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7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7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2分)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

2.(2分)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如图所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分子 的结果.

3.(2分)如图所示,是一条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通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己知P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

4.(2分)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下潜前停放在母船上,潜水器舱内非常湿热.当潜水器下潜时舱内温度降低,到达一定深度时,舱内壁开始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舱内 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

5.(4分)一个重6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时,箱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 6.(2分)如图为医生在用新型采血装置给病人采血,这种装置中的试管内几乎没有空气.其内部气压约为 Pa,所以血液会自动从血管流到试管.

第1页(共28页)

7.(4分)如图所示,一长宽高分别为5cm、2cm、5cm木块受重力和浮力作用而漂浮在水面上,木块重0.3N,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下表面距水面 cm.(g=10N/kg,ρ水=1.0×103kg/m3)

8.(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00g的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止.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导轨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 J (不计空气阻力).

9.(2分)如图所示,在磁铁正上方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弹簧的长度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0.(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页(共28页)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3分)唐代“诗仙”李白在五言绝句《夜宿山寺》中的写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2.(3分)一个物体放在焦距为16cm的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则该物体距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可能是( ) A.10cm

B.23.5cm C.30cm

D.35.6cm

13.(3分)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滑动摩擦力作用,已知该物体的重力大小为10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空气阻力) ( )

A.物体惯性将增大 B.物体机械能不变 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

D.F与f的合力大小为10N

14.(3分)质量为M的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不考虑绳重和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 )

A.绳子没有剪断前A所受的摩擦力为mg,方向向右

第3页(共28页)

B.绳子剪断后A所受的摩擦力为(M﹣m)g,方向向右 C.绳子剪断后A受的摩擦乃将越来越大 D.绳子剪断时A所受摩擦力为mg,方向向左

15.(3分)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10g,体积为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1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

A.5g B.8g C.10g D.16g

16.(3分)如图所示,实验室中所使用的电流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在图甲中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g=3mA的电流表,其电阻Rg=10Ω,现借助一个定值电阻R0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3A的电流表,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30V,R0约0.01Ω

B.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0.03V,R0约0.01Ω C.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30V,R0约105Ω D.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0.03V,R0约105Ω

17.(3分)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值,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缓慢移动滑片P时,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并利用描点法绘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和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第4页(共28页)

A.

B. C. D.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8分,共21分) 18.(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白纸上得到一个亮点F,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中一个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 .

(3)小明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他采用的方法是: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大小合适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19.(7分)小羽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他想测出这枚奖牌的密度,于

(1)首先用托盘天平测奖牌的质量.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A. B. C. .

后来他在老师的辅导下及时纠正错误,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直到天平平衡,正确地测出奖牌质量.

第5页(共28页)

(2)测奖牌的体积,因奖牌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乙方法进行测量,这种方法计算出奖牌的密度,其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20.(8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开关S连接触点“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指针在图丙所示的位置,则电源电压U= V.

(3)开关S仍连接触点“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再将开关S连接触点“2”,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5分)如图所示,小明想把重1000N的木箱A搬到高为h,长为L,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F═600N的拉力使木箱A以v=0.2m/s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明同学拉木箱的功率大小;

(2)若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用f表示,请试着利用功的原理(即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推导证明:F=f+mg×sinθ.

22.(8分)如图所示,随着合肥市民经济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家用轿车逐渐走

第6页(共28页)

进了普通百姓家庭. 下表是小明同学家购买的某款江淮牌小轿车(四轮)有关数据(汽油的热值为4.6×l07J/kg),求:

小轿车的总质量1600kg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0.02m2 水箱容量2.5L 小轿车的额定功率30kW 100km耗油量8L 汽油的密度0.71×l03kg/m3 (1)该小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2)水箱中装满初温为20℃的水,若该小轿车行驶一段时间后水箱内水温变为80℃,则这段时间内,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大小;(c水=4.2×103J/(kg•℃)). (3)假若该小轿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l0min,消耗了1.3kg的汽油,则该小轿车在这段时间内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为多少?

23.(9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图甲中的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移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0=20Ω(不计电源内阻及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 (1)电源电压大小;

(2)图乙中的坐标值I1大小;

(3)当电流表示数I=0.4A时,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大小.

