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突水征兆
一、矿井突水的原因
这是因为井下采掘活动破坏岩层天然平衡,采掘工作面周围水体在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作用下,通过断层、隔水层和矿层的薄弱处很快进入采掘工作面。矿井突水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有的表现很快(一、二天或更短),有的表现较慢(采掘后半个月或数天),这与工作面具体位置、采场地质情况、水压力、矿山压力大小有关。突水前,在工作面及其附近往往显示出某些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统称为突水征兆。
二、与承压水有关断层水突水征兆
1、工作面顶板来压、掉碴、冒顶、支架倾倒或折断柱现象。
2、底软膨胀、底鼓张裂。这种征兆多随顶板来压之后发生,且较普遍。在采掘工作面围岩内出现裂缝(特别是顶底板为脆性岩层),当突水量大、来势猛时,与底鼓张裂的同时还伴有底爆响声。在受压最大地段,柔性岩层变薄,相应压力小的地段会出现增厚现象。
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较常见的征兆。由出小水至出大水,时间长短不一,据统计由1~2小时至20~30天不等。如峰峰一矿1532工作面1960年5月8日正式开采,6月2日发现工作面有底鼓张裂现象,且在近F断层的运输平巷的煤层由1.8m增厚至2.4m,6月4日随矿山压力逐渐增大,采场底鼓张裂也越趋明显,在距开切眼20m处发现一条长11m宽0.1m的裂隙,先出风,后出水,底板破裂时产生巨响,涌水量达到4.87
/min。
随矿山压力增大,底鼓更剧,裂缝增多,涌水量愈来愈大,6月5日23时涌水量达到70.2/min。突水水色开始变为灰色后转为棕黄色,不久变清。
4、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著增大。这是因裂隙沟通、增多所致。
三、冲积层水突水征兆
1、突水部位岩层发潮、滴水且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到流砂大量涌出。
3、发生大量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至地表,导致地表出现塌陷坑。如吉林舒兰丰广矿三井二路送反石门,准备回采下部煤层组,当石门揭露13层煤底板砂岩时水砂一涌而出,造成严重透水事故。最大涌水量26的范围内先后出现大量塌陷坑。
/min,含砂量为60%,地表80×700m
四、老空水突水征兆
1、煤层发潮、色暗无光。有此现象时把煤壁剥挖下一薄层作进一步观察,若仍发暗,表明附近有水;若里面煤干燥光亮,则为从附近顶板上流下的“表皮水”所造成。
2、煤层挂汗。煤层一般为不含水和不透水,若其上或其他方向有高压水,则在煤层表面会有水珠,似流汗一样。其他地层中若积水也会有类似现象。
3、采掘工作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而发凉。若走进工作面感到凉且时间越长越感到凉;用手摸煤时开始感到冷,且时间越长越冷。此时应注意可能会突水。
4、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呼声时,表征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
发出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
5、老空水呈红色,含有铁,水面泛油花和臭鸡蛋味,口尝时发涩;若水甜且清,则是流砂水或断层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