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
【摘
要】科学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很大的影
一、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
二、让科学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响,通过对科学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小学生的科学教学,目前在大多数的小学教学中,资源是匮乏、单一的,需要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本文就此问题做出以下探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资源开发例如,在讲解《玩
具博览会》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到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分享。这样就可以将科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学学习的趣味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观察动物》这一课时,首
先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谁能说一说,自己的身(下转67页)
(上接65页)六、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66XIAOXUESHIDAI·2019年第35期(上接66页)边有什么动物呢?”这时,一位同学回答:“我的身边有蚂蚁、蝴蝶、蚊子、小鸟这些动物。”教师回答:“这位同学回答的都是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动物,回答得很棒!”之后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关于动物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动物的风采。播放的内容可以包含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让学生知道一些动物正因为人类而受到伤害,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对一些野生动物的捕杀等原因,许多动物濒临灭绝。因此,要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
三、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到《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时,教师可以将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制作成一段简短的动画视频,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时吃的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消化的。四、针对科学教学的特性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例如,在《饮食的科学》这一课中,教师可以
让学生将家里的一种食物带到课堂上,并请学生说出选择这种
综合天地·课内外·食物的原因,老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告诉学生们他们平时所吃的食物有哪些特性与营养,让学生学会科学饮食。将食物带到课堂上,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有趣,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知道了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科学知识无处不在,对身边的事物学会观察。六、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例如,在教学到《制作植物标本》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校园中选择制作的材料。许多学校的校园都会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如树木就有梧桐树、枫树、荔枝树、龙眼树、槐树、金钱树、榕树、柳树等等,美丽的花朵有玉兰花、菊花、桂花、牡丹花、蔷薇等等。校园里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教师将学生带领到校园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选择自己想要制作的植物标本,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起来。选择不限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放松的姿态下学习科学知识,又能将校园周边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学生在挑选标本材料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旁边讲解校园里那些植物的名字、生长特性等关于植物的知识,使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标本材料有更全面的了解。教师教学生制作完标本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自己选择这个植物作为制作标本材料的原因,让其他同学也可以了解他人的想法,调节课堂气氛,使科学教育不再死板,而是变得生动有趣,使科学知识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朱朋.探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J].中国教师,2016(02).
[2]刘洪振.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周刊,2019(23).
[3]朱海燕.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试题与研究,2018(32).
XIAOXUESHIDAI·2019年第35期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