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人和谐一致的夹球侧身行进。 二、探讨合作运球方式,体验合作欢乐。 3、培育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增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和谐进展。
教学预备:
球假设干,画好两条跑道线,分两大组别离站在跑道的两头。
教学进程:
一、教师分步示范并讲解夹球的两种不同玩法
玩法一:两人一对,全班分成两大组,成纵队站在跑道的两头起跑线后,游戏开始,两组前面的第一对幼儿面对面站立,将球放在胸前夹紧,使球不至于滑下来,然后步伐一致的侧身向另一端快速行进。抵达终点后,由对面的幼儿依次替换继续夹球往回走,回到起点处,将球交给下一对幼儿,以最先完成运球任务的队为胜。
玩法二:两人一对,全班分成两大组,纵队站在跑道的两头起跑线后,每一组前面的一对幼儿背对背站立,将球放在两背之间夹紧,使球不至于滑下来,然后步伐一致的侧身向另一端快速行进。抵达终点后,由对面的幼儿替换依次继续夹球往回走,回到起点处,将球交给下一对幼儿,以最先完成运球任务的队为胜。(面对面和背对背夹球走)
二、探讨不同夹球方式
鼓舞幼儿自行创新,斗胆尝试各类方式夹球走,鼓舞有制造力的幼儿。
能力强的幼儿可能会用头顶夹球走,那个难度专门大;有的幼儿可能会用腿夹球走,这种方式会走得很慢,有的幼儿可能会用胳膊夹球走等等。不敢创新的幼儿,教师适当鼓舞和提示。
三、整理活动
做放松活动,引导幼儿养成活动后及时整理场地,培育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适应。
教学延伸:
回家后跟家长一路玩夹球走游戏,继续创新夹球走的方式。
教学反思:
针对每一个小孩的不同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强求整齐划一。每一个小孩都有无穷大的力量,咱们要相信小孩,帮忙激发小孩的潜能。 不足的地方:
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考虑,因此造成一开始幼儿夹不住球的情形显现,通过及时调整,幼儿喜爱并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总之,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尽力把自己想象成小孩,事前在小孩身上做做实验,看看荒岛是不是在小孩能力范围内。如此,才能让活动更好的切近小孩的心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