第7页(共28页)

2017年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2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2.45 cm.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4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45cm﹣1.00cm=2.45cm. 故答案为:2.45.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2分)(2009•济宁)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如图所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分子 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的结果.

第8页(共28页)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所以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 故答案为: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3.(2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是一条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通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己知P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像在二倍焦距处,所以过二倍焦距处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过另一侧二倍焦距处,据此画出左边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过二倍焦距处的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注意一倍焦点与二倍焦点的不同,且在光线上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4.(2分)(2017•颍州区三模)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下潜前停放在母船上,潜水器舱内非常湿热.当潜水器下潜时舱内温度降低,到达一定深度时,舱内壁开始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舱内 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解:

当潜水器下潜时舱内温度降低,舱外温度更低.到达一定深度时,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舱内壁上液化形成小水珠.

第9页(共28页)

故答案为:液化.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5.(4分)(2017•颍州区三模)一个重6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8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时,箱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12 N.

【分析】(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知道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

箱子受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8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2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2N. 故答案为:8;12.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6.(2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为医生在用新型采血装置给病人采血,这种装置中的试管内几乎没有空气.其内部气压约为 0 Pa,所以血液会自动从血管流到试管.

【分析】我们身体血管中的血液是液体,存在着压强;大气中存在压强,但真空中不存在气压.根据我们对血压、气压的了解来作答.

第10页(共28页)

【解答】解:新型采血装置中的试管内几乎没有空气,其内部压强为0Pa,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时,在检查者血压的压力下,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 故答案为:0.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常识,我们要知道我们血管中的血液是有压强的,而真空中是没有气压的.

7.(4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一长宽高分别为5cm、2cm、5cm木块受重力和浮力作用而漂浮在水面上,木块重0.3N,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0.3 N,木块下表面距水面 3 cm.(g=10N/kg,ρ水=1.0×103kg/m3)

【分析】(1)木块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求得浮力;

(2)求出了木块受到的浮力,利用F浮=ρ水V排g求排开水的体积,再利用V=Sh求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解答】解:

(1)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0.3N, (2)由F浮=ρ水V排g得排开水的体积: V排=

=

=3×10﹣5m3=30cm3,

底面积S=5cm×2cm=10cm2, 木块下表面所处深度: h=

=

=3cm.

故答案为:0.3;3.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第11页(共28页)

8.(4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质量为100g的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止.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导轨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 0.3 J (不计空气阻力).

【分析】(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知道小球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小球重,求出小球在ad两点时的机械能,二者之差就是小球克服导轨摩擦消耗的机械能.

【解答】解:(1)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动能变大;

(2)小球重:G=mg=0.1kg×10N/kg=1N,

小球克服导轨摩擦消耗的机械能:△E=mg(ha﹣hd)=1N×(0.5m﹣0.2m)=0.3J. 故答案为:变大;0.3.

【点评】此题考查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机械能的大小计算,关键是求出小球在ad两点时的机械能.

9.(2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在磁铁正上方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弹簧的长度将 变大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确定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第12页(共28页)

根据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N、S极,然后根据螺线管的磁性变化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弹簧长度的变化.

【解答】解:因为滑片从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根据安培定则可得,螺线管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又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螺线管对磁铁的吸引力增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变大. 故答案为:变大.

【点评】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会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会熟练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分析问题.

10.(2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可以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如何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R1,R1为定值电阻,大小不变,即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点评】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的量,熟练应用欧姆定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第13页(共28页)

11.(3分)(2017•颍州区三模)唐代“诗仙”李白在五言绝句《夜宿山寺》中的写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分析】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根据对响度的了解来作答.

【解答】解:“不敢高声语”指的是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生活中所说的声音“高”的不同含义,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是一道好题.

12.(3分)(2017•颍州区三模)一个物体放在焦距为16cm的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则该物体距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可能是( ) A.10cm

B.23.5cm C.30cm

D.35.6cm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物体放在焦距为16cm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光屏能接到是实像,所以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u>2f,f=16cm,该物体距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物物距u,所以u>32cm,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由物距和焦距的关系,通过解不等式能确定焦距或物距.

