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线段射线直线公开课教学设计

线段射线直线公开课教学设计

来源:爱问旅游网
《4.1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明晰它们的特征并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事实,并能应用于现实情境。

2、通过识图、辨析、观察等数学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现实事物到数学概念的“数学化”过程,发展学生的几何意识和探究意识,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发展类比、联想、猜想、归纳等思维能力和有条理的数学表达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直线性质的发现、理解及在数学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与线段、射线、直线有关的图片(人行横道、射灯灯光、铁轨、绷紧的琴弦等),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观察图片。

3、提出问题:图片中的那些物体或物体的那个部分给我们以“线”的感觉?选你喜欢的线或借助直尺或随手画来。

4、学生活动 找出不同可以抽象出来的线条并画出。

1 / 4

5、教师展示学生画出的线条并引导生对其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课题:线段、射线、直线。

6、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结合现实背景,引导学生探究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及特征。

(1)探究线段的定义及特征

A 引导生在人行横道及绷紧的琴弦中抽象出线段,并给出描述性定义。

B 观察线段,线段怎样组成的?能否延长?能否测量其长度?(注意规范学生表述)

C 学画线段。

D 举出生活中可以近似看做线段的物体。 E 总结研究方法。

刚才我们从哪些角度来研究线段的?(端点,延伸情况、长度可否度量等)。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生进一步理解射线、直线的定义及特征。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A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P106下面内容。

B 交流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请学生代表汇报自学成果,老师进一步明晰)

C 阶段练习(根据情况,穿插进行)

2 / 4

① 怎样表示图中的射线?

②请用两种方式分别表示图中的两条直线。

3.探究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于联系 提出问题并出示表格,由学生自主完成。 4、巩固练习

出示一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探究性质 回归生活 1、出示两个问题

⑴ 过一点O 可以画几条直线? ⑵过两点A、B 可以画几条直线?

引导生动手画图,自主思考,相互讨论,描述从操作中发现的结论,与生共同总结直线性质并板书“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回归生活

让生举出生活中能够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如墙面订木棒、工人砌墙、植树、木匠弹线、射击等)

四、课时小结 引导学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

1.完成1o8页“问题解决”

2.完成107页“读一读”并按步骤自己画出图案或创设图案。

3 / 4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