4) 检测行业体制单一。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可能打破现有的平衡。
2、工程质量机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检测机构少,专业不齐全。目前,很多建筑行业检测业务都是由其他行业检测机构承担,往往不能按照建筑行业标准和规范来评价所检项目,造成检测结果不能反映工程的特性。
(2) 缺乏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目前,从事检测工作的机构大多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多年来一直隶属于施工单位或科研单位,检测业务跨省或跨行业的较少,在工程建设领域大多属于建设“同体”。检测机构依附感强,服务意识淡薄,缺少竞争机制。 (3) 硬件条件差,检测能力弱。多年来 ,由于建筑工程投入较少,对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大多检测机构检测环境较差、检测设备老化,检测水平不能适应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
(4) 检测费用标准不一。首先,检测的价格标准不统一。有的检测机构参照其他行业标准执行,导致各检测机收费差别较大。其次,由于工地现场抽检项目的检测费用在工程概算中未明确列出,收费弹性较大,个别检测机构压价揽活,形成恶性竞争,甚至出现低于检测成本报价的无序状况。检测机构取得检测数据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检测费用不能到位极易造成不进行检测、事后编造数据的现象。
3、建筑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
(1) 政策风险。检测行业是受国家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2) 入世的挑战。从行业形成到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中都是作为建筑行业的附属部分出现,还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但
是随着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导则来管理实验室,而对于国内的检测机构来讲,这些管理要求还是较为陌生的东西,我国的检测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十分缺乏。因此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4、应对措施
建筑业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质量意识提高,检测行业充满发展的潜力和希望。社会一方面对检测的要求会更迫切,同时会要求更高。作为检测机构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做到: (1) 扩充检测机构规模,拓宽业务范围。从工程建设的规模来看,现有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和检测能力相对薄弱,很难满足建筑工程大规模建设的需求。检测机构规模应适度扩充,使业务范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2)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积极组织和开展培训工作,补充一些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人员加入检测队伍,增加对外交流的机会,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由于检测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比较艰苦,常年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检测人员的工资水平和待遇,以待遇留人才。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对检测人员实施考核制和问责制,对弄虚作假、编造数据的违纪人员严肃查处,情节严重者可取消其执业资格。
(3) 改善硬件条件,提高检测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加大对
检测机构的投入力度,逐步更换老化设备,添置先进的检测仪器;加大工地实验室投入,使检测设备满足工程建设现场必检项目的配置要求;按规定的检验周期对检测仪器进行计量检定;通过改善作业环境等措施来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竞争能力,以适应检测市场发展的需求。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检测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实行独立管理,从根本上转变工程建设“同体”现象,逐渐适应市场需求。
(4) 统一管理,建立内部约束机制。根据建筑检测行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网络化实时监管,从来样登记到领取报告实行全程网络管理,实时上传业务量统计、试验过程监督、试验费统计、不合格报告统计等信息,尽快完善工程质量检测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沟通与共享,充分利用检测成果,科学、准确地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在全省建筑系统内部尝试建立一套与成本挂钩的行业检测的参考价格标准,对检测机构的外业检测合同额进行监督管理,杜绝竞相压价或随意抬价行为,让检测市场成为一个开放、有序、公平的市场,以更好地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服务。
(5) 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我国的检测业由于长期以往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是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以前做惯了“检查团”角色的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
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 5、结束语
我国检测行业普遍检测质量意识不高,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不能因为目前执行困难而放弃,而是应该一方面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一方面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