13.(3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滑动摩擦力作用,已知该物体的重力大小为10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空气阻力)

第14页(共28页)

( )

A.物体惯性将增大 B.物体机械能不变 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

D.F与f的合力大小为10N

【分析】(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合力为零.

【解答】解: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物体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

B、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降低,故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同时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变小.故B错误;

CD、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合力为零,分析可知,支持力F与滑动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向上,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与f的合力大小为10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惯性、机械能大小变化、力的合成与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4.(3分)(2017•颍州区三模)质量为M的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不考虑绳重和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 )

第15页(共28页)

A.绳子没有剪断前A所受的摩擦力为mg,方向向右 B.绳子剪断后A所受的摩擦力为(M﹣m)g,方向向右 C.绳子剪断后A受的摩擦乃将越来越大 D.绳子剪断时A所受摩擦力为mg,方向向左 【分析】解此题需要明确两点:

(1)小车匀速运动,说明小车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

(2)绳子剪断后,木块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此时所受摩擦力不变. 【解答】解: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此时木块受平衡力,水平方向绳子对其向右的拉力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f=mg;

若突然剪断轻绳,木块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阻力,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mg,方向水平向左.

A、绳子没有剪断前A所受的摩擦力为mg,方向向左,A错误; B、绳子剪断后A所受的摩擦力仍为mg,B错误;

C、绳子剪断后,只要A不静止,受的摩擦不变,当A停下来后,受到摩擦力为零,C错误.

D、绳子剪断时A所受摩擦力为mg,方向向左,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判断,关键能够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并理解当剪断绳子后,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15.(3分)(2011•太原)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10g,体积为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1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 A.5g B.8g C.10g D.16g

【分析】要算溢出煤油的质量,根据公式m=ρV可知,需要知道溢出煤油的体积,

第16页(共28页)

而从题中所给条件来看,我们并不能先算出溢出煤油的体积,所以解答该题不能根据m=ρV来计算,而应该根据浮力知识去分析;

物体浸在液体中会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所以本题只要求出木球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即溢出煤油的重力,就能算出溢出煤油的质量.而要算溢出煤油的重力,根据F浮=G排=ρ液gV排可知,我们还是得需要先算出溢出煤油的体积(溢出煤油的体积取决于木球浸入煤油的体积,而木球浸入的体积又得看木球在煤油中到底是处于什么浮沉状态),所以解答该题只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去分析还是不行;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并且综合物体的浮沉条件去分析了:我们先算出木球的密度,然后通过物体、液体密度比较法判断出木球分别在水中和煤油中处于什么浮沉状态,最后根据浮沉状态和浮力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 【解答】解:木球的密度:ρ木==

=0.5g/cm3,

因为木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木球放在水中时是漂浮的,则F浮=G木,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水, 则:F浮=G排水=G木;

因为木球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小,所以木球放在煤油中也是漂浮的,则F浮′=G木,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油, 则F浮′=G排油=G木,

因此:G排油=G排水,m排油=m排水, 由于m排水=10g,所以m排油=10g. 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先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出木球在水中和煤油中的浮沉状态,然后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去分析计算.

选项B的算法是:先根据溢出水的质量10g,算出溢出水的体积为10cm3,然后就认为木球放在煤油中时,溢出煤油的体积也为10cm3,因此就根据公式m=ρV算出溢出煤油的质量为8g.这种解法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到当木球都在这两种液体中漂浮时,所排开的液体体积是不同的.当然如果一个物体(如铁球)在这两种液体中都下沉时,那么选项B就是正确的;

第17页(共28页)

选项D的算法是:直接根据m=ρV算出溢出煤油的质量,V取的是木球的体积.这种解法错误的原因也是没有考虑木球在煤油中的浮沉状态,主观认为木球就是浸没在煤油中的.

16.(3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实验室中所使用的电流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在图甲中

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

流)为Ig=3mA的电流表,其电阻Rg=10Ω,现借助一个定值电阻R0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3A的电流表,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30V,R0约0.01Ω B.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0.03V,R0约0.01Ω C.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30V,R0约105Ω D.达到满偏时两端电压0.03V,R0约105Ω

【分析】(1)已知小量程电流表的电阻和最大电流,利用公式U=IR得到两端电压;

(2)已知小量程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和改装后的电路电流,可以得到通过电阻的电流;已知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R=得到阻值. 【解答】解:由图乙可知:小量程电流表与定值电阻R0并联; 当通过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为满偏电流时,由I=得: 它两端的电压为U=IgRg=0.003A×10Ω=0.03V;故AC错误; 根据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 通过R0的电流为I0=I最大﹣Ig=3A﹣0.003A=2.997A, 由I=得: 并联电阻为R0=故选B.

第18页(共28页)

=≈0.01Ω,故B正确,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电流表制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包含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基本学习内容的升华.

17.(3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值,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缓慢移动滑片P时,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并利用描点法绘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和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分析】根据P=UI表示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然后分析变阻器的功率的最大值情况.

【解答】解:由图可知,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设电路中电流为I,电源电压为U,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滑=U﹣IR1; 由P=UI可得,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滑=U滑I=(U﹣IR1)I=﹣R1I2+UI, 由题知,R1和U都是定值且大于0,则﹣R1<0, 由二次函数知识可知,当I=

=

时,即R1=R2时,P滑有最大值,

所以,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随电流I先增大后减小,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电功率极值问题以及图象的认识和理解,滑动变阻器的极值可以根据电功率公式列式后用数学方法解答.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8分,共21分)

第19页(共28页)

18.(6分)(2017•颍州区三模)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他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白纸上得到一个亮点F,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5.2 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中一个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 光屏 .

(3)小明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他采用的方法是: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大小合适的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分析】(1)焦距是由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3)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物距变小,像距变大,也使像仍成在原来的位置,可用会聚透镜将光线会聚. 【解答】解:

(1)焦距是由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5.2cm;

(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乙知,光屏的位置偏高,应调节光屏的位置; (3)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大小合适的凸透镜,使光线适当会聚,也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故答案为:

(1)5.2;(2)光屏;(3)凸透镜.

【点评】此题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记规律,特别注意成

第20页(共28页)

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19.(7分)(2017•颍州区三模)小羽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他想测出这枚奖牌的密度,于是做了如下实验

(1)首先用托盘天平测奖牌的质量.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A. 用手拿砝码 B. 托盘中的物体与砝码放反了 C. 游码没有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 .

后来他在老师的辅导下及时纠正错误,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要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直到天平平衡,正确地测出奖牌质量.

(2)测奖牌的体积,因奖牌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乙方法进行测量,这种方法计算出奖牌的密度,其结果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分析】(1)从天平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A、天平的正确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B、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要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不要把化学药品和潮湿的物体直接放在天平盘上;要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用手拿砝码;砝码要及时放回砝码盒,要轻拿轻放.

(2)取出奖牌时会带出一部分水,导致加进去的水变多,所以所测体积偏大,密度偏小.

【解答】解:(1)如图,使用天平的操作错误之处为: A.用手拿砝码;

第21页(共28页)

B.托盘中的物体与砝码放反了; C.游码没有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

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大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

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要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2)取出奖牌时会带出一部分水,导致加进去的水变多,所以所测体积偏大,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

(1)用手拿砝码;托盘中的物体与砝码放反了;游码没有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要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2)偏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以及密度的计算.在密度测量中分析密度测量值偏大和偏小的问题,要确定质量或体积哪个量是准确的,然后分析另一者的变化,最后分析密度的测量值偏大或偏.

20.(8分)(2017•颍州区三模)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开关S连接触点“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指针在图丙所示的位置,则电源电压U= 6 V.

(3)开关S仍连接触点“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20 Ω;再将开关S连接

第22页(共28页)

触点“2”,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0.4 W. 【分析】(1)变阻器按一下一上接入电路中,根据图甲连接实物图;

(2)分析开关S连接触点“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时电路的连接,根据图中电流表的分度值读数,根据欧姆定律求电阻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3)分析开关S仍连接触点“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到某一位置时电路的连接,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将开关S连接触点“2”,灯与变阻器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变阻器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灯的电压,根据P实=ULI′求灯的实际功率.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按“一下一上”接入电路中,根据图甲连接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2)开关S连接触点“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此时只有R0接入电路;

图中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根据I=可得,电阻R0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U=IR0=0.3A×20Ω=6V;

(3)开关S仍连接触点“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到某一位置时,此时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可得,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滑=R总﹣R0=

﹣R0=

﹣20Ω=20Ω;

再将开关S连接触点“2”,小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此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I′R滑=0.2A×20Ω=4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泡两端的电压:UL=U﹣U滑=6V﹣4V=2V, 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ULI′=2V×0.2A=0.4W.

第23页(共28页)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6;(3)20;0.4.

【点评】本题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考查电路的连接、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的运用及灯的功率计算.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5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小明想把重1000N的木箱A搬到高为h,长为L,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F═600N的拉力使木箱A以v=0.2m/s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顶端(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明同学拉木箱的功率大小;

(2)若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用f表示,请试着利用功的原理(即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推导证明:F=f+mg×sinθ.

【分析】(1)已知拉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可利用公式P==Fv计算出功率的大小.

(2)总功W总=Fs,有用功W有=Gh,额外功W额=fs,据此推导滑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解答】解:

(1)拉木箱的功率为: P==

=Fv=600N×0.2m/s=120W;

(2)使用斜面时,总功W总=Fs,有用功W有=Gh,额外功W额=fs, 根据W总=W有+W额可得:Fs=Gh+fs; 所以,F=

=f+G=f+mg×.

又因为sinθ=,故F=f+mg×sinθ. 答:(1)小明同学拉木箱的功率为120W;

第24页(共28页)

(2)证明过程如上所述.

【点评】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还要知道只有在水平桌面时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还要求我们能够正确应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以求出斜面的长度,突出了多科目的综合.

22.(8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随着合肥市民经济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家用轿车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家庭. 下表是小明同学家购买的某款江淮牌小轿车(四轮)有关数据(汽油的热值为4.6×l07J/kg),求:

小轿车的总质量1600kg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0.02m2 水箱容量2.5L 小轿车的额定功率30kW 100km耗油量8L 汽油的密度0.71×l03kg/m3 (1)该小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2)水箱中装满初温为20℃的水,若该小轿车行驶一段时间后水箱内水温变为80℃,则这段时间内,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大小;(c水=4.2×103J/(kg•℃)). (3)假若该小轿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l0min,消耗了1.3kg的汽油,则该小轿车在这段时间内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为多少?

【分析】(1)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根据公式p=可求压强. (2)利用ρ=求出水的质量,然后利用Q=cm△t计算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3)根据W=Pt求出小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10min牵引力所做的功,再利用Q放=mq可求出完全燃烧1.3kg汽油放出热量,最后用η=求出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解答】解:(1)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1.6×103kg×10N/kg=1.6×104N 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p==

=2×105Pa;

第25页(共28页)

(2)水箱内水的体积V=2.5L=2.5×10﹣3m3, 根据ρ=可得,水的质量:

m=ρ水V=1.0×103kg/m3×2.5×10﹣3m3=2.5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2.5kg×(80℃﹣20℃)=6.3×105J. (3)小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10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W=Pt=3×104W×10×60s=1.8×107J; 完全燃烧1.3kg汽油放出热量: Q放=mq=1.3kg×4.6×107J/kg=5.98×107J 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η==×100%=

×100%=30%.

答:(1)该小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105Pa; (2)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6.3×105J;

(3)该小轿车在这段时间内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为为30%.

【点评】本题通过实际应用情况,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密度的计算公式、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本题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23.(9分)(2017•颍州区三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图甲中的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移至最左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0=20Ω(不计电源内阻及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 (1)电源电压大小;

(2)图乙中的坐标值I1大小;

(3)当电流表示数I=0.4A时,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大小.

第26页(共28页)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乙读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图乙可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3)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电流表示数I=0.4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利用P=I2R即可求出电功率之比.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6A, 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 U=I大R0=0.6A×20Ω=12V;

(2)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由图乙可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40Ω,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小=

=

=0.2A,

即图乙中坐标值I1=I小=0.2A;

(3)当电流表示数I=0.4A时,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30Ω,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R总﹣R0=30Ω﹣20Ω=10Ω;

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第27页(共28页)

====.

答:(1)电源电压大小为12V; (2)图乙中的坐标值I1大小为0.2A;

(3)当电流表示数I=0.4A时,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大小为1: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滑片位于不同位置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以及电流值.

第28页(共